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798章 金宋媾和

徐州城内,金黄色的大纛猎猎飞扬,数万金军铁甲森然,如潮水般布满营地。主帐之中,完颜吴乞买负手而立,凝视着案上的大地图,目光如鹰,深邃而凌厉。

「蒙古、鞑靼这些北地鼠辈,终究成不了气候。」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威严,「我只留完颜希尹的正红旗防守北境,暂时足矣。」

他的目光转向南方,手指轻轻落在「徐州」之下的大片战区——淮南。

「如今的明国,已不像四年前的海上流寇,而是能与大金抗衡的南国霸主。」

他缓缓握紧拳头,语气森然:「既然如此,那就得让他们明白,北伐之路,根本行不通!」

「压上两黄旗,前压徐州,杀到淮河!朕要让那位‘永乐首相’知难而退,不得不乖乖坐下来谈判。」

完颜蒲家奴沉声道:「都勃极烈,若明军拒不议和呢?」

完颜吴乞买冷冷一笑:「那便打到他们心胆俱裂,打到他们明白,哪怕以火器铁军,也挡不住大金铁浮屠!」

「朕要让方梦华清楚,大金才是淮水以北的真正霸主!」

襄阳的夜晚寒气袭人,完颜银术可坐在书案前,手中拿着一封由完颜吴乞买亲笔写就的密函。

信中的意思很明确:「可适当降低对赵构小儿的羞辱性条款,以速战速和之势,与宋人达成协议。」

完颜银术可抬头望向星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呵,残宋鼠辈……自以为躲在江陵甚至遁入蜀中,便能苟延残喘?」

在他看来,赵构不过是个扶不起的傀儡,岳飞一系虽然顽强,但也终究无法支撑一个腐朽的王朝。

既然都勃极烈下了旨,那就得尽快让南宋做出选择——

要么承认金国的霸主地位,低头议和;要么被明军和荆南杨幺的乱军耗尽最后一口气!

他随即提笔,命人准备新的议和条件,命金使火速前往江陵。

完颜吴乞买的两黄旗大军,正如洪流般向前线推进,而完颜银术可的使者也即将踏上江陵的道路。

金国南压,意图借助两线施压,让明国和南宋最终不得不各自妥协,稳固目前的占领区。

然而,他们能否如愿?

风暴,正在淮南酝酿。

江陵,南宋行在朝堂之上灯火通明。秦桧站在殿中央,面对满朝文武,神色平静,缓缓说道:「如今局势各位都已清楚,北有金兵压境,东有方贼(方明)割据江南,西南则有杨幺水匪肆虐,而南方……交趾已兵临梧州。」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殿群臣,「我大宋如何自救?」

一时间,殿中鸦雀无声。

宰执赵鼎怒道:「秦相此言何意?广南乃我大宋疆土,怎可言‘自救’二字?」

秦桧微微一笑:「赵公,若大宋仍如靖康前那般繁盛,广南当然不可弃。但今时不同往日,我等困守江陵,自保尚难,如何南顾?」

「秦桧!」赵鼎猛然拍案而起,「你莫非又要割地?」

秦桧拱手不慌不忙道:「非是割地,而是换地。」

他语气淡然,「金人不愿深入南方,已愿与我议和,北境短期无忧。」

「然而,南方越兵步步紧逼,此乃心腹之患。倘若能用广南两路换取大越为盟友,与我共抗方贼,这岂不是一桩好买卖?」

殿中群臣哗然!

赵鼎怒视秦桧,冷笑道:「秦公当初说要割江南西路,现又要割广南,这大宋江山莫非要在你手上割得干干净净?」

秦桧神色未变,语调依旧平缓:「赵公莫要激动,我等大宋承继正统,岂能与地方割据流寇一般?今日让出广南,便是以小换大。待大宋休养生息,日后自可收复。」

右丞相沈与求皱眉沉思,开口问道:「秦相,那大越国肯出兵攻方明吗?」

秦桧微微一笑:「此事,正可派使臣前往交趾,与李乾德议之。」

殿中一片沉默,许多人都露出思索之色。

赵鼎深吸一口气,盯着秦桧,咬牙道:「大越狼子野心,岂会轻易退兵?恐怕他们趁机鲸吞广南,届时我大宋岂不丢尽颜面?」

秦桧轻笑:「赵公此言差矣,若大越不肯退兵,那就更该顺水推舟,直接让他们占了去。」

「反正广南已然不保,与其白白失去,不如换来盟友。」

「只要广南两路能换来大越国承认大宋宗主地位,那便是一场双赢的交易。」

众人脸色微变。

大宋……要卖广南?

