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和NBA的第一次接触
第159章和nba的第一次接触马克尔·富尔茨。
身高:6英尺4英寸(约193cm)体重:210磅(约95kg)臂展6'9.75“(约208cm)垂直弹跳:34.5英寸(88厘米)40码冲刺测试:3.40秒、手掌10.2英寸(26厘米)。
从他的静态数据就很清楚,在后卫这个级别,已经是天花板级,无怪乎称呼他是韦德和哈登的集合体。
没错,富尔茨罕见的重型后卫。
他的球探报告早就烂熟于心,技巧娴熟,视野开阔,斗志浓厚,具备精英投射。
其中有一句经典的点评可以概括:富尔茨投篮选择不合理,但他一直投得进,所以他的投射是精英级别的。
反观福克斯,身高:6尺3寸(约191cm)体重:185磅(约84kg)臂展:6尺6寸(约198cm),40码冲刺测试:2.98秒
左手将,拥有爆炸般的运动能力与极高的技术水平。能很好地改变自己的速度,转换进攻中的完美主控。
他的缺点是投射不稳定,冒险式的防守,孱弱的身体对抗,即便一年后的大学选秀报告中,已经在肯塔基打了一年的福克斯的投篮数据也是令人无语的。
他的三分命中率仅有15%,在三分线内的中投命中率也仅有30%的命中率。
可是他依旧在第五顺位被选中,这就凸显出nba选秀的奥秘了。
nba看中的是不可再生的天赋,所有可以人为改变的,都会被弱化,不做第一参考。(现在福克斯的投篮命中率51%)
而为什么会选富尔茨成为状元,也是因为比起天赋和兑现可能,富尔茨还是要比福克斯强。
两者的数据和球探报告一对比,就很清楚彼此的差距。
而事实上,两人开始的单挑,也很好的诠释了。
富尔茨的进攻很简洁,调动防守后就干拔强射,主动寻找对抗,多次挤压式运球上篮得手。
而福克斯利用为数不多的球权,用速度和高频率的运球,进行强突和小抛投。
两人的精彩单挑不时引起了围观人的惊呼,但就如陈放所说,富尔茨还是要比此刻的福克斯全面,五局11分的约战,打到第四局就结束了。
陈放也得到了一些自己想要的,富尔茨的问题在于他对投篮很自信,于是就造成对他的进攻预判更容易,他会突破,但挤压后,还是会用急停或侧步来中投解决问题。
所以,如果跟他对阵,首要就是干扰他合球这一下,但同时因为他的出手点很高,加上臂展的因素,很难封盖。
就当陈放在思考的时候,布伦森说了句:“准备了,伙计们。”
什么?
陈放茫然,他看到三位nba大佬都起身来到了球场,他们热情跟富尔茨聊天,也和失败者福克斯击掌。
对于他们来讲,都是一视同仁。
接着,陈放就看到富尔茨指了下韦德,而旁边的哈登有些懊恼的抱了下头,反而福克斯很高兴,立刻跟哈登抱在了一起。
“刚才只是开胃菜,重头戏是三位要选人打一场出汗赛。”
“谁赢,谁就有资格挑谁,马克尔选了韦德。”布伦森为陈放解释道。
“所以,现在我们有可能跟他们打球?”陈放问道。
“是的,也许吧,就看别人会不会选。”布伦森耸肩。
nba很多球星,会在休赛期约野球,但都是私人局,一是保持状态,二是当成社交的道具。
nba是个商业联盟,很多行为,都要以商业思维来看待,这跟做生意的酒局并无区别,你是否能被邀请,并且在酒局上发挥妥当,那这种社交你就可以经常被邀请。
球局也如此,想要打,看人缘,想一直打,还是看实力。
三位来到这里,可不是无聊解闷逗乐,说好听是认识下未来联盟的牌面,说直白就是来收一波小弟,拓展人脉。
很多退役的球星,还活跃在联盟,具备一定的话语权,其实就是通过一次次不懈的组局,未雨绸缪的认识新势力。
想通过比赛来结交,那效率和友谊,都太低了。
塔图姆一句话,就真相了。
“我得好好表现,或许就能去得劲的地方!”(獭兔的私生活其实挺乱,不过总体是过得去。毕竟有个母亲看着,但其实没用,黑人圈子就是很脏的,哈登这个曾经夜店小王子,还不是也有一个严厉的单亲妈妈。在美国,几乎不会去说私人生活,再离谱,也就是一场调侃。当初tt的老婆科勒·卡戴珊,被他骑士队友短信撩拨,到底是谁其实都知道,用《让子弹飞》里的姜文问兄弟到底谁qj的那个逻辑来排除,结果很清晰,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了解。)
没错,收小弟的最有效率的方式,就带他们去好玩的地方,对于十七八岁的男孩,酒吧艳舞场之类的私密场所,可不比nba的诱惑低。
布伦森自然知道,但他能说什么,合群的第一原则就是,别扫兴!
