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纯阳剑法,第十三难
陈闲再次举起“长青剑”,照例参悟剑法。
他所在的执剑阁,门内的剑法流传至今已经形成了三大分支。
魔煞剑法,乃是剑道与魔道相合,斩魔与化魔合一。
神霄剑法,乃是剑道与雷道相合,分为雷体与雷法。
纯阳剑法,乃是三者中最为古老和纯正的剑法路数。
陈闲修炼的正是纯阳剑法。
他以“金灵根”的绝佳资质被特招进来,但是在剑法上的表现却不尽人意。
纯阳剑法,从下到上共有五层。
对应的就是练气境到化神境,一个大境界对应一层。
反观“神霄剑法”与“魔煞剑法”,这是基于“纯阳剑法”演化而来,两层对应一个大境界。
在这个意义上,纯阳剑法的难度是三者之最。
它属于真正的古法,非天骄不可修行。
尤其对于陈闲而言。
他如今修为臻至筑基境,并且祭炼了本命剑,可是“纯阳剑法”仍在第一层打转。
陈闲已经开始考虑,要不要转修其他两法,以免自取其辱,而且耽误了修行。
他在心里给自已定下了最后的时间。
假如没法在这之前突破,那就彻底放弃纯阳剑法。
于是,陈闲再次握起了长青剑。
这一刻,时间仿佛停止,所有过往练习“纯阳剑法”的画面,在他脑海中逐一回放。
那些杂乱无章的剑舞,在全部被整合到一起之后,哪怕陈闲这种资质平平的人也能看出缺陷。
他下意识开始改变剑法的路数。
不知不觉间,一套又一套剑招被他施展完成,并且逐渐重复强化。
陈闲好像忘记了时间。
他身上的汗水干了又湿,湿了又干,就这样三日过去。
轰——
一道炽热如同骄阳的剑气破空。
这意味着陈闲的纯阳剑法成功进入第二层。
“干得不错,陈闲。”
院子外走来一位发福的中年道士。
他是纯阳院的长老,本名吕林,出自执剑阁吕氏一族。
世代修行纯阳剑,吕家祖上出过不下十位的元婴剑修。
同时,吕林也是陈闲进入纯阳院的引路人。
经过这些年的观察,吕林也发现了陈闲在剑道上的天赋不足,只是又不甘心他的金灵根被浪费,这才压下了纯阳院内各种不满的声音,坚持让陈闲修炼下去。
直到陈闲突破到了筑基境,纯阳剑法迟迟没有跟上仙道境界的架势。
按照惯例,这种资质是没法再留在纯阳院了。
吕林今日本是来宣布坏消息的。
不曾想,他正好见证了陈闲顿悟的过程,纯阳剑法也顺势提升到了第二层。
这样的资质,怎么可能是庸才!
吕林大喜过望,立刻带着陈闲前往纯阳院的长老住处,当着众人的面检验了陈闲的剑法,并且替他要来了纯阳剑法的后续功法,以及相当数量的修炼资源。
吕林笑着开口:“陈闲,你今日可让我出风头了。好生修炼,一定给我争一口气!”
陈闲还不清楚自身变故的由来。
但在给吕林争气这方面,他是义不容辞的。
等到吕林离开,陈闲再度握紧长青剑,这回没有任何的变化。
他不由心中嘀咕:“难道是我想错了?”
当日,陈闲多次演练第二层的“纯阳剑法”,整个人仿佛又回到了平平无奇的状态。
这样过去了半个月。
就在陈闲都已经重新接受了自身平庸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再度浮现出了自已这半个月以来的进度。
针对第二层剑法的不足与错误,进行了系统性的纠正。
这一次用了足足七日。
他这才算是掌握了第二层的剑法。
青冥待在长青剑之内,百无聊赖观察着陈闲的进度。
以她的能力,早在接触到“纯阳剑法”的瞬间,就已经将前面四层的内容都融会贯通了。
接下来,青冥又花了十日学会了“纯阳剑法”的第五层,也就是对应化神的部分。
可惜陈闲这榆木脑袋,确实无法适应她的速度。
青冥只能根据他的进度适时给出指点。
“这纯阳剑法倒是有点意思,不知剩下的‘魔煞剑法’与‘神霄剑法’又是什么样的。”
青冥好不容易来到剑洲,当然想要通过学习的方式,来扩充自已的见识。
否则,以阿爹的成长速度,等他突破到化神,自已恐怕就难以追赶了。
作为一名合格的剑灵,她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
首先,就是引导陈闲这小子主动去找来不同的剑法参考。
这个过程,青冥用了大半年的时间。
陈闲的剑法境界陷入瓶颈,终于想到了要借来执剑阁其他剑法做参考。
青冥则依据剑法的优劣,酌情给陈闲提供些许指点,好让这小子觉得是新剑法的功劳,能更有动力向外学习。
他的剑法在这个过程中持续进步。
其间,有几位同期的弟子突破到筑基境,提出与他比试剑法。
陈闲全部一剑战胜,至此奠定了他在纯阳院的天才之名。
纯阳院的高层注意到了这样一位后起之秀。
吕林得以替他申请更多的资源。
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
西洲东面。
一艘战舟向外驶去,桅杆上挂着一个大大的“陈”字。
这是大景陈氏的商队。
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大景的船队已经完成了跨洲航线的组建。
除开自家的贸易业务之外,还提供转运的服务。
众多同行的修士里,就包括了陈青禅以及他的三位弟子。
他们在大蜀行走多年,前后经历了十二难的考验,成功打响了陈青禅作为“妖庭太子”的名头。
他的修为也会在每过一难之后,就自发精进与增长。
如今,陈青禅在不到三十岁的年纪,就已经拥有了金丹境的修为。
冥冥之中。
他对这种劫难多了一种道不明的感应。
大蜀范围内的十二难,已经全部通过,他需要前往别处主动迎接接下来的劫难。
否则,这劫难将会被他吸引,降临大蜀,引发某些难以想象的后果。
陈青禅不想连累三位师尊与诸位叔伯。
所以他选择了离开。
离开西洲,直面更为广袤的天地,挑战生命中的劫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