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第193章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一堂球队日常的训练课,可以体现这支球队的战术理念和球队风格,有时候,不用看比赛,一堂训练课就可以管中窥豹。同时,训练内容的排列和强度,第一项和最后一项,也是能看出很多内容。
南加大usc的训练课,让陈放感受到一种先进篮球思想,即便是在国家队,都没有这么鲜明。
细心的回忆,从开始接触篮球,这两年来,陈放的确没有正儿八经的接受一堂正式的训练课。
简单来言,训练课内容包括了热身、体能、技战术、半实战对抗、康复、复盘等涵盖篮球大部分内容,是团队技术和理论再加个人技术和思想的大融合。
一般来说,一堂训练课,时长是240分钟,也就是4个小时。
首先usc的训练课开始阶段,是全员的热身环节,从活动关节,激活肌肉,提高心肺的内容开始,接着就是讲体能训练掺加在技战术中。
例如全场三人的不运球下快攻,运一次球的双人攻防转换,一对一、二的一条龙攻框。
这些都是贴近实战来进行,随着这些的结束,球队开始三对三的攻防训练,其中包括一人去底角空位三分,一人高位掩护后的顺下出手,一人持球强攻,每一种变化随机开启,根据球场防守变化来,提高球员的阅读比赛的能力。
光这些,就不是一个混子能够坚持得住,因为一旦没有完成目标,就是小队集体惩罚,连坐的压力,让球队每一个球员,都需要拼全力来完成这些训练。
一旦有球员在这些训练中,屡屡失误,等待他的就是下放二队的通知。
一支球队,能否职业化,其实是从一堂训练课来由小变大来延伸辐射整个球队日常。
球员会自发的加练,注意力会很集中,并且注重团队合作,而这些,是贯彻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即便是去了nba,球队对训练课的要求,更加苛刻,并且非常厌恶迟到,懈怠的球员,即便是大牌球星,也会严厉对待,甚至在不悔改的情况下,直接交易或打入冷宫,禁止参加球队训练。
有方法,有执行力度,才会有成绩,职业职业,说的就这个底层逻辑。
任何团队竞技的体育项目,都是以训练课来作为出发点,无一例外。
随着时间的流逝,训练课的内容,也开始朝五对五,技战术方面开始延伸。
usc的球队风格是转换和阵地战,五五开,安迪明确要求这个比例不能出现10%的浮动。
不要感到惊讶,只有明确的数值,苛刻到出手次数都需要规定,球队的执行力,才会大大强化。
(例如24年的凯尔特人,要求的三分出手次数,要占整体进攻的50%以上,也就是每百回合中的50次球权转换里,要求外线出手的频率次数。所以现在一场比赛,绿队3分出手50多次,中二十多个三分,就显得不意外,毕竟这就有60分打底。)
24赛季联盟前四三分出手占比。
1.波士顿凯尔特人队-50.3投19.1中,38.1%
2.夏洛特黄蜂队-44.5投17.5中,命中率39.5%
3.芝加哥公牛队-43.8投16.8中,命中率38.1%
4.金州勇士队-42.8投17.2中,命中率40.1%
安迪的思路,同样是如此,他要求全队在技战术上,做好严格的规划,因为ncaa30秒的进攻时间,过于充裕,阵地战的效率其实是非常低的。
这是个最简单的逻辑,通过耐心传导,空切,掩护等配合,去得分已经成了过时的老观念。
三四次传导后出手,逐渐变成主流,ncaa是战术的最高殿堂,远比nba更深入的研究战术理论,主教练拥有更多的时间来做此事。
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ncaa的教练是拍艺术片,文艺片的,而nba的搞商业片。
花钱进nba球馆看的是精彩,去ncaa赛场看的是情怀。
