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孙策临终托事,孙府新人冲喜

刘民很痛快就封陆芊为于潜郡主,顾盼为江乘郡主。

吴夫人立即命人为八对新人准备新婚酒宴,安排歌舞表演。

陈宫略显尴尬的说,“主公,我都三十好几的人了,孩子陈雪也快二十岁了,你帮我找陆芊这么个美娇娘,叫我如何消受?”

刘民安慰道,“公台先生,自从你离开曹操投奔吕布以后,妻子儿女都被曹操斩杀了,只有陈雪在长山国幸免于难。如今你单身一人,再娶妻生子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陈宫感激不尽,再三向刘民鞠躬,表示终身相随,不离不弃。

鲁肃、张昭、张纮、诸葛瑾得知刘民一直没有忘记自己,舍得把身边的美女相送,都暗自佩服刘民的仁德和胸怀,始终把刘民当作侍奉的主公。

刘民趁机把他们召集在一起,“若伯符将军出现意外,还请四位先生辅佐仲谋在江东站稳脚跟。”

鲁肃不解的问,“主公,七年前,我们相遇在庐江,那时我就想助你成就一番功业,可是你却让我帮着少年孙权。如今王爷霸业初成,再兴汉室便在弹指一挥间。为何还要让我扶助仲谋呢?”

刘民微微一笑,“子敬先生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应知天命,如今江东的天空两道星光交会。我们应该顺应天意才行。子敬助仲谋亦是辅佐本王也。”

鲁肃若有所思,稽首施礼,“肃谨遵主公教诲。”

刘民又对张昭说,“子布先生治理广陵,深受百姓爱戴,后为扬州别驾,怀揣着不屈不挠的气节,正赶上伯符开创大业,发挥了经天纬地的才能。”

张昭稽首施礼,“昭在广陵深受主公赏识,应殚精竭虑以报王恩。”

刘民嘱咐道,“伯符将军如有任何托付,请子布先生一概应允。”

张昭恭敬应喏,然后把儿子张承、儿媳刘莹以及女儿张茵都送往长山国。

刘民接着对张纮说道,“子纲也很英明,把扬州牧府的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建立了伟大的功业,扬州的疆土都有了明确的界限。”

张纮谦逊地说道,“这都是主公慧眼识珠,纮才有机会为江东百姓服务啊!”

刘民同样说道,“伯符若有疑问,请子纲先生慷慨解惑之。”

张纮恭敬称喏,随后也把儿子张玄、儿媳朱虹以及女儿张静送往长山国。

这时,诸葛瑾主动说道,“瑾与主公相知在曲阿,深受您的恩德,愿助您复兴汉室。”

刘民呵呵一笑,“彼时子瑜出谋划策救出顾雍,乃是奇功一件,真是令人叹服啊!”

诸葛瑾谦逊地说,“父亲认为我的天资不如二弟,所以让我到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接受熏陶,弥补先天不足。”

刘民哈哈大笑,“我常听说诸葛家起于琅琊郡,都是满腹经纶、足智多谋的贤士。孔明先生在长山书院鹤立鸡群,傲视群英。而子瑜之功业在江东也。”

诸葛瑾很满足的说,“当初我在主公的指挥下,救了顾元叹。今天,他的妹妹嫁给我,这是上天对我的眷顾,也是王爷对我的奖赏。”

刘民鼓励着,“我以为子瑜跟顾姑娘的结晶必然不同凡响,一定会成为年轻人一代的翘楚。”

诸葛瑾能言善辩,激动之下却未表示将来把儿子送往长山国,这给诸葛恪留下了隐患,当然,这是后话。

再说孙策伤势十分重,虽然经过华佗的精心治疗,算是保住了一条性命。但是一天只有一小时处于清醒状态,而且行动受限。

吴夫人号啕大哭,“文台啊!文台,我们孙家到底是造的什么孽啊!你在长沙东征西讨,好不容易打下基业,便身受重创,不得已去儋州修养,我们天各一方。”

孙权在一旁劝道,“母亲,大哥一定会好起来的!”

吴夫人仍然止不住哭泣,“伯符好不容易在江东立足,打下一片新天地,现在却又受重伤,无法视事,老天对我们孙家不公啊!”

刘民劝道,“仲谋已经十八岁了,经历过交州的大风大浪,可叫他先主持扬州大局,让伯符兄安心养伤。”

吴夫人心中暗喜。她最担心的其实是怕刘民借机褫夺了孙策的州牧,将扬州交给异姓治理,同时将周瑜、鲁肃、张昭、张纮、太史慈、程普、韩当、黄盖等一帮旧将分封到各地。

刘民的这话让她吃惊不小。因为换作曹操,必然是亲自带着一众将领平天下了。

带着这个疑问,吴夫人试探性的问,“王爷,仲谋虽已成人,但身边有谁可以辅佐他呢?”

刘民很大气的说,“子布先生有王佐之才,可重用之。子纲满腹经纶,可让其劝谏仲谋,教化百姓。子瑜有胸怀,有辩才,可令其结交四方,稳定江东。子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可领军备战。夫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吴夫人听闻此言,算是吃下定心丸,下决心让孙策托付要事。

孙策自知将不久于人世,就请来张昭等人,嘱托道:“中原正在大乱之中,凭我们吴、越的兵众,三江的险固,足以观其虎斗成败。你们要好好辅佐我弟弟!”

张昭见刘民点头,忙应声称喏。

孙策又对张昭说:“如果我弟弟孙权不能胜任,你就可以取而代之。即使不能胜利,慢慢西归,也没有什么顾虑了。”

张昭吓得跪伏于地,含泪说道,“主公勿忧,昭定让仲谋坐稳扬州。”

孙策又招呼孙权,将印绶交予他,对他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

孙权以泪洗面,“哥,等你伤好了,江东还是你的。”

这时,孙策的气息已经很弱,嘱咐道,“内事不决问子布,外事不决问子敬。”说完便昏死过去,奄奄一息。这时,他年仅二十六岁。

吴夫人六神无主,忙问计于刘民,“主公,这里的大局还是需要你来主持。”

刘民面色凝重,说道,“我们兵分两路,一方面请元化寻找极品药材,再辅以针灸之法为伯符续命,另一方面,请夫人为仲谋、谢灵等八对新人主持大婚,为伯符冲喜。”

吴夫人一概应允。于是孙府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一场盛大的集体婚礼如期举行。刘民和吴夫人作为贵宾和长辈,接受新人的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