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钢铁厂合作上
来到公社差不多五点了,李枫等了没一会学校放学,这会学校倒是不算严苛,李枫签了名就进去了。
“大丫。”
“阿爸。”
大丫两天功夫没见着李枫竟然有些想了,直扑到李枫怀里。“怎么了,咋还抹眼泪,告诉阿爸,是不是有人欺负咱们家大丫了。”
“没人欺负我。”
“我想阿爸了。”
“阿爸也想通了,这不今天做了好吃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你,特意给你提前留着了。”李枫笑着打开背后掏出饭盒。“看看,大骨头汤,还有辣椒炒肉。”
“晚上偷摸热一热吃。”
李枫小声交待一番,这年月即使公社小学学生条件也是一般的,平常可不容易吃到肉。别人吃着咸菜,你吃肉,多少有些不合适,不利于同学相处。
要是四人宿舍,八人宿舍多带些也行,可好几十人宿舍那家伙,分不好分啊,索性偷摸吃了好了。
“嗯。”
“行了,我回去了。”
“饭盒到时候周末放假再带回去吧。”
“嗯。”
大丫送到校门口才不舍的回去,李枫挥挥手。“等周末,阿爸来接你。”
“嗯。”
“回去吧,早点吃饭,早晚作业做了,早点睡觉。”
“嗯。”
李枫看时间真不早了,自己得快点回去了。“回头要不要公社建个房子呢。”
“搞个地基难度应该不大。”
这一想,李枫还真有了心动,现在手里光是现金二千多了,等最近家具送到电厂,钢铁厂和县城,地区的家具,这一波算下来至少又有一千多收益。
徐茂和他的女儿们杂志社那边来信说要出版了,还能拿一笔稿费,可惜没有版权税要不就赚的更多了。“钢铁厂那边现在可以搞点衣服,鞋子卖卖。”
那边熟悉了,李枫了解一下钢铁厂,电厂将近八成是魔都援建来的,时尚衣服鞋子丝袜这些都好卖的。“再过些天,放开些才好弄些衣服,鞋子。”
回到家,李枫和李沐宸几个说起这事。
“要不先等等。”
吴桐还是有些怕,上次买个衣服差点被枪打了,有点可怕。
“也行吧,现在倒不缺钱。”
李枫笑说道。“我是想着趁着冬天,在公社搞一套房子,这样大丫和二丫上学也方便许多,住自己家,总比和几十个人住一个宿舍来的方便。”
“公社能建房子吗”
“问题不大,跟着公社打个招呼批一块宅基地问题不大。”李枫说道。“至于砖头,水泥,这边更不用说了,我找人帮帮忙,批点也不算多大的事。”
李枫最近发表文章出了不少成绩,省里搞了研讨会,地区和县里几次想要调李枫去地区,县文化部门工作,还有省里杂志社,报社都有这种想法。
只是李枫没答应,扎根韩家坝,虽然有人私下里骂着李枫糊涂,傻,可扎根乡村,宣传上还是给予挺高的评价,加上李枫产量真的挺高,地位也慢慢提了起来。
地区,县里都给李枫十分尊重,不少人给面子,这人脉自己就来了,在公社批一块宅基地,搞点砖头水泥全都不算事。
“早先建房子时候,没人脉,这次倒是可以建几间大瓦房。”
公社这边建二层小楼太显眼的,回头过几年再说二层小楼的事,韩家坝这不是土坯房,过几年翻新建二层小楼正合适。
“这事要等些天。”
“最近咱们得把预订的家具都给加工出来,送到咱们客户手里。”
李枫笑说道。“打响咱们韩家坝家具厂的名头。”
“明天,咱们先去一趟钢铁厂,等刘伟他们去上河工,咱们就去送电厂第一批家具。”家具厂预定量现在已经到十二月底了,即使韩家坝几乎三分之一的劳力都上了。
可家具厂产量还是有些跟不上,没法子,真正算的上木匠师傅,不到十个人,其他都只能打打下手,即使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可家具还是有些跟不上。