所以从艺术造诣上,毫无疑问,ncaa的教练,都是要朝这个方向去。
但安迪不是,他的理念很直白,我要培育的是去nba的,艺术里放爆米花,同样可以很精彩。
所以他的训练课,更讲究高效率的配合,而不是耗够30秒时间的回合战。
陈放想起重生的时候,在东升跟孙乐贤捣鼓的小球就显得很幼稚,只是单纯的想提速,要求出手果决,完全没有相应的训练内容来支撑。
例如,安迪要求的三次传导出手,是有套路。
1号持球,2号手递手接应,1号给2号挡拆掩护后去底角,形成强侧3-4人,弱侧1人的局面。
4号去给弱侧3号做无球掩护,3号出空位,2号给球3号,后者出手。
如果3号的空位机会不好,5号会在1-2号的掩护下,从强侧绕到弱侧形成横切,接3号传球,攻框。
这个过程,同时进行,3-4次传导,耗时12秒,打出高效得分战术。
以此为母板,衍生出各种内外结合的战术配合,达到空位出手的机会。
这个战术,安迪称为:奶油刀,喻意指迅速切开防线。
而陈放也从这个战术,看出自己的价值和安迪为什么需要他的核心原因。
很明显,弱侧的3号,是核心。
这个人,是轴,需要一个有自主进攻能力和传导能力都很强的球员,并且会阅读比赛,更加赛场情况,改变战术,实施延伸出的四种候补战术。
也就是,安迪要一个侧翼小前锋,这个小前锋需要硬解,串联的能力。
纵观全队,特洛伊没有这个合适的人,乔丹·麦克劳林是个合格的1号位,但他185的身高做不了这个。
伊利亚·斯图尔特是个很好的198分位,但他没有组织能力。
沙克昆·亚伦,更不要考虑,204的身高,内线的技术。
剩下的,都是185-190,要么就是204-210的,不看别的,光从身高上,陈放是唯一的201的外线球权,真正意义上的控卫出身。(上一章,我详细的列出了全队12人的身高,大家可以看看。)
一直到现在,陈放才清楚,usc招募他,是有自身的需求。
而事实也是如陈放所预判,他作为弱侧3号位,一直在练习这个战术,而场边的安迪和托尼,不停的交头接耳。
“事实上,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托尼身为副主教练,负责的战术的执行和规划,而安迪是设想+拓展。
“现在201的控卫,可真的不好找,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我肯定不能放过。”安迪在球场上,就回归成严肃刻板的主教练,他面色平静,目光始终注视球场。
“他很会传球,但他的投篮能力呢?”托尼问。
“放心,他的一对一能力,无与伦比,超出我们的想象。”安迪非常自信。
随后,训练课来到了5对5的攻防练习,这又让陈放学到了新东西。
不是五人都下,前3后2,每一个的分工都不同。
13号加任意一个内线,2和剩下的内线滞后在中圈,第一选择由内线攻框,造成最有效的得分概率。
中锋快攻,一直是最高效的得分,因为高度和体重,会极大提高防守难度,而13两个位置,更多是推进和吸引,给中锋传出高质量的助攻。
安迪强调的不是攻防的快,而是有序的合理,提高攻防得分率。
并且也减低了无谓的快攻顺下的受伤概率,这一切,都让陈放大有收获。
今天他所感受的东西,其实都清楚,但连在一起,就变得一种极高的战术素养认知,陈放也收起了内心深处那一丝自满,老老实实的履行自己的职责。
在快攻中,他是作为1号位的接应点,来最终判断是给中锋还是自己突破再分球或得分的。
当所有的进攻都训练完后,就开始了防守训练。
先从个人的防守技巧上的训练,包括防守站姿,退防,追防的动作要领,呼喊协防包夹的暗号,以及相互距离保持等方面。
助理教练会不断纠正某队员的动作,而托尼,也会在球场中央,不断提醒每个人,防守需要注意的事项。
当全队在个人和协调防守训练中,热身完毕,就开始全队对抗。
usc的防守策略是强调保护中路的思维,这同样再次刷新了陈放的认知。