赵鼎紧握拳头,满脸愤怒,但他环顾四周,见大部分朝臣都沉默不语,心中一片冰凉。

此刻的南宋,已无力守住广南,除了秦桧的「卖地求援」,竟无更好的办法。

「罢了……」赵鼎缓缓坐下,目光黯然。

秦桧见众人默许,微微一笑,俯身向赵构拱手:「陛下,请准臣遣使交趾,与李乾德议此大计。」

赵构沉默许久,最终点头:「准。」

大宋行在,使团启程,赴升龙议和。

广南卖国,木已成舟。

当晚,赵构端坐在殿中,面前的几案上摆满了密报,字里行间皆是南北局势的波谲云诡。

殿内只有寥寥几人,皆是赵构最信赖的心腹——秦桧、刘光世,以及金国密使完颜鹘堇。

秦桧先开口,语气沉稳:「刘经略,今夜陛下召你前来,是为大宋存亡大计。」

刘光世微微皱眉,他手握重兵镇守浏阳,虽非头号名将,但在南宋军中位高权重。然而眼下局势险恶,他早已察觉到朝廷在谋划某种变局。

赵构轻咳一声,目光深邃:「秦相,你来说吧。」

秦桧微微一笑,直截了当地说道:「刘经略,金国已同意降低和议条件,陛下无须赐姓完颜,亦不必入镶绿旗。」

刘光世微微一怔,抬头看向秦桧:「那……金人所求为何?」

「江南西路。」

刘光世脸色微变,赵构则悠然开口:「但这并非要金人亲自占领,而是——让你来占。」

「我?」刘光世一惊。

秦桧缓缓点头,嘴角带着一丝隐秘的笑意:「金国愿意扶持齐王刘豫为河南国主,然齐王毕竟势力有限,难以控制江南。因此,金人愿意助刘经略一臂之力,使你成为江南西路之主,封秦王,与齐王兄弟相称,归于镶绿旗。」

「届时,你仍可保有宋臣之名,却可执掌一方,得大军之助,何乐不为?」

刘光世沉默了。

赵构见状,语重心长地说道:「刘经略,你是大宋的栋梁,如今局势不容乐观,方贼(明军)割据金陵,杨幺肆虐荆湖,交趾蛮人窥伺广南。若要自保,须得借势。」

「你权且降金,实则并非真正投敌,而是以退为进。待大宋局势稳固,日后仍可回归。」

刘光世握紧拳头,他并非忠烈之人,而是善于权衡局势的现实派。他知道自己无力抗金,也无力对抗明军。

降金,至少能保住自己的权力和地盘。

他深吸一口气,看向完颜鹘堇:「大金能给我什么?」

完颜鹘堇微微一笑:「齐王刘豫为正,秦王为副,共掌南北。大金将派孔彦舟等正绿旗将领前来协助训练你的军队,同时提供甲械与战马。」

「江南西路,你说了算。」

刘光世沉吟许久,终于缓缓点头:「好,我答应。」

赵构露出一丝笑意,秦桧则轻轻鼓掌:「刘经略果然识大体。」

完颜鹘堇也微笑颔首:「大金不会让秦王失望。」

至此,南宋最高层的密谋达成。

刘光世,将成为江南西路的新主,金宋联手,试图在江南牵制明国。

和尚原的秋风猎猎。吴玠立于军帐前,仰望苍穹,思索良久。今日午后,他刚刚接到江陵朝廷的密令——趁南宋与金国议和未成文之机,趁西线战事暂缓,全力收复秦凤故土,以求在未来偏安蜀中的格局下,尽可能拓展北方战略纵深。

这一命令出自韩世忠之手,吴玠心知肚明,赵构已经放弃中原,蜀宋偏安已成定局。但即便如此,韩世忠依然希望在西北多取几座要塞,以保障未来巴蜀的安全。

「江陵无人可战,唯有吴兄还可立功于外。」信中的这句话,让吴玠百感交集。

他走入帐内,见弟弟吴璘与部将曹武、杨政已在等候,便径直将书信递过去。

吴璘接过信函,目光扫过,顿时怒道:「兄长!陛下都要弃江南,蜀中偏安去了,我们还去夺城何用?!」

曹武沉声道:「二将军莫急,赵相公(赵鼎)虽反对议和,但毕竟不是主事之人。如今金国议和已定,刘光世竟要做伪齐宗室,这等荒唐之事,哪里还有半分大宋颜面?」

吴璘握紧拳头:「既然如此,我们该回蜀中,而不是在这西北送命!」

吴玠缓缓坐下,语气沉稳:「不,正因如此,我们更应出兵。」

「北地本是大宋疆土,若此刻我军不趁机收复,待金人腾出手来,我们又能如何?」

杨政点头:「韩公(韩世忠)所虑不无道理,秦岭天险固然难越,可若秦凤在手,金兵南下之路便可再添几道屏障。」

「更何况,」吴玠目光如炬,「我西北军不同于东南疲软之兵,若我们能收复秦凤,便能在蜀中偏安的局势下,独自形成一个能够制衡金军的屏障。」

吴璘沉思片刻,最终深吸一口气:「兄长,你是想在官家偏安的局势下,为未来留下些许翻盘的余地?」

吴玠缓缓颔首:「至少,留下生机。」

「我军若不行动,凉州、天水尽落敌手,巴蜀再无北方屏障。」

「可若秦凤、秦州、阶州尚在,未来金军南下,仍须费尽气力。」

「只要我们还在,蜀中永远不会被围死。」

帐中众人沉默。

片刻后,吴璘猛地起身,抱拳道:「好!那便出兵!这次无论如何,不能让大宋在西北再失一城!」

吴玠环顾众将,沉声道:

「传令全军,整备三日,剑指秦凤!」

夜风呼啸,和尚原大营内火光映天,宋军将士步履匆匆,战马嘶鸣,兵甲交错。

韩世忠的一封信,点燃了西北最后的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