这年月家具算的上简单了,即使组合家具跟着后世比也没法子比的,相对简单,当然韩家坝这边出的家具有一条,甚至比县家具厂还要好些。
那就是打磨,几套电动打磨机,虽然小型号的,可对比现阶段还是手工打磨的县家具厂算的降维打击。
董青和吴宇搞的大电锯也赶上了县家具厂这一块的了,当然总体上大型设备还是有些差距,可一些小的方面却一点不差了。“可惜了,发电机需要油料太多,公社这边供应不足。”
一天最多发个五六个小时,开些大料,小料还是人工或是小型设备来弄,好在最近人手不缺,工作时间拉长。“要是能一天生产十几二十套组合家具就好了。”
“李老板,你可真敢想。”
县家具厂产量才多少了,李枫这边说的十万销售额,几乎没有可能在年内完成,除非招其他大队木匠。
“这不是想想嘛。”
李枫笑说道。“回头不成咱们从后世招人过来。”
“这倒是主意。”
李沐宸一拍手。“后世木匠不少都闲着嗯吧”
“现在机械设备早代替了木匠了。”
“近二十年来,学木匠都挺罕见的。”
“这倒是,会老手艺怕是最年轻的都五十来岁了吧。”李枫感慨,他上小学的时候家里还他堂叔打家具,一零年前后,再没听说过谁家找人打家具了。
这还是农村,城里怕是零零年前后就没有人打家具,木匠大概最后一批也是七零后,八零后怕是都不多见了。
“小哥,回头你帮着找找。”
不行招几个过来,加快些进度,李枫合计着,家具可没有说不能对外出售,算不到投机倒把里去。到时候自己提成,要真能卖个十万八万,自己可就成万元户了。
想想还挺美滋滋,到时候有钱了,去魔都文化商店,友谊商店买些好东西带回去,赚大发了。
“我试试。”
李沐宸想了想,或许可以找找木匠之乡这样地方,总归出钱肯定能找到些木匠。
讨论了到九点多,要不是第二天早上要起来去钢铁厂怕是还要聊呢。
“这是几套啊”
“今天送五套。”
家具厂门口,三辆大板车正装着家具,李枫看了看,这家具木板还是挺厚实,木料用的也都挺用心。
“钢铁厂那边还差多少”
李枫问着程程,她最近些天都在家具厂当会计,预订单都交她手里了,一开始韩富田还不放心,可几次考教下来,好家伙,这丫头比他这个做了好些年的会计还厉害。
程程学金融的,兼修会计学,还是考了证的,比起韩富田这个只参加几次培训班的野路子可要强多了。
“还有二十多套。”
程程。“这还是,咱们产量跟不上,人家听说最早十二月才能拿到货,好些犹豫没下单,要不然怕是还能更多些。”
“没法子,我们家具厂产量有限。”
二十多套,不少了,前些日子几乎天天都去钢铁厂怕是送了也有十几二十套了吧,这么算下来,钢铁厂这个把月就有几千块钱的收益。
“捆好了。”
“好了”
李枫见着捆绑好。“走吧,趁早,还能去公社吃口热乎饭。”
“枫哥,钢铁厂那边早饭摊子味道比俺们公社好多了。”
安顿笑说道。“尤其是肉饼子,可香味了。”
“行啊,这都吃上肉饼子了。”
李枫心说,这几个小子,先前吃个馒头都喜欢不得了,现在好家伙都嫌弃公社早餐摊子味道不好了。
“行,那就去钢铁厂尝尝他们早餐好不好吃。”
李枫一挥手。
“肯定好吃。”
“没少吃啊你们”
安春几个嘿嘿笑,最近送货这不是给了点费用嘛,虽然没有给李枫推销费多,可一次也有几块钱,大家买个肉饼子,吃一碗小馄饨的钱还是有的。
钢铁厂早上果然挺热闹的,门口五六个摊子,而且人还不少。
“钢铁厂不是有食堂吗”
这么多人出来改善生活啊,李枫嘀咕瞅了一眼,还别说卖的东西还真不少,馄饨都有,闻着就知道是肉馅的,这老板能耐啊,天天能搞到肉。
还有肉饼子更是了不得,油煎的,这家伙怕是偷摸杀猪了吧,要不然,哪里的这么多猪油。
