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仲达提点曹操,诸侯各归各位

不数日,庞月率众匠昼夜赶工,宝剑终将出炉。众人环聚铸剑之所,翘首跂踵,如望云霓。

炉门乍启,一股炽焰扑面,灼人眉睫。新铸之王者剑、勇士剑寒光凛冽,剑柄嵌金,熠然夺目。刘民亲执双剑,奉于刘备曰:“皇叔公,幸勿见却,此二剑与公,正所谓‘干将莫邪,适得其主’者也。”

刘备肃容受之,拔剑出鞘,但见锋芒吞吐,隐有龙吟,一股王者之气沛然四溢。蔡琰在侧,轻启朱唇道:“皇叔乃当世英雄,此剑不妨名曰‘英雄剑’。”刘民拊掌称善:“文姬此言,可谓‘画龙点睛’。皇叔公之剑,当号‘英雄双股剑’。”刘备再拜称谢。袁绍等人睹此情形,暗自骇异,对刘备之观感,不觉潜移默转。

其时袁绍、曹操、刘备、孙权四路诸侯,各拥佳人,日耽丝竹,夜宴笙歌,几忘秣马厉兵、问鼎中原之志。关、张、颜、文、夏侯诸将,亦沉湎温柔乡中,不能自拔。郭嘉、荀彧、荀攸辈虽稍清醒,然亦为董敏、唐琬、麴婺诸姝巧言所惑,如饮醇醪。

忽有精干少年驾扁舟登岛,谒曹操而进言曰:“明公岂忘‘夺妻之恨,不共戴天’乎?”

真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曹操蓦然忆起婚宴之上,丁夫人、卞夫人、刘夫人等一众内眷那幽怨如秋水的目光,更兼曹丕未得赐婚时那铁青的面色,以及曹仁、曹洪等一众心腹将校的激烈谏言。

曹操略整衣冠,虬髯微捻,恢复了几分枭雄气度,沉声问道:“小郎君何方人士?缘何要为老夫筹谋?”

那少年郎长身而立,不卑不亢道:“在下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氏。素闻明公胸怀天下,特来献芹。”

曹操观其目若鹰视,鼻如悬钩,虽心生三分赏识,却又有七分忌惮。兼之无人举荐,便拂袖道:“多承指教,本公自有主张。”

谁知司马懿竟不退反进,再拜而言:“今诸侯沉湎酒色,正是明公厉兵秣马之时。以明公之威名,帐下虎贲之勇,若能先发制人,霸业可期。”

曹操捻须沉吟:“然诸镇势大,恐遭群起而攻之......”

司马懿目光灼灼:“袁本初外宽内忌,刘玄德沽名钓誉,孙仲谋偏安一隅。明公不妨明修宴乐,暗度陈仓。待粮秣充足,士卒精练,自可一鼓而定。”

曹操眼中精光乍现,忽又敛去:“此计甚妙,然需缜密行事。不知仲达可有良策?”

司马懿闻言,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黠光,拱手道:“明公若欲避人耳目,不妨假托游猎之名,于僻静处暗设营垒。对外只道是为诸位夫人搜罗奇珍异宝,博美人一笑,实则暗度陈仓,转运甲胄粮秣。”

曹操听罢,抚掌而笑,声若洪钟:“妙哉!仲达真乃吾之子房也。今日便依卿之计行事。”

司马懿正欲告退。

曹操忽厉声喝道:“仲达莫非欲往告于袁本初、刘景升之辈乎?”

司马懿身形一顿,面上浮现诡谲笑意:“懿受孝先师之托,特来为明公献此金蝉脱壳之计。师命难违,岂敢再泄于他人?”

“既如此,仲达将欲何往?”曹操眯眼追问。

“蓬莱仙岛,听孝先师讲道。”司马懿言罢,拂袖而去,背影渐隐于暮色之中。

曹操独坐帐内,指节轻叩案几,陷入沉思。良久,方召郭嘉入内商议。“奉孝以为,仲达此言可信否?”

