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胡车儿再立功,黄汉升来相送
这时,胡车儿抱着两个孩子进到院子里,然后喊道,“主公,你看这两个胖小子多可爱!”
刘民见两个孩子不过两三岁的样子,有些不高兴的说,“车儿,你好端端的偷人家孩子做甚。”
胡车儿也不恼,乐呵呵的说,“主公,这两个孩子是从曹府抱来的。”
刘民感到很纳闷,自从把胡车儿打发到贾诩身边,借机祸害曹操的女人,就没听说过曹操的女人生过孩子。
刘民心中疑窦丛生,“这到底怎么回事?曹操何时有的孩子?莫不是你弄错了?”
胡车儿挠挠头,忙解释道:“主公,这确实是曹操之子。听闻乃是曹操收养的义子,他极为看重,我想着把这俩孩子弄来,定能扰乱曹操心智。”
刘民听后微微点头,仍然疑虑重重。
这时两个孩子看见李娇,异口同声的喊着,“妈妈!”然后从胡车儿怀里挣脱,步履蹒跚的朝李娇跑去。
庞月厉声问道,“李娇姑娘,这会你该说实话了吧!”
李娇冷静地回答,“他们便是我的儿子庞会和曹公的儿子曹冲。”
庞月又问,“曹冲的母亲是谁?”
李娇略微迟疑了一下,答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夏侯涓走了过来,拉着李娇的手,然后拿出一根银针。
李娇吓了一跳,问,“你要干什么?”
夏侯涓一边扎针一边说,“滴血认亲。”
李娇急忙喊道,“孩子小,别扎他们。我承认他们都是我的儿子。”
夏侯涓又问,“他们的父亲是谁?”
李娇不假思索的说,“当然是庞德啦!”
庞月眼尖,对李娇投去审视的眼光,“我看他们兄弟俩不像啊,皮肤颜色、眼睛大小都不一样。”
夏侯涓又出了个主意,“这好办,让两个孩子与庞德滴血认亲不就行了。”
李娇一听又要给孩子扎针,知道再也瞒不下去了,哆哆嗦嗦的说道,“他们是双胞胎,那个眼睛小的孩子的父亲是曹操。”
众人听闻此言皆露出震惊之色。庞月愤怒地指着李娇说:“你怎能做出如此之事!”
李娇哭着跪了下来,“我也是被逼无奈,曹操以庞德性命相要挟,我不得不从。”
刘民骂道,“曹贼,你好他人之妇也就罢了,怎么能做出如此腌臜之事!”
庞月气得转身欲走,却被刘民拦下。
刘民沉思片刻后道:“此事虽可恶,但如今我们知晓此秘辛,或可大做文章。”
众人疑惑地看向他。
刘民接着说:“曹操极重声誉,若将此事传扬出去,必能打击其威望。”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于是刘民派人暗中散布消息。不出几日,曹操祸害他人媳妇之事便传得沸沸扬扬,百姓们议论纷纷,对曹操指指点点。
曹操得知后大为震怒,却不知消息从何而来。
而刘民这边,他又心生一计。他命人伪造信件,信中提及曹操诸多恶行,并故意透露给曹操的一些手下将领。
许褚、夏侯惇等人看到信件后,内心对曹操产生了怀疑。
刘民叫胡车儿留在许昌,照顾贾诩的家眷,然后说道,“车儿,曹操还有几个女眷在许昌,不许旁人欺凌她们。”
胡车儿满心欢喜,心领神会。
一切准备就绪,刘民叫麴义带领先登营、高顺带领陷阵营、纪灵带领刀盾营,排列成品字形为大军开路。
后面跟着于禁的二万五千精兵,一个个空着手,兵器被辎重队收缴,士气低落。
紧跟其后的便是刘民的亲卫队,由刘晟、刘磐、黄叙、胡响、胡亮等五虎小将各统领二百精兵,分列前后左右,刘晟居中护送。
阎行带领铁骑营、曹性带领飞羽营各六百人,负责断后。
与刘民同行的有吕布、赵云、典韦、孙策等四大金刚,蔡琰、庞月、蓝月、施颖、黄蓉、尤卉、夏侯涓等女眷。
刘民自然不会放过曹操所谓的二十四将,包含第一档的十二人:郭嘉、荀彧、荀攸、程昱,钟繇、贾诩、许褚、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张辽。
第二档的十二人:曹昂、曹安民、乐进、于禁、李典、曹纯、曹休、曹真、夏侯尚、曹遵、杨修、董昭。
刘民裹挟着曹操的爱将,押着李儒,让李娇带着庞会和曹冲跟着大军往登州进发。
大军行进五十里,后面硝烟弥漫,黄沙漫天。一位中年将领,骑着极品良驹,手持凤嘴刀,身挂宝雕弓,目光坚定而锐利。
将军胯下的宝马毛色如烈火燃烧,四蹄矫健有力,每一步都踏出雄浑的气势。它的鬃毛在风中肆意飞扬,仿佛燃烧的火焰,与黄忠身上的战甲相互辉映。正是极品良驹燎原火!
将军端坐于马背之上,虽已步入中年,但身姿依然挺拔,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沧桑的痕迹,却无法磨灭他眼中的英气和斗志。
他头戴战盔,盔缨随风飘动,身上的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久经沙场的沉稳和果敢,以及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高顺急忙列阵阻拦。
黄忠紧握着缰绳,双手青筋暴起,显示出他内心的力量和决心。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抹自信的微笑,“来将通名!”
高顺骤马提刀,大喝一声,“高顺是也!”
高顺率先发起冲锋,长枪直刺黄忠。
随着一声怒吼,黄忠策动良驹,如离弦之箭般冲向高顺。
黄忠毫不畏惧,挥刀迎击,只听“铛”的一声巨响,两件兵器相交,瞬间火花四溅。
高顺一击不成,迅速回枪,再次刺出,枪势凌厉,犹如疾风骤雨。
黄忠沉着应对,刀光霍霍,将高顺的攻势一一化解。
转眼间,双方已交手数回合,高顺的枪法愈发凶猛,他心中明白,面对黄忠这样的强敌,必须全力以赴才有一丝胜机。
黄忠则稳如泰山,经验丰富的他在防守的同时,也在寻找着高顺的破绽。
十回合已过,高顺的额头渐渐渗出汗珠,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但他的斗志丝毫不减,依旧奋力拼杀。
黄忠虽然看似轻松,但心中也暗自赞叹高顺的勇猛。
高顺猛喝一声,全身力量灌注于长枪之上,枪尖闪烁着寒芒,直取黄忠要害。
黄忠目光一凝,侧身躲过这致命一击,同时挥刀反击。高顺险险避过,却也显得有些狼狈。
就在高顺险象环生的时候,远处一员骁将,身跨追风白龙驹,手提亮银枪,如疾风般冲了过来,一招“猛龙过江”,迅速分开了高顺和黄忠。
黄忠惊呼,“子龙将军!我正欲擒他,何故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