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包领事借题发挥

在天地会龙头老大讨论小刀会的时候,叶名琛也收到包令遇刺的消息。

他立即派人给包令送去了一些滋补之物,算是外交上的一种慰问。

广州知府郭超凡站在总督府大堂中,上首坐着叶名琛,他正在慢条斯理的品着香茗。

良久,叶名琛淡淡道:“查的怎样了?”

郭超凡拱手:“回总督大人,下官只查到一些虾兵蟹将,还未查到贼首在何处?”

叶名琛有些不满:“数日前就知晓三合会要刺杀包领事,为何查探进展还如此缓慢?”

“莫非有些懈怠?”

郭超凡拱手:“回总督大人,并非下官懈怠。”

“实乃三合会有城中天地会反贼秘密接应,下官才未能查到贼首藏身之处。”

叶名琛问:“如今城中已经传开包领事被刺杀之事,郭大人说该如何给包领事一个交代?”

郭超凡支支吾吾:“回总督大人,下官,下官不知。”

叶名琛淡淡一笑:“牢中可还有死囚?”

郭超凡眼中一亮,喜道:“下官明白。”

“谢总督大人提点。”

叶名琛说:“做戏做像点,该打点就打点,不要引来百姓非议。”

“另外,多派人手把贼首给本督找出来。”

“本督要一网打尽这些天地会反贼。”

“人手不够去找屈超群。”

郭超凡大喜:“谢总督大人。”

他走后,叶名琛心想,包令会不会趁机要挟朝廷,若是要挟朝廷,本督可否借此机会收复香港?

若是再收复香港,本督可谓名副其实的大清第一功臣。

心中隐隐有些期待却也告诫自己,此事不能操之过急,先打败法兰西再从长计议。

“来人,去请屈大人。”

不一会,屈超群来到总督府。

“末将拜见大人。”

叶名琛笑道:“屈大人请坐。”

屈超群拱手:“谢大人。”

叶名琛说:“想必屈大人也听说包领事遇刺之事?”

屈超群说道:“回大人,末将也是刚刚得知。”

叶名琛笑道:“屈大人怎么看此事?”

屈超群迟疑了一下,笑问:“不知大人是指?”

叶名琛说:“包领事是否会借机滋事?”

屈超群略一沉思,笑道:“这,回大人,若是一年之前或许会,如今只怕不敢了。”

叶名琛大笑:“若是本督想让包领事借机滋事,屈大人可有妙计?”

屈超群眼中一亮,脸上掩饰不住的激动:“莫非大人有意对香港……”

叶名琛的大笑声打断屈超群的话。

“本督已命郭超凡找个死囚当替死鬼夺得先机,若是包领事对此不满借机滋事,本督就顺势发难收复香港。”

“若是包领事就此作罢,本督也要找借口收复香港。”

“这可是收复香港千载难逢的机会。”

屈超群拱手:“大人,何不召集亲信心腹商议?”

叶名琛摆手:“人多嘴杂难免走漏风声。”

“此事只能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屈超群心中大喜:“大人说的是。”

“可末将资质愚钝实在无法为大人分忧。”

叶名琛笑道:“无妨。”

“你可请教王总教官。”

屈超群笑道:“是,大人。”

“下官定不会让大人失望。”

叶名琛点头:“甚好,去吧!”

屈超群走后,叶名琛在堂中思虑良久又命人请来广东巡抚柏贵。

开场还是那句话:“柏大人可知包领事遇刺之事?”

柏贵笑道:“大人,下官也是刚刚听说。”

叶名琛说:“这包领事阴险狡诈、心机深沉,柏大人可要小心别被他算计了。”

柏贵说道:“谢大人提醒,下官一定当心。”

叶名琛说:“以包领事的心机,柏大人觉得他是否会借机生事?”

柏贵一愣,遂说:“大人,包领事无利不起早,只怕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叶名琛惊奇:“哦,柏大人请说。”

柏贵说:“大人,理由有三。”

“其一,包领事一直想再开通商口岸,只是始终被朝廷拒绝。”

“其二,允许传教士在大清自由传教也是包领事的目的,只是一直被朝廷拒绝。”

“其三,香港岛只怕已经容不下包领事的野心,他必定觊觎香江对岸的九龙城。”

“此次被刺杀,他定会借题发挥向大人提出以上要求。”

“大人还需早作提防。”

听闻柏贵这番话,叶名琛心中暗喜。

自己本就担心包令就此作罢,若是按柏贵所说岂不是正中自己下怀。

如此看来,王总教官的计策便是后手。

“柏大人言之有理。”

“包领事其志不小,确实要小心提防,以免被他钻了空子。”

柏贵说道:“大人说的是。”

叶名琛又问:“不知柏大人可有应对之策?”

柏贵一笑:“大人,下官并无良策。”

“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如今大人手中有兵有钱,还怕他包领事借题发挥?”

一时间,叶名琛大笑。

如今自己兵强马壮、粮饷充足,英国人不来则已,但凡敢来必定叫他有来无回。

二人又聊了甚久才各自回去。

此时,包令还坐在办公室中。

他正如叶名琛所说,也在想是否要借题发挥为英国谋取利益?

可一想到如今清政府的军力又有些犹豫。

如今的清政府可不是一年前的清政府只需吓唬一番就能让他们屈服。

濠镜收复战和上海保卫战让清政府信心大增,更打破洋人不可战争的神话。

想要让清政府屈服只能在战场上击败他们。

现在再想从清政府得到利益只有两条路,要么战争打败他们,要么贸易赚取利润,此外别无他法。

自己该怎么办了?

或许可以去香港与文咸总督谈一谈。

这时,仆人兴高采烈地跑进办公室。

“好消息,领事阁下,好消息。”

包令一笑:“什么好消息?”

仆人说:“刚刚得到消息,刺杀领事阁下的凶手已被抓获,一个小时后在菜市口行刑。”

包令一惊:“这么快?”

仆人笑道:“是的,领事阁下。”

“据说凶手是在码头上被抓获的。”

“他对刺杀领事阁下的事供认不讳,广州府已经结案只待行刑。”

“太好了,清国人总算做了一件令人愉快的好事。”

包令心想,清国人这么快就抓到凶手并处于极刑,为什么?

难道是怕自己借机生事?

看来清国人骨子里还是怕英国,毕竟英国在十五年前击败过他们。

想到这,他脸上露出笑容。

可三合会为什么要刺杀自己?

这其中究竟有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