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黄忠续弦邹氏,徐晃恼羞成怒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闪烁于天际。屋内烛火摇曳,昏黄的光线映照着黄忠那略显愁容的面庞。

黄叙看着父亲如此闷闷不乐,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担忧。他轻轻走到黄忠身旁坐下,轻声问道:“父亲,何事让您这般忧愁?”

黄忠长叹一声,缓缓开口道:“儿啊,为父近日深感力不从心。想当年,我也是战场上的猛将,杀敌无数,威风凛凛。可如今……岁月不饶人呐!”说着,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黄叙握住父亲的手,安慰道:“父亲莫要如此消沉,您的英勇事迹早已传遍天下。虽然年岁渐长,但您的经验和智慧无人能及。”

黄忠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吾儿所言甚是。只是这世道变幻无常,英雄辈出,为父唯恐不能再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黄叙目光坚定地望着黄忠:“子檀王爷雄才大略、爱民如子,如今您跟随明主,年纪不过四十出头,怎会如此消沉?”

黄忠叹口气说道,“子檀王爷的确是文武双全,仁德天下。可是你母亲已经不在人世,叫我如何安心呢!”

就这样,父子二人促膝长谈,直至东方泛起鱼肚白。他们分享着彼此的心事与抱负,互相鼓励、支持。

早上,黄叙找到刘民,谈了自己的担忧,“主公,自从家母去世后,父亲经常独自伤心,我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

刘民心想,黄忠正值壮年,恐怕还要帮他续弦才行。于是说道,“元方莫急,我自有良策。”

黄叙十分好奇,忙问,“主公,不妨说来听听。”

“我听说张绣的婶娘寡居在家。他不过三十多岁,貌美贤淑。”说到这里,刘民悄悄打量了一下黄叙,见他并不反感,接着说道,“在本王给你赐婚之前,还是要先把汉升将军的婚事办了才好。”

黄叙心领神会,作揖道,“那我就先替父亲谢过主公!”

于是刘民把蔡琰叫来,让她去找张绣的婶娘邹彤谈谈。

刘民自己则来到张绣府中,开门见山问道,“将军难道想看到婶娘邹氏一直寡居下去吗?”

因为前面有曹操轻薄邹氏在先,张绣一开始比较反感,说道,“我是婶娘一手抚养长大,必不能让她受委屈。”

刘民呵呵一笑,“将军以为我跟曹操一样,随随便便就将邹夫人指给他人为妾吗?”

张绣见刘民是认真的,忙问,“主公想把她说给哪位才俊?”

“黄忠黄汉升。”

张绣脸色铁青,冷冷的说,“主公不会是开玩笑吧,黄汉升的儿子黄叙都已经十八岁了,我婶娘嫁过去,不是做妾是做什么!”

“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黄忠的夫人去世一年多了。汉升再娶的话,那邹夫人还是正妻啊!”刘民也不恼,淡淡的说道,“而且汉升勇猛过人,武艺不在吕布之下,还刚刚被本王表为镇南将军,官居四品,与将军正门当户对呀!”

张绣听后,沉思片刻,脸上的神色稍有缓和。“主公所言,虽有些道理,但此事还需询问婶娘的意愿。”

刘民点头称是,“这是自然,蔡琰已前去与邹夫人商谈,想必不久就会有消息。”

不多时,蔡琰前来回复,说邹氏听闻黄忠的事迹,对其颇有好感,只是担心年龄差距以及黄叙是否能够接纳自己。

刘民笑道:“这无妨,黄叙懂事孝顺,定会尊重长辈。至于年龄,只要两人心意相通,又何惧些许岁月之差。”

张绣心中仍有疑虑,刘民见状,又道:“将军若同意这门亲事,本王愿赐下厚礼,并且保邹夫人日后荣耀加身。黄忠为人忠厚正直,定不会亏待于她。”张绣权衡利弊之后,最终拱手道:“既如此,全凭主公做主。”

刘民大喜,即刻安排双方见面。黄忠得知后,对邹氏也甚是满意。

就在刘民准备张罗黄忠与邹彤婚礼的时候,徐晃突然闯了过来,不满的说,“王爷,我与您相识多年,为何厚此薄彼呢!”

刘民一头雾水,说道,“公明将军怎会如此恼怒。”

紧接着,徐晃面色微红地开口讲述起他和邹氏之间那奇妙的缘分来。

原来他们二人初次相遇乃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当时,徐晃正率领着一队士兵在城中巡逻,忽然间,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一缕淡淡的幽香。

徐晃不由得顺着香气望去,只见不远处的街角处,站着一位身姿婀娜、面容姣好的女子,正是邹氏。

那一刻,徐晃只觉得时间仿佛都停止了流动,整个世界似乎只剩下了眼前这位美丽动人的女子。

而邹氏也注意到了徐晃投来的目光,她微微一笑,如春花绽放般娇艳动人。自那惊鸿一瞥之后,徐晃便对邹氏念念不忘。

刘民劝道,“邹彤是个寡妇,而且还比你大十来岁,这恐怕不合适吧!”

徐晃不以为然的说,“这有什么,这样的女子正是我喜欢的呀!”

刘民暗自好笑:你特么的怎么跟曹操一个德性,喜好他人之妇!

但又不能明说,只好劝道,“公明兄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这种事情必须要你情我愿才行啊!”

徐晃十分执着,冷冷的说,“依王爷之见,是我徐晃配不上邹氏咯!”

就在此时,他所说的这番话恰好传入了黄叙的耳中。

只见黄叙微微皱起眉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地说道:“徐将军?哼!恐怕他还真不是我父亲的对手呢!”

徐晃很不服气,立即向黄忠下了战书。

黄忠接到战书后,不禁摇头苦笑。他本不欲卷入这等争风吃醋之事,但徐晃公然挑战,若不应战,恐损威名。

于是,两人约定三日后在校场比武。消息传开,众人皆来围观。当日,校场上人山人海。徐晃手持长刀,英姿飒爽却满脸怒容;黄忠则刚猛异常,沉稳地提着凤嘴刀。

锣声一响,徐晃率先发动攻击,他攻势迅猛,似要将心中怨气都发泄在刀招之上。

黄忠只是防守,并不急于进攻,他深知徐晃此刻怒火攻心,不可与之正面硬拼。几个回合下来,徐晃竟未能伤到黄忠分毫。

五十回合后,徐晃越发急躁,招式逐渐凌乱。黄忠看准时机,猛地反击,一招就挑飞了徐晃手中长刀。全场一片寂静,而后爆发出惊叹之声。

徐晃愣在当场,这时,邹氏走上前来,轻声对徐晃说:“将军莫要再执着于小女子,我早已心有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