郭嘉面现惭色,嗫嚅道:“主公明鉴,那董家女郎实在......下官一时竟将大事抛诸脑后!”

曹操抚须笑道:“奉孝若是不嫌腥膻,待过二载,便将曹廷许配于汝。”

郭嘉闻言大喜,连忙伏地拜谢。继而正色道:“主公,司马仲达此计,臣细思之,确属可行。观其辞色,不似作伪,且谋划周详,滴水不漏。”

曹操微微颔首:“既如此,奉孝速去安排。”

郭嘉领命欲退,忽又折返,低声道:“主公何不将其羁縻帐下?此人......”

不待说完,曹操已冷笑打断:“吾有奉孝、文若、公达、仲德等谋士如云,岂乏一黄口孺子?不过献一寻常计策,何足道哉!”

郭嘉闻言,不禁拊髀而叹:“主公可曾询其师承?”

曹操漫然应道:“似是孝先之徒。”

郭嘉怫然作色:“主公失一大才矣!孝先者,葛玄道长也,乃左慈仙师亲传弟子。”言罢,犹自扼腕。

曹操仍作睥睨之态,抚掌笑道:“纵如此,较之奉孝犹萤火之于皓月耳!”

郭嘉摇首叹息,正色道:“吾师水镜先生不过左慈仙师记名弟子,尚赖颖川书院黄承彦、庞德公、钟繇诸贤教诲,方得窥学问门径。”其言凿凿,如晨钟暮鼓。

曹操方觉怅然若失,顿足道:“奉孝青眼之人必非庸才。惜乎已赴蓬莱仙岛,如黄鹤一去矣!”

郭嘉遂依司马懿所献密策,阴遣细作查探泰山郡周遭贼寇动向,为曹操剿匪扩军预作绸缪。

当是时,曹营秣马厉兵,而袁绍处却仍醉卧温柔乡中。谋士田丰驰书苦谏:“明公,今曹操狼子野心已彰,岂可再沉湎酒色?”

袁绍展阅书信,掷之于地,嗤之以鼻:“曹阿瞒黄口孺子,何足道哉!”竟令侍从取酒续饮。

及至沮授、审配、许攸、逄纪、郭图等谋士连章告急,言曹操已拥甲十万,羽翼渐丰,袁绍方如大梦初觉。仓促携冯媛并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诸将离长山岛,然已失先机矣。

颜良等河北四庭柱,因袁芳、袁杏、公孙婷、张梅诸女已有身孕,不堪舟车劳顿,遂将她们暂留长山岛。此举阴差阳错,竟为日后投效刘民埋下伏笔,此乃后话不提。

却说刘备处,陈登察觉曹操于泰山郡调兵遣将,行迹诡秘,不由忧心如焚,亲自渡海至长山岛,进谏道:“主公,曹操近日举动异常,恐有不轨之谋,我等宜早作绸缪。”

刘备闻言,酒意顿消,正色道:“元龙所言极是,吾当即召回诸将,整饬军备。”然陈登连日奔波,旧疾骤发,竟至呕血数升,只得滞留岛上,延请神医华佗调治。

再看江东,鲁肃得悉中原变故,急修书劝谏孙权。不料孙权又犯交州旧疾,左拥谢灵,右揽步姌,沉湎温柔,难以自拔。

此时孙策显肃然道:“仲谋,吾心已随王爷,不可复归江东。然父亲基业传至吾手,吾又托付于汝,岂可坐视倾颓?今曹操狼顾鸢视,而江东未固,汝速命公瑾操练水师,加固江防,切莫懈怠!”

孙权闻言,如梦初醒,当即向刘民辞行,携周泰、陈武等将星夜返吴。

一时间,中原诸侯尽皆警醒。昔日醉生梦死者,今皆秣马厉兵;往昔沉溺安乐者,现俱厉兵秣马。天下风云骤变,群雄逐鹿之势已成。而究其根源,竟皆因司马懿一席话而起。正所谓:

一言激起千层浪,九州震荡起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