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端王撑死的瘦子

第346章 永康帝:朕可以让你“挂帅出征”...

太极宫,御花园。

陈淼陪着永康帝来试验田视察,薛云、薛蝌两父子恭敬的在旁陪同,两人面上都带着恭谨之色,小心翼翼。

“看这长势,倒真是有几许指望。”永康帝看着枝叶茂盛的“甘薯”,冷峻的眉眼间,双目微微闪动。

这“甘薯”是两个月前种的,却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内,藤蔓便发了疯似的长了起来,让永康帝心里都有些激动。

陈淼笑着道:“臣弟要是没有把握,哪里敢在皇兄面前胡咧咧。”

开玩笑,要是陈淼不知道“甘薯”,他怎么会冒着风险上报,莫不是以为他是亲王,就能吃得消“欺君之罪”?

永康帝面上难得有几许笑意,骂道:“看看你,一两句话就现出本性来,什么时候能懂些规矩。”

陈淼闻言不以为然,笑着道:“臣弟一向都很懂规矩的,皇兄可别冤枉了臣弟。”

那些个劳什子的规矩,干嘛要去懂,自由自在的活着难道不舒服?

而且别看永康帝面上说得好听,但他要是真“懂事”了,怕是永康帝心里就不安了,何苦闹的不安生呢!

人啊,糊涂些才好,所以陈淼该玩就玩,该闹就闹。

永康帝对此也不纠结,目光看着“甘薯”处鼓起的拳头大的土包,轻声道:“小九,这“甘薯”真能当做主食?”

长势归长势,但这能是否如陈淼所言可以当做主食才是关键,要不然也就是鸡肋。

陈淼并未着急回话,目光落在身后的薛家父子身上,他们才是京城中对“甘薯”最有发言权的人。

薛云见状了然,忙上前一步,恭敬道:“回圣上,“甘薯”在吕宋的百姓家中便是当做主食,小民还尝试过,味道甘甜。”

永康帝闻言心下一动,开口道:“若真如你所言,朕重重有赏。”

长势这么快,产量又高,还能当做主食来用,这对于朝廷而言乃是利器,能造福百姓,难怪能在吕宋岛被称为“国宝”。

“小民谢陛下隆恩。”薛云忙跪下谢恩,犹豫了几许,还是小心道:“陛下,“甘薯”还有些小毛病,不宜吃多,轻则容易腹胀难消,重则腹部鼓胀如娃。”

“甘薯”的确是有不可多得的好处,但它比起稻谷而言,却是比较难以消化,要是一日三餐都以“甘薯”为食,容易吃涨肚子。

恩典是吸引人,但薛云也不想为此埋下祸患,得事先讲明来。

永康帝闻言愣了愣,旋即摆手道:“无妨。”

要是真的毫无缺陷,永康帝反而不信,但有这一点缺陷,反倒不似作假,让他心中不由的安定了几许。

再者说了,这小毛病也不打紧,不宜多吃的话,搭配着吃就行。

虽然永康帝是天子,但他也知晓缺粮的时候,百姓连树根都啃,观音土都吃,难道还在乎所谓的“腹胀”。

说到底,这“甘薯”的价值依然很高。

陈淼自然也知晓这些,开口道:“照“甘薯”的长势来看,一两个月后差不多就成熟,到时臣弟第一时间让人煮好了,给皇兄送过去。”

“好,那朕就等着了。”永康帝笑着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几许期待。

视察一番后,永康帝与陈淼便一块沿着宫道离去。

“皇兄,臣弟可记着您答应给臣弟的孩子赐名,如今元春孩子都生下来,再拖下去就要满月了,您可得趁早想想才是。”

行至半途中,陈淼忽然开口提醒起来,这取名的事情可别真让永康帝忘了。

永康帝抬眸看了陈淼一眼,不禁有几许哑然失笑,也不计较陈淼的唐突无礼,朗声道:“你放心吧,朕心里有计较。”

陈淼顿了顿脚步,拱手作揖道:“请皇兄赐教。”

永康帝侃侃而谈道:“你单名一个“淼”字,三水叠加,水势极旺,需警惕水泛木浮或水火相冲,木能泄水生火,朕就给起个“樾”字,亦有荫庇之意,你觉得如何。”

“臣弟谢皇兄赐名。”

瞧这又扯上五行,又点明深意,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陈淼有什么不乐意的。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圣上赐名。

永康帝轻声笑道:“待会朕会明发旨意,宗正府那边朕也会提前打好招呼,如此,端王可还满意。”

“满意,非常满意。”清水一脸的笑意,恭声道:“臣弟拜谢皇兄恩典。”

“那就好。”

永康帝点了点头,旋即凝眸看了一眼陈淼,目光闪动:“还有一件事,你上次说让你“挂帅出征”的事情,朕思虑良久,觉得还是有几分可行性。”

关于朝鲜的事情,陈淼提的建议虽然有几许荒唐,但细想一番,基本都是对大乾有利的事情,也不是不行。

最为关键的是在于名声问题,既然小九自己担上了,他也没什么顾忌。

陈淼闻言心下一动,轻声问道:“皇兄是打算增援朝鲜了。”

“嗯。”永康帝面庞冷峻,沉声道:“虽然兵部那边怀疑朝鲜勾结倭寇,但根据情报来说,这种可能性很低,那朝鲜使臣在朝堂上泣血求援,明言大乾乃是朝鲜的宗主国,甚至于是要“剖心自证”,让朕有几许感慨。”

陈淼闻言一时无言,但对于朝鲜使臣的做法也能理解,毕竟要是不能求得援兵,以目前的形势而言,朝鲜就得灭国。

沉吟一声,陈淼询问道:“那皇兄打算怎么做。”

永康帝开口道:“发兵是一定要发兵的,但即便有万分之一的可能,还是要警惕朝鲜与日本勾结,朕的意思是且先派兵集结于辽东。”

陈淼深以为然,在不明确具体情况的时候,谨慎一些并没有错。

永康帝凝眸看向陈淼,深深吸了一口气,正色道:“小九,朕可以让你“挂帅出征”,但你也要记住,若是出了差错,朕也不会轻饶了你。”

陈淼面色一怔,迎上永康帝那审视的目光,心下不由的一沉。

他知道,永康帝不是开玩笑的。

原本是想着不让大乾吃亏以及解决朝鲜和日本这两个祸害,陈淼才一改常态,却没想到自己似乎有些引火上身。

“臣弟明白。”陈淼一脸正色。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但有时候利害关系却又不值一提。

见此情形,永康帝心中颇有些欣慰,暗道不愧是自己调教大的兄弟,虽然有些贪色荒唐,但临大事还是有几许担当。

“好,你既然有此心,那朕也不会泼冷水,你是个伶俐人,知道分寸,朕就不在多说,过两天朕会下旨,将朝鲜的事情交由你处理,希望你能做出一番成绩出来。”

“臣弟遵旨。”陈淼一脸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