但陈放没啥激动,拜托,他早就成年人了,能守着武姿坐怀不乱就足够证明陈放的心思很纯粹,一心就想追梦。
不过组队方式,让陈放感到有些意思。
类似接龙,大佬挑一个,然后被挑中再去挑,一直到组满为止。
于是一个让陈放意想不到的突发情况出现了。
谁会选他?
或者他无人问津,成为落选秀?
心念一转,陈放反而沉住气,坐在椅子上静观其变。
随后富尔茨选了迈尔斯-布里奇斯,接着福克斯选了承诺加盟肯塔基的未来队友马利克·蒙克。
而隆多没说话,仿佛在看戏,坐在那没选人。
随后,迈尔斯点了阿德巴约,这让他不意外。两人本来就是密友,但他很清楚,富尔茨处于跟塔图姆竞争关系,他只能选了小丹尼斯·史密斯,同样是一名分卫,目前大热的一名五星高中生。接着史密斯选择了利夫来加强内线。(这一届有好几位后来去了cba,弗兰克·杰克逊去了江苏肯帝亚,包括曾经很热门的利夫去了同曦。前世这条线,利夫在本届活动中拿了37分11篮板的惊人表现。)
随后,福克斯邀请了塔图姆,后者犹豫了下,选择了贾尔斯。
因为是选阵容,尽管可能是处于这个考虑,但没选陈放还是让他感到抱歉,他看了眼陈放,后者却笑着摆手表示不介意。
每个队选六人,形成一个七人的轮换,接着贾尔斯直接布伦森。
陈放刚起的预感就出现了,一旦涉及到考验,脆弱的关系就被无情的暴露。
此刻,哈登队已经有了福克斯,塔图姆,贾尔斯,布伦森,马利克·蒙克,现在缺一个护框的5号位,他们立刻选择了托尼·布拉德利,这名后来纯蓝领的小中锋。
而韦德队此刻就拥有着富尔茨,布里奇斯,阿德巴约、小丹尼斯·史密斯、利夫。
而利夫,也没有迟疑,选了埃米特·威廉斯,一名身高198的小前锋。
陈放坐在那,很安静。
虽然没被挑中让他有失落感,但也是在意料之中,有时候出现一个结果,先别忙着埋怨,思考下为什么会这样。
但他这种思考还没开始,就被变故打断了。
贾伦站了起来,他一直没被人挑上,跟他拉仇恨有关系,可他轻松的表情,又让陈放知道,内有详情。果然,他向陈放招手,陈放站了起来。
还是对手懂货啊,不禁感慨。
无视别人异样奇怪的目光,陈放来到了贾伦身边。
“老叔,这就是觉得非常棒的后卫,中国陈。”贾伦是这样向隆多介绍的,为此,陈放又能说什么呢,他伸手向隆多致意:“先生,我是你的球迷。”
虽然是客套的话,但隆多还是很高兴,他是古怪的人,强烈的好胜心完全没匹配上他的身高。
看上去消瘦的身板,蕴藏着无限的体能。
“很好,你想选谁?”他问道。
陈放没有思考:“我熟悉的人,已经被挑走了,所以现在选谁都无所谓。”
“那就先不考虑,我们先看球。”隆多没再多说了,从某种方面,他跟科比有点像,都是一副臭脾气,喜欢看低人。
陈放坐这里贾伦旁边,听贾伦解释才清楚内幕。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原来是哈登跟韦德的一场戏言引发的赌约,而隆多只是作为见证者,所以刚才让他们先挑,隆多只是预定了贾伦。
“你跟塔图姆一个队?”隆多知道陈放身份,不由多了些兴趣。
“是的。”
“你怎么评价他?”隆多问道,他向来以一个爱研究,喜欢指导年轻人,喜欢讨论任何有关篮球方面的人。
在中国,他还得了一个隆指导的绰号。
陈放思考了下,他组织好语言:“他好胜心很强,身体天赋出众,技术没有短板,并且他有一颗冠军的心,我想,即便是个在nba,他也会是舞台中央的人。”
隆多明显被陈放的夸奖感到好笑,同时他意识到问一个塔图姆的队友,是得不到什么意外的答案,于是他换了一个话题:“那你,如何评价你自己?虽然我还没看过你打球,但如果你让小贾伦认可,想必有点本事。”
隆多是一个不爱绕弯子的人,相信如果要把他当中国人来定义,那一定是东北那疙瘩的银。
“我?”陈放挑了下眉毛,这个问题很直接,如何说更让自己满意了?
