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李娇成尹夫人,甄莀迷曹子桓
刘民闻蔡琰之言,趋步上前。曹操父子面有愠色,目眦欲裂,如刀似剑般剜向刘民。
刘民拱手作揖,笑言:“曹公、子恒,甄氏既心有所属,强摘之花不香,硬折之柳不活。”
曹操冷哼一声:“王爷此乃夺人所爱乎?”
刘民摇首:“非为夺爱,实乃成人之美。甄氏若入敝府,必当手足相待。”
曹丕尚欲争辩,曹操举袖止之:“罢了,今日之事休要再提。”言罢振袖而去。曹丕目露凶光,狠狠瞪视,亦随其后。
“且慢!”刘民急呼。
曹操驻步回首,面如铁青:“王爷既以客礼相待,然这般欲擒故纵,岂是待客之道!”
刘民陪笑劝解:“久闻孟德兄有‘好人妻’之雅好,今日何以一反常态?”
曹操闻言勃然,怒发冲冠:“吾父子之事,与汝何干!”
曹丕进言:“父亲息怒,儿臣以为此事可作罢论。”曹操闻子之言,怒气稍霁,然犹冷哼不止。
刘民见状,忙趋前道:“孟德兄,子恒贤侄,本王实无冒犯之意。甄宓慕蔡姑娘之才,又与某有缘,曹公何不行个方便,既全美事,更显雅量。”
曹操沉吟良久,徐徐道:“王爷此言倒是轻巧,然经蔡姑娘这般一闹,倒显得我父子器量狭窄了。”
刘民无奈,只得唤来丁夫人、卞夫人、刘夫人,拱手道:“曹公,久违天伦,今日不妨一叙。”
谁知曹操竟不领情,面色陡沉,拂袖道:“哼!此皆老夫闺阁中人,何劳足下假作殷勤!”
刘民亦不动怒,轻击双掌,召来二歌姬,令其歌舞佐酒。继而向曹氏父子道:“且尽杯中物,此二姝若合尊意,不妨携归。”
曹操睨视歌姬,冷笑道:“王爷莫非欲以蛾眉买老夫之心耶?”曹丕亦面露鄙夷。
刘民拊掌大笑:“曹公谬矣,不过助兴耳。”
此时蔡琰轻启朱唇,低声道:“司空明鉴,今日之事若传于巷陌,恐损清誉。”
曹操闻言微怔,暗忖此言不虚。遂转身谓刘民道:“王爷,今日之事权且记下。”语毕携曹丕欲去。
刘民急道:“曹公且慢,尚有一事相商。”
曹操驻步不耐道:“还有何事?”
刘民趋前附耳道:“闻大将军何进之媳尹氏,姿容绝世,曹公岂无意再续前缘乎?”
且说那曹操与尹氏早有私情,更诞下一子名唤曹冲。然尹氏与曹冲、庞会三人竟于某日杳无踪迹,令孟德勃然大怒。想那曹公年近知命,既尝得个中滋味,岂能不急?
只见曹操急急作揖,面上堆笑道:“敢请王爷代为引见。”
刘民抚掌而笑:“曹公何其眼拙?尹姑娘分明近在咫尺,何以视而不见?”
曹操闻言,忙将目光投向堂前二舞姬。此二女皆作乔装,容貌又极相似,竟教这乱世枭雄一时难以分辨。
刘民故作高深道:“只许观其形,不许动其体;只可嗅其香,不可问其言。若错认了,休怪本王不讲情面。”
曹操捋着浓须,缓步趋前,鼻翼翕动,状若饿犬嗅骨。在座诸侯将帅见状,无不掩口胡卢。
少顷,曹操忽指左首女子道:“便是此人!其体香某记忆犹新。”众宾客闻言,愈发放声大笑。
刘民戏谑道:“孟德兄这鼻子,倒比那猎犬还灵三分!”
曹操昂然道:“尹姑娘身带异香,一嗅便知。”
刘民又逗弄道:“若二人皆有此香,又当如何?”
曹操闻言色变,旋即镇定,转谓曹丕曰:“吾儿速将另一人领回府去。”
曹丕愤然作色:“儿臣恶此气味!”
曹操陡沉下脸来,厉声喝道:“黄口小儿懂得甚么!休得多言,速速带回!”
曹丕虽满腹怨怼,却不敢违抗父命,只得铁青着脸,携那女子悻悻而去。这边曹操早已按捺不住,急急携了选中之人便要离席。其状甚为猴急,恰似那久旱逢甘霖的田舍郎。
且说刘民复又开言道:“孟德公,且暂留步。"
曹操回首,面上已现不耐之色:“王爷尚有何见教?”
刘民捻须浅笑:“孟德公如此行色匆匆,岂不闻此女身份殊异?”
曹操蹙眉道:“某岂不知?此乃何大将军之媳,当称何太后一声姑母。”
刘民忽作愠色:“何太后乃本王祖母,孟德若纳此女,岂非要凌驾于本王之上!”
曹操闻言,面上顿现尴尬之色。遂松脱女子纤手,负手于堂中往来踱步,踌躇难决。
曹丕在侧低语:“父王,此事恐有蹊跷。”曹操瞪视之,心下亦知刘民断不会轻易放人。
忽驻足,向刘民拱手道:“既如此,敢问王爷当何以处之?”
刘民负手而立,徐言道:“孟德若真欲与此女结缘,须应我三事。”
曹操急道:“某已为王爷阶下之囚,尚有何事不可允诺!”
刘民缓摇麈尾:“其一,不得假尹氏之名行不义;其二,对外只称其为李儒之女,讳名李娇;其三,不可为难庞令明。”
曹操沉吟良久,终是咬牙道:“善!如此她与何太后便再无瓜葛。”
刘民颔首而笑,挥袖示意。曹操遂携女子而去。
曹操急携尹氏匆匆而去,曹丕见状,唯摇首叹息,只得紧随其后。忽见另一歌姬亦步亦趋,曹丕怒目而视:“汝何故尾随于我?”
那女子掩唇轻笑,媚眼如丝:“公子差矣,妾身方是李娇。令尊所携者,实乃甄宓之妹甄莀也。其身上狐臭之气,原是妾身涂抹所致。”
曹丕闻言大惊。他素慕甄宓,想其妹必是国色,当即向刘民拱手:“丕斗胆,恳请王爷赐婚。”
刘民立于门前,抚掌笑道:“此有何难?唯恐令尊又要夺汝佳偶。”
曹丕闻言,如遭雷击,拔足便追:“父亲且住!认错人了!”
远处传来曹操自信之声:“错不了!此女身上气息,为父再熟悉不过!”
曹丕无奈,只得拽着李娇急追,一路高声解释。众人遥望其背影渐远,皆叹此闹剧终得收场。
独刘民负手而立,唇角微扬,眼中精光闪烁,不知又在筹谋何等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