安迪强调集重兵保护弧顶到中圈的区域,用3、4、5号位来进行梯形层次延阻,把持球人和外线手,往两侧边线驱赶。
这样就形成了前后侧三方面的预埋包围圈,无论是阵地战还是攻防退守,都是以这个战术防守策略为核心,延伸展开。
中间的345会把试图去中路的人,通过无球身体对抗去挤压,而1、2号位会撕咬对方的持球人和阻挡他跟其他人的联系。
这是一个持球紧逼+半场领防的高压防守,很明显,安迪非常注重在球队的防守。
说实话,陈放在适应,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一堂训练课的理论和实践水平,是如此高。
就感觉,如果让中国国家队来3个月这样水平的训练课,随便打爆亚洲,抗衡欧洲。
当然,陈放也清楚很难,因为这是体系,是usc一代代教练,用每年上百场比赛,几十年累积出数千场比赛所传承下来的战术思维和底蕴。
只要身在其中,就变成这个团队的一份子,全力以赴的为球队去争胜,一想到还有346所,都是如此,陈放陡然就觉得d1联盟真的是个可怕的怪兽。他也忽然认清楚了,所谓的nba,这个世界最高的殿堂,它背后的真正主人,是d1,是346所大学组成的球阀。
而这346所大学,每年还要举行一场64支球队厮杀,决出当年王者的游戏,陈放就感到热血。
以前看再多的新闻和录像,陈放对ncaa都没有太多感觉,可一堂训练课才上了一半,他就已经感受到了热血在沸腾。
这样的竞争环境,真是由里到外的推动着你向前走。
陈放所充当的角色,同样很重要,他是判断是否去包夹的核心人物,中路需要他来带来内线的两人去做驱赶,边路需要他来判断是否包夹时机成熟。
托尼不断中断训练,跟他做沟通,让他明白什么时候才是时机。
“不要犹豫,一旦发现持球人视角盲区,就立刻上前,形成包夹,而本尼和沙克昆会第一时间去封堵对方接应的人。”托尼的话,让陈放不停的点头。
训练在继续,这堂训练课,从早上八点开始,一直到十二点,才堪堪结束。
当陈放听到宣布结束的时候,人就一屁股坐在了球场上,但很快就被助理教练喊了起来,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跟随全队,通过球员通道,来到隔壁附属建筑物。
这里有一个偌大的康复馆,等待多时工作人员开始为每一个球员进行理疗康复,先进行慢速热身,保持身体肌肉温度,当温度下降到一个水平,就是全身速冻,刺激身体机能复苏,恢复到正常体温后,随后开始进行全身筋膜梳理,关节处还要继续冷敷。
这些都是一所标准的d1球队,必备的支撑软硬件。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陈放在问询才得知,这个康复中心是服务usc4大球的,橄榄球、棒球、冰球、篮球。
除了球馆不共用,所有的后勤支撑都是全校共用。
当这一切都结束,刚好是午饭时间,球队规定,训练课后这一顿,必须在学校吃,相应的饮食搭配,都是严格按照科学康复来补充流失的能量。
在完成所有的之后,就是个人自由时间,有球员会去个人训练,有球员会外出,这个时候,教练就不会管辖。
但通常也是最忙碌的时候,教练组会按照各自的任务,去找个别球员,进行心理和身体上的辅导,按中国话来解释,那就是谈话。
安迪在跟陈放谈话。
“感觉如何?”
“很棒,我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没有错。”陈放回答。
“今天的训练课,你融入得很快,这出乎我的意料,我本来预期要用一个月来,但现在看来,也许一周就可以了。”安迪面带笑容。
“我们一直这样训练吗?”陈放趁机问道。
“每周3堂训练课,两场对抗赛,目前是每周的例行。”
“教练,我自身还有一个特训团队在服务我,我想分配好两边的训练。”陈放直说。
安迪先是愣了下,然后问:“你一直有团队吗?”
