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四大金刚聚首,贾诩劝进帝业
胡响和胡亮仔细打量着胡车儿,发现确实与记忆中的模糊形象有几分相似。胡车儿也是一脸惊愕,他未曾想到自己还有这般儿女。
胡响犹豫片刻后问道:“母亲为何从不曾提及此事?”
刘民微微一笑:“当年战乱,你们离散,令慈以为再也寻不到胡壮士,便独自带着你们隐姓埋名生活。如今机缘巧合,父子得以相认。”
胡车儿眼眶泛红,激动地站起身来走向二人。胡响和胡亮虽仍有些疑虑,但刘民既然如此说,想必不会有假,于是也缓缓上前。
“从今往后,我们父子齐心,定为主公成就大业!”胡车儿朗声道。
胡响和胡亮同时稽首,说道,“主公舅姥爷!”
胡车儿一愣神,也慌忙跪倒,恭敬施礼,“主公舅舅!”
刘民问道,“我的外甥女姜兰,也就是元功、宏功的母亲,现在长山国,车儿可愿再相见?”
胡车儿满心欢喜,“禀告主公,我这些年跟着张济东征西讨,还没有安稳的家呢!”
刘民满意地点点头,“今日真是喜事连连,今晚当设宴庆祝。”众人欢呼起来。
而从此之后,胡车儿忠心耿耿追随刘民,胡响和胡亮也在胡车儿的教导下武艺越发高强,成为刘民军中得力战将。
几日后,典韦在华佗的调理下身体逐渐恢复,还吵着要找胡车儿复仇。
刘民听闻典韦要找胡车儿复仇,赶忙前去劝说。“典将军,昔日之事皆是误会,如今胡车儿已为我军效力,大家同为兄弟,莫要再生嫌隙。”
典韦哼了一声,“主公,他昔日盗我双戟,害我战败受辱,此仇不报非君子。”
刘民耐心劝解道:“当时各为其主,如今同在麾下,若将军能放下仇恨,共图大业,必成一段佳话。”
典韦沉思良久,终是点了点头,“罢了,看在主公面上,暂且饶他一回。”
胡车儿得知典韦不再追究,心中愧疚,亲自向典韦赔罪。典韦大手一挥,“过去之事休要再提,今后并肩作战便是。不过,我要与你比试武艺。看你到底有没有资格做主公手下大将。”
刘民有些为难,因为他知道但凡被分身术救下武将的武艺都要下降9点。也就是说典韦现在的武力值大约在88点左右,未必是胡车儿的对手啊。
胡车儿抱拳应道:“典将军相邀,岂有不应之理。”刘民见状,也不好阻拦,只盼二人点到即止。
比武场上,两人相对而立。典韦手持双戟,虎目圆睁,率先发动攻击。胡车儿身形敏捷,左躲右闪。几个回合下来,典韦发现胡车儿防守有余却进攻不足,心中明白他是有所顾虑。
于是典韦大喝一声:“胡车儿,莫要畏手畏脚,使出你的全力。”
胡车儿听闻此言,也不再保留,展开凌厉攻势。只见刀光剑影交错纵横,周围士兵看得热血沸腾。
数十回合后,双方竟不分胜负。典韦暗暗心惊,这胡车儿武艺竟如此高强。胡车儿也是心中钦佩典韦虽武力受损但仍勇猛无比。
最后一招过后,典韦一戟划破胡车儿的战袍,胡车儿则一刀砍在典韦的铁戟上。然后两人同时收势。典韦爽朗大笑:“胡车儿,果然是条好汉,某认可你了。”
胡车儿恭敬回道:“多谢典将军手下留情。”从此,二人冰释前嫌,真正成为刘民麾下齐心杀敌的得力干将。
刘民望着二人,脸上满是欣慰之色,“从今往后,恶来和车儿为本王前后护卫。”
典韦和胡车儿满心欢喜,稽首施礼。
这时,蔡瑁来报,说是城中阴兵作祟,百姓惊慌失措。
典韦拱手道,“主公勿忧,待某去教训这些鬼魅魍魉!”
胡车儿也挺身而出,“某愿同往!”
胡响和胡亮主动请战,“父亲,就让孩儿助您一臂之力!”
刘民颔首同意,四人便向着城中奔去。刚到城中,就感觉阴气阵阵。
典韦大喝一声:“何方妖孽,竟敢惊扰百姓!”话落,只见四周隐隐约约浮现出许多身着残破盔甲的阴兵,它们眼神空洞,散发着幽冷的气息。
胡车儿握紧手中长刀,低声对典韦说:“典兄,这些阴兵数量众多,不可轻敌。”典韦只是哼了一声,表示并不惧怕。
他挥舞双戟冲入阴兵阵中,每一戟下去都有阴兵消散。胡氏父子也不甘示弱,身形如电般穿梭其中,长刀所过之处阴兵惨叫连连。
然而,阴兵仿佛无穷无尽一般不断涌来。此时,胡车儿观察四周地形,发现一处破旧庙宇似是阴气源头。他大喊:“恶来,那庙宇可疑。”
典韦和胡氏父子会意,四人合力杀开一条血路冲向庙宇。进入庙宇后,典韦一戟击碎一尊邪像,刹那间所有阴兵消失不见,城中恢复平静,四人相视大笑而归。
那边,贾诩来访,“王爷,如今天下猛将、贤士都归心于您,您何不振臂一呼,扫荡天下,再造季汉辉煌。”
贾诩的话戳中了刘民的痛处。
刘民心里也很清楚,凭自己现在的实力与威望,还有传国玉玺,登鼎扫六合,复兴汉室,并不是很难。
但是,受系统限制,自己还不能这么干啊,三国鼎立那是大势所趋,第一档的武将、谋士归附各路诸侯那也是无法阻挡的。
刘民现在能做的,只能尽量搜罗那些没有成名的文士、武将。
想到这里,刘民无奈的说,“以文和之见,当如何?”
贾诩摸着山羊胡,微微一笑,“王爷乃少帝之子,当继承大统,以九五之尊号令天下。”
刘民苦笑摇头,“虽我身份尊贵,但如今局势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若强行举事,恐陷万民于水火。”
贾诩却不以为然,“王爷仁慈,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如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号称带甲百万,据冀州富庶之地虎视眈眈,孙策据江东而窥伺中原,刘备假仁义而欲兴复汉室之名,此皆王爷敌手。王爷手握重宝,又有诸多能人相助,只需寻机而动即可。”
刘民踱步沉思,“文和之言虽有理,然天意不可违。吾意还是先暗中发展势力,广纳贤才。那未曾扬名之人中必有大才,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业。”
贾诩微微躬身,“王爷深谋远虑,臣佩服。只是如此一来,进程缓慢,王爷需得耐心等待。”
刘民抬头望向远方,目光坚定,“无妨,吾既肩负兴复汉室之责,便不惧这漫长岁月。且看那诸侯争斗,吾自稳步前行,待到瓜熟蒂落之时,便是汉室中兴之日。”
贾诩听后,神色凝重,摇头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