第211章 我轻车熟路
王熙凤脱口而出。搜索本文首发: 小说皇
说完以后她才想起来,不知道人家去干嘛,于是开口道:“我秃唐了,你们是准备去哪儿?”
平儿扶额,不知道最近自己家奶奶是不是中邪了,老是说一些成语,还老是说不对,想到这里就想开口纠正,但接着就闭嘴了。
因为只见除了李素在笑,薛姨妈和薛宝钗都没有反应。
当然没有反应,薛姨妈和王熙凤一脉相承,不识字,不太明白错没错,薛宝钗是一个情商及其高明的女孩子,听出来也不会说。
而李素是洒脱,笑凤姐也不是一次了。
“哈哈,你问的是挺没有礼貌的。”
王熙凤听到这话,看着李素就有点儿急,但李素却接着说了下去:“但是嫂子,你问的很是时候。”
王熙凤笑了:“那大兄弟你说说呗。”
“我是带着你小姑妈和表妹,到我西山的皇庄去看看秋天的枫叶。”
王熙凤轻轻地摇了摇头,眉头微皱,朱唇轻启道:“哎呀呀,那我可去不了!”
接着她看向薛姨妈:“那地方可是够远的!这一来一回啊,一天时间怕是远远不够呢!我是走不开的,好叫姑母得知。”
“这府上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无论是男丁还是女眷,老的少的,哪一个不指望我来操持打理、安排张罗呢?我若是真就这么不管不顾地走了,这偌大的府邸岂不是要乱成一锅粥啦?到时候谁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哟!”
说着,她伸出手来轻轻抚弄着自己鬓角的发丝,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苦笑。
“那倒是!”薛姨妈笑着道。
王熙凤笑着继续看向李素:“你怎么不带我大姑母去呢?”
李素摇头:“她是修佛的,我是修道的,自古佛道不两立。”
“咯咯……”
“噗嗤,哈哈。”
屋里的姑娘们又笑了起来,还包括大姑娘和老姑娘。
等笑声渐渐息了,李素感觉王熙凤嘴里说的话都开始飘了,向平儿使了个眼色,平儿会意,这是他们俩磨合出来的默契。
平儿上前搀住了王熙凤:“奶奶,咱们回吧,天儿有些晚了,明日里你还要早起去老祖宗那里听着话儿。”
“好吧,真不想散,姑母,妹妹,我们这就回了。”王熙凤说着就顺着平儿站了起来。
薛姨妈和薛宝钗也起身:“那就不留你了,要不我让莺儿送你们吧。”
“不用了,我跟着一块儿走,我也该回去了。”李素也站起身来说道。
薛姨妈和薛宝钗点头,宝钗扭头对莺儿道:“莺儿,去拿一盏灯笼过来。”
莺儿答应去了,很快取了一盏灯笼过来。
平儿赶忙上前接过灯笼,小心翼翼地将其点亮。随后,她轻轻推开屋门,率先走出门外。
王熙凤则身姿婀娜地跟在其后,一旁的李素也亦步亦趋。
三人就这样鱼贯而出,缓缓前行。当她们行至院门口时,再次停下脚步。王熙凤微微侧身,向着屋内的薛姨妈和宝钗微笑颔首,轻声说道:“姨妈、宝妹妹,我们这就先回去了,改日再来探望。”
说罢,又与二人相互寒暄几句,这才转身离开。
李素在后面跟着笑,心说这娘们儿真喝多了,叫薛宝钗都换了两回名儿。
夜色渐深,月光如水洒落在地面上。他们轻手轻脚地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径缓缓前行,四周一片静谧,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打破这份宁静。此时已至深夜,荣国府中的众人大多早已进入梦乡,府内显得格外冷清。
只有一些身影穿梭于黑暗之中——那便是负责夜间巡逻的更夫。
他们手持铜锣和梆子,不时敲打出清脆而有节奏的声响,但却让人感觉这夜显得更静谧了。
平儿手提灯笼,小心翼翼地走在前方照亮道路。
灯影映着王熙凤身影正款款,身姿婀娜,宛如黑夜中的一朵盛开的牡丹花,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李素快走两步,跟在了她的身侧,一如那一夜,他们好了的那一夜,也像今日这般。
王熙凤好似也感觉到了与李素同样的感受。
不等李素开口,她自觉的把手就伸了过去,握住了李素的手,握的越来越紧。
李素反握,随后轻声在她耳边问道:“怎么了?”
王熙凤轻叹:“唉,可惜,我的命不好。”
“你的命还不好?”
“哼,你知道我想说什么。”
李素不说话。
王熙凤继续轻声道:“我多想,这条路永远走不到头,这晚上永远也不会完,这府里的人就这么一直睡着,我就和你这么走着。”
“嗯,我知道,慢慢来吧,现在已经很好了,起码你不用为银子发愁了,也不用搭银子给府里了。”
“嗯,多亏了你给我的盐利,我不搭银子,再加上赖家出事儿,老祖宗也知道怎么回事儿了,没银子的时候也赖不到我头上了,咯咯咯。”
王熙凤
低声笑了起来。
“轻松多了吧,你怎么谢我?”
“还怎么谢?下午的时候,我都变的不是我了,你看这样行不行?”王熙凤想起了那个夜晚的路上,李素干的事儿。
她主动把李素的手拽了拽,还没用力,就只见那大手还带着温暖......
提着灯笼在前面走的平儿,好像感觉到了什么,身子不由得抖了一下,连带着灯笼都摇晃了。
路总有走完的时候,到了贾琏他们的院子,王熙凤看着黑着灯的院子,不太想进去。
李素:“去吧,明天会更好。”
灌了一句鸡汤。
王熙凤点了点头,跟着平儿就进了院子,一瞬间仿佛又回到了战斗状态,对着院子就骂:“你个遭瘟的,鲍二家的你别跑!”
恶人先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