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刘民祢衡密谋,徐庶陈宫孔融
祢衡拉着刘民的手,说道,“主公,喝酒去!”
席间,祢衡透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召集各地军阀进京面圣,意图整饬军队,削弱各方实力,自己独霸天下。
祢衡啃着鸡腿,喝着烧酒,说道,“主公,朝廷授予你任何官职都可以要,就是不能去许昌。”
刘民故意问道,“为何?”
祢衡大大咧咧起来,“子檀,以你的才华不是早就猜到了,何必明知故问呢。这就是一个鸿门宴!”
接着刘民又向他打听贾诩与胡车儿的情况。
祢衡气乎乎的说道,“文和老儿不正经哦,天天与一个特异人混在一起。”接着讲述了胡车儿到曹操后宫鬼混的情况,那叫一个唾沫横飞。
刘民听到祢衡这般形容,心中一惊,暗自思忖祢衡这家伙竟然这么厉害,贾诩这个老谋深算的家伙做事情居然被他看出来了。他放下酒杯,目光凝重道:“那曹操就任由此事发生?”
祢衡哼了一声,“曹操如今心思都放在如何算计各路诸侯上,哪有空管这等事。不过我看那胡车儿似有妖法,不然怎能在后宫来去自如。”
刘民眉头紧锁,心想此事千万不能泄露,否则贾诩和胡车儿小命休矣!于是他对祢衡说:“正平兄,此事只有你知我知,绝不能让第三人知晓。”
祢衡不解的问,“就是我的夫人陈雪,还有你那几个老婆都不能知道?”
刘民也不想跟他掰扯老婆不老婆的事,严肃的说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祢衡罕见的郑重点头,然后又打趣道,“那我就说你有六个老婆,得了妻管严。”
刘民拍拍他的肩膀,“正平先生,这个你随便吹,最好评一评谁长得最漂亮。”
祢衡舔着脸说,“我只看到脸蛋和身高,其他的什么也看不见啊!”
刘民无奈地摇了摇头,“正平先生真是有趣,看得见却摸不着岂不是更馋人!”
祢衡听后哈哈大笑,“子檀兄,你这话可不像个正经主公。”两人又说笑一阵,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正平先生,实话告诉你,不仅朝廷授予的官职我要,许昌的皇宫我也要去!”
祢衡大惊失色,“去不得!去不得呀!”
接着,刘民豪迈的说,“就是老虎嘴里我也要拔他几颗牙来!”然后给祢衡20缗铜钱,让他去买酒喝,“正平先生,过几天吕布和孙策要去许昌,你想办法让他们两个蛰伏在曹操的卫队里。”
祢衡又是一惊,“主公,我听说这两个人早就死了呀!”
刘民哈哈大笑,“正平先生,这世间之事真真假假,你所见所闻未必为实。吕布和孙策只是诈死罢了。”
祢衡瞪大了眼睛,挠挠头,“主公这一招妙啊,可是他们怎么肯听我的呢?”刘民嘴角上扬,“此二人已完全归附于我,不必担心。”
祢衡将铜钱揣进怀里,疑惑的问,“主公,我听说吕布最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你就不怕他背叛吗。”
刘民坚定的说,“无妨,我自有办法收他们。”
第二天,朝廷的使者果然来到了长山国。使者太监脸庞娇嫩,一举一动像是女人。
刘民突然感到她与一个人有几分相像,但就是想不起来。
这时,使者唱道,“太傅、长山王、征北将军刘子檀接旨!”
刘民本来不想鸟这个傀儡皇帝,但是,当着众将的面,他也不好做出犯上作乱的事情来。关键是他想听听献帝给自己封的什么官。于是跪地听宣,“臣刘民接旨!”
使者高唱,“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刘民收复夷州、崖州、琉州、丽州,镇抚幽州、扬州、交州、凉州有功,封刘民为右将军......”
刘民跪领皇恩后,准备接过圣旨。
此时,使者又高唱,“太傅、长山王、右将军刘子檀接旨!”
刘民心里暗骂:“特么的不能一次念完啊!”可是,他还是忍住了,跪领圣旨。
使者接着高唱,“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刘民即刻进京面圣,另有封赏!”
刘民谢了皇恩,一把夺过圣旨,同时故意扇起一阵强风,把使者的官帽吹飞。
使者的一头秀发散开来,衬托着桃花般的脸庞,特别的妖娆妩媚、楚楚动人。
刘民忙问,“姑娘是哪家闺秀,为何愿意承担传旨这样的苦差事?”
那女使者见被识破真容,只好以袖掩面,娇滴滴的说,“民女李娇乃侍中李儒之女,久闻王爷喜欢为天下俊才牵红线,特向家父讨得这份差事。”
刘民对李儒恨之入骨,但还是没有迁怒于她,只是淡淡的说,“姑娘不远千里来到长山国,就是本王的客人,请到驿馆休息。”
接下来,刘民与徐庶、陈宫以及蔡琰、庞月、蓝月等人商议前往许昌面圣的事宜。
孔融认为刘民应带吕布、赵云、典韦、黄忠、孙策、甘宁以及刘晟、刘磐、黄叙、胡响、胡亮等超一流猛将,统领精锐前往许昌,以此震慑各路诸侯,鼎力相助已经日渐式微的皇室。
陈宫认为不可,“袁绍号称带甲百万,曹操也是兵多将广,刘表雄据荆州,对我们虎视眈眈,长山国和中州均需大将领兵防御,怎么能倾巢而出呢。”
孔融接着说道,“我们还有魏延、华雄、高顺、管亥、麴义、阎行、轲比能、武安国、张任、张绣等勇将,何惧之有?”
徐庶摇着羽扇,面色凝重,“曹孟德并非等闲之辈,不是袁公路可以比肩的。再说了,他多次在主公面前铩羽而归,这次必然精心设计。”
孔融还是不服气,“无论将的数量,还是质量,他都不如主公。就算是智囊团,我们有元直、士元、公台出谋划策,他也不敢妄自尊大。”
徐庶苦笑道,“州牧大人可还记得皇帝在他手中。”
这时,李娇趁机说道,“皇上有旨,卫士最多只能带两人,女眷最多带八人。”
陈宫若有所思,“若是袁曹联手,刘备再背刺,中州危矣,长山国危矣。”
孔融有些心急,“不如让刘璋、马腾、韩遂、孙权、刘备、刘虞出兵,解决了袁绍、曹操二人,重振汉室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