“是的,已经一年了,这是我的第三次特训,我受益匪浅。”
“很好的现象,球队求之不得这种情况,你可以把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自由分配,每周135的上午,属于球队,46晚上需要打比赛。”安迪很高兴,他当然乐见球员的提升。
“明白了。”陈放也放下心来。
“同时你的学业不能丢,纪律委员会会定时检查所有球员的学分,不及格会禁止上场。”安迪提醒道。
“嗯,请教练放心,这方面不会拖后腿。”陈放保证道。
谈话结束,安迪也不客套,两人分开后,陈放往停车场走。
美国大学就这点好,有学生专属的停车场,就是有点贵,但对于陈放,是必需品。
回家和去别的地方,都需要。
开着大切,陈放把这辆远在圣路易斯的车,运到洛杉矶是花了不少钱,没办法,开习惯了,再说陈放恋旧,肯定不愿意卖掉。
路云开玩笑问:“是不是以后进nba也不换车?”
陈放理所当然:“当然,养家糊口,该省的地方要节俭。”
到了特训球馆,就看到小丁和郭艾伦坐在球场边休息聊天,便问道:“怎么,训练还没开始?”
小丁苦笑:“上午快累死了,你也不体贴下?”
陈放却道:“你不是来享福的,麻烦你,我六点就起来了,天天这样,除了训练就是吃饭,我体贴你,你的对手会体贴你吗?只会背打你!”
两人都惊了,郭艾伦还一脸怀疑:“不带忽悠?”
“你随便问下你们的训练师,看看是不是都这样,你们的体检报告出来了吗?”
随着陈放的话题转移,两人表情一下就复杂了。
“幸亏跟你来了美国。”小丁有种幸免于难的感觉,“报告说我两个膝盖都有问题,炎症,磨损,大腿肌肉都有细微撕裂,如果不尽早做康复,迟早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我是脚踝和大腿腹股沟。”郭艾伦倒是乐天派,感觉很幸运的道:“发现得早,训练师说了,说我屁股没肌肉,导致爆发的时候,都是大腿和脚踝在代偿,久而久之,就产生炎症,形成劳损。”
“现在我的训练是一边康复,一边做臀部肌肉的强化。”郭艾伦很得意:“等我满血复活,在cba大杀四方!”
陈放却道:“没啥吊意思,cba太不正规了,我看你打不了多久就进入伤伤停停的恶循环。”
“别咒我啊!”郭艾伦不开心了。
“总之,以后要踏实点,投篮也加强,也别带伤打比赛。”陈放提醒。
“这不是很不男人?有点伤就不打球?我做不到!”郭艾伦立刻摇头。(郭艾伦几次大伤都是带伤打出来的,说真的,中国球员打球的思维太古板了,完全没脑子!)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陈放一看郭艾伦这么犟,便不多说了,迟早会看到他哭鼻子的时候。
转头看小丁:“你啥打算?”
小丁不太明白,见此,陈放道:“我看你就别回去了,跟俱乐部好好谈下,买断自己,你可以在nba挣钱。”
“真的?”小丁惊喜的站起来。
“大哥,你200的身材,重型小前锋的身板,你的爆发和技术,有点自信好吗?”陈放道:“跟俱乐部好好聊下,让他们支持你冲击nba。”
“先混进发展联盟,磨练下技术和适应强度,在美国半年,比你在国内闭门造车好几年都强。”
“你不是忽悠他吧。”郭艾伦也很心动,但是他一想到俱乐部,就晓得没戏。
“好好聊下,这对你是最好的出路,俱乐部也别断,等打不动再回国,你待遇更好!”陈放道。
小丁陷入沉思,他道:“我需要好好思考下。”
陈放忽然就想到了睢冉,想说又忍住了。
人家的关系多铁,只希望这个事,别被这个人捣乱了。
德鲁来了,陈放上去聊了下,就来到了自己的私密球馆。
卡尔,威克,汉农已经在等他了。
“老哥们,开始操练我吧。”陈放饱满斗志的喊道。
经过上午的训练课,他感受到迫切的提升欲望,这一年,很关键,他不想浪费。
自己现在说话还是没人听,只有等身份上去了,才能受尊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一点点光芒,都来源自身的付出。
字不多,但汇聚了我好多年心血,关于ncaa的公开训练课是有的,但不会傻到把精髓都放出来,这个也不有资料就懂,真是思考研究很久才能悟出点东西。
我只能说,我写的内容是真实存在也有效的,d1的训练课强度和理论只在这个之上,我也只能限于水平,写点皮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