“这是什么”
“竹筒饭。”
好家伙,这更也了不得,饭,米和可不是随便搞到的,李枫不得不感慨,这摆摊的没一个省油的灯。
“茶叶蛋”
“嗯,可香了。”
稀饭,包子摊子都算普通了了,小刀面也还行吧。不怪钢铁厂工人跑出来改善生活,这小摊子一点不比公社大早摊子差,甚至县里的国营饭店都都不一定比的上这些摊子。
当然出现这么多摊子,主要是钢铁厂员工真有钱,工资怕是比县里平均工资要高不少,双职工一月至少一百三四十块钱,要是上了点年龄工资更高。
不差钱吃点好的,有需求,慢慢就形成了小市场,这边因为三线县里管不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这不形成钢铁厂门前早晚摊子。
这跟着电厂差不多了,三线建设工程不属于地区,县里管理,地区和县里也懒得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么多年形成了这些摊点。
“挺好。”
肉饼子味道还不错,最关键价格虽然高点却不要粮票。
“真行啊,摊主绝对是个能耐人。”
其他摊子一样,价格比国营饭店要高一些,可人家不需要粮票,这点就让钢铁厂员工喜欢,不缺钱,可大家粮票却不能说多富裕了。
“来点茶叶蛋。”
李枫买了些茶叶蛋,请着安顿他们几个尝尝。
“谢谢枫哥。”
“快趁热吃了,吃完还有送家具呢。”
吃完早饭,大家肚子有货,干劲十足,几家家具送着都挺顺利。
“枫哥,你力气可真大。”
“是啊,那么高楼层一口气就上去了。”
“还好了。”
李枫身体素质越来越好,扛着一书桌爬个六楼都不带停的。
“还有一家吧”
“嗯,还有一家,六号楼。”
程程翻看自己随身携带小本本。“五楼。”
“五楼”
安顿几个苦笑。“今天楼层可真高。”
“还好了,走吧,等下,我扛桌子。”
李枫笑说道。“你们抬着小件。”
“走吧,送完,咱们再逛逛,难道来一趟,我瞅着人家这边不比公社差,刚刚供销社快赶上百货大楼了。“
李枫心说,难道是小上海,这一个个卖的东西还真不少好玩意。
“那可不,俺听这里工人说,这边供销社的货物好些是上海那边供应过来的呢。”安顿说道。“俺看到那些香,一个个上面还有人相呢。”
“是吧。”
挺好,挺好,李枫合计着,这家伙这里还真能来搞点衣服什么卖卖,看门前早餐摊子就知道,这边管理松懈。
“这算什么,人家还有大电影院听说都能放外边片子,俺听一人说啥武打片可精彩了。”
“武打片”
港岛那边的,李枫还真没想到,钢铁厂还有这样门路,好家伙,这里还真是藏着不少能人,怕是跟着魔都那边联系挺密的。要不然这些东西可不容易搞到。
别说李枫,李沐宸几个都惊到了,本以为钢铁厂只是富裕些,没曾想人家魔都人就是魔都人,这里边生活比县城还精彩呢。
“等会,咱们看看能不能买些东西回去。”
供销社不知道有没有魔都点心,奶之类,要是有,那家伙,这里真了不得了,特供啊。
最后一户人家是一对中老年夫妻,订购两套书桌套装,还有一张床。
“这家伙都是文化人啊。”
“没听人家闺女都准备考大学呢。”
李枫刚也见着这家闺女,怕是二十出头了,长的挺好看,穿着相对他们这些人时尚不少,有股着文化人气质。
“考上怕是就不回来了吧。”
李枫不记得,这边钢铁厂是八几年交给地方政府管理,他只是记得钢铁厂九十年代初期就倒闭了,那时候援建的那批人早就回着魔都了。
只是偶尔在地方新闻看到一些人回来参观,旅游,感慨一番,时光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