连贾伦都好奇的听着,把注意力从球场上切过来,当着两人的面,陈放说出一句口气很大的话。
“我是基石。”
“哇哦!”隆多笑了,他的问题总是那么刁钻:“你认识林疯狂吗?”
林书豪?
这个疯狂不在,但因为出场时间足够,依旧有上佳表现,去年12月,黄蜂对阵猛龙,首发的林书豪拿下35分,也是他职业生涯第五次30+。
“不认识。”陈放摇头。
“他是个很热心的人,作为同胞,相信你能得到他的帮助。”隆多说着。(事实上,林书豪的确无差别对待大陆和台湾赴美的球员,能做的都能做,令人敬佩。)
陈放笑了下,回答道:“我不需要任何的帮助,我靠我自己。”
跟隆多这种凯尔特人出来的,就别表现出柔弱,强硬反而能得到尊重。
“很好,应该是这样。”隆多点头,“尽管我还没看你比赛,但我能想象,你在球场上的气势不会差。”
“那你认识姚吗?”隆多今天的话格外多,兴许碰到一个有趣的中国人,让他倍感新奇,脑袋多了很多问题。
隆多是个很怪的人,用现在的词形容就是脑回路清奇,这种性格加上好胜心,他总能做出一些刷新公众对他认知的事。
比如他喜欢下棋,跟自己的孩子下棋,然后被孩子赢了一次,他居然不让孩子睡觉,连赢五局才罢休。
“不认识,我就是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我的父母都是普通人,我来到美国是自费,通过我自己赚的钱。”陈放表达了自己的独立性。
这番话让隆多高看一眼,对贾伦道:“你认识了一个很不错的朋友。”
“是的,我在球场上,就感觉到了。”贾伦笑了。
随着他们的聊天,球场上的局面,也进入了明确化。
所谓的出汗局,其实就是来回折返跑,附加一些投篮,突破,上篮,几乎是没有身体上的对抗,传球也不会多,轮着来打,给了你球,你就承担这次进攻的责任。
哈登和韦德只是做一个嘘头,他们自己不会去发力,往往是投几个球,串联下。
真正的对抗,是来自这群新星。
很明显,富尔茨这边更加具备优势。
他大量持有球权,但他的队友,从服从性上要更加好,所以更像一支团队。
而塔图姆这边就出了问题,福克斯作为单挑失败者,是想要在五对五的球局上找回面子,这就导致跟塔图姆出现了脱节,两个人更像在争夺主导权。
几次出手都过于不合理,反被韦德这队打了反攻。
哈登见比分悬殊,把主导权拿了回来,韦德也赶紧对上,于是出汗局,开始大量出汗。
隆多看了会,道:“如果不想选人,那就让我两个朋友上。”
“我没问题。”贾伦和陈放几乎是同时说。
对视笑了下,陈放开始做起热身来。
“你想打哪个位置?”隆多确实配得上隆指导,此刻很像个教练。
“s,g都可以。”
“能打三个位置?”隆多有点惊讶。
“老叔,他确实能打。”贾伦给陈放作证。
“那就看看!”隆多没再说,这种不存在胜负,只是一个接触和了解的社交活动。
隆多一直遵循一个原则,友不在多,贵在精。(查了一个访谈,他自述的,说他朋友不多,因为现在的人太精明,他只有两种朋友,一种是发小,能换命的。一种就是球场上的,能交心的。)
随着富尔茨一个三分,这场六十分的出汗局,就结束了。
“该我们呢!”隆多自己拍掌走上球场。
陈放较为激动,但又在控制范围内。
自己学篮球以来,第一次跟nba球星打球的经历,就这么不期而至。
感谢路在翔的21张月票,好强的王者手法,也感谢每一位投票的书友,俺的脸面被你们捧得金灿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