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西洋湖边

第869章 落榜开南

夜深了,明州成人补习中心外的灯早已熄灭,但四号自习室还透着微弱的灯光。

陆宏毅手指紧抓着那张偏榜榜单副本,纸角已被揉皱。他的名字赫然列在第五十一位——仅差四分,便能进入震旦大学的备取名单。这四分,是一道写作题的申论,是一道应用数学推理题,是一晚未能专心研读法制总览课程的代价。

他怔怔地望着墙上的钟,指针咔嗒咔嗒地向前逼近午夜。

「宏毅,你还没回去吗?」

声音从门口传来,是王伯庠,手上还提着一盏旧式煤油灯,透着微弱的暖光。

「……看榜了吗?」陆宏毅低声问。

王伯庠推门进来,把一卷试题资料放在桌上,坐到他对面:「看了。我进了。但我知道你更应该进去的。你比我年轻,比我记忆力强……你应该能念得更远。」

陆宏毅一时语塞,他想笑,却只能挤出一个苦涩的表情:「我应该进去?呵……我比你更懂怎么把东西记下来,也更懂那些术语,但我就是……进不去。」

「不服气吗?」

「不,只是……很烦。」

他当然烦。

他是陆朝东的儿子——金国正黑旗汉军大学士陆朝东,曾在黄天荡带路帮助完颜宗弼脱困而受封。由于当初象山陆家的破产和方梦华海商草莽时期的金融运作有关,陆宏毅便接受「投靠完颜,誓报家仇”的家训,两年前被命遣伏南方,潜伏于明国教育体系内。

父亲的命令简单冷酷:「考进震旦。查出他们的火器设计、船只造法与制器工坊,全部带回大金。」

为此,他以「金陵士子”身份隐匿,先从补习中心旁听课,再一步步考入成人大考。一年半光阴,一字一句地啃明制、拆技术词汇、学新数法,甚至冒着暴露风险偷偷复印讲义寄回燕京。

但他最终落榜了——被一群真正渴望「成为大明新秀才」的旧士子们超越。他们不是为了任务,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活下去,为了转变、为了参与这场浩浩荡荡的新秩序。

而他,是唯一一个不属于这场变革的人。

「王兄……你觉得读这些新制的东西,有什么意思?」他低声问。

王伯庠看着他,久久没有回答,最后才慢慢说:「我出身慈溪王氏,读过十年四书五经。可我发现,当一个孩子坐在黑板前念‘平等’、‘公民’,而不是‘君臣父子’的时候——他会长成一个跟我们完全不一样的人。」

陆宏毅望着他,忽然想起舟山的女状元吴淑姬,想起万素梅在榜下说的那句话:「我要念书,是为了让自己站得起来。」

这不是金国皇图中那套人做工具、知识为臣的话语体系。

他有些恍惚。他的笔记里写满了震旦的术语与公式,可他的脑中,却越来越无法确定:自己盗取的,是否只是技术?还是整个「如何成为新时代人的方法」?

「我……可能要离开补习中心一段时间。」

「你要去哪?」

陆宏毅没回答。他只是站起身,将榜单轻轻压在桌上,翻到背面,在角落写下一行细字——「知识不可盗,制度无法偷。败于此,不羞也。」

然后他消失在补习中心的夜色中。

报纸刚送到,春风未干,纸角仍卷着清晨的湿气。陆宏毅穿着素色短衫,一手捧着热粥,一手翻阅最新的《宁波早报》,他原本只是想随意看看昨日放榜余波,没想到第三版的标题竟让他倏地停住了筷子:「开南大学扩编,面向偏榜开放首届高级生招考!」

副标题:「方首相亲批:岭南大开发战略,需新才俊,欲以学术为舟渡南疆」

那是一张明晰简洁的招生广告,背景是刚落成的开南大学学院楼,红瓦白墙,气派十足。内容开列得一清二楚——不仅承认偏榜成绩,还明言:前十名可自由选择指导导师与研究方向,并可列入国策研究特班,日后直送岭南国会与开南科工局任职。

他视线一扫,见第五十一名刚好不及震旦,但却是开南的第一名。

他微微一怔,笑了。

一口粥未下肚,心头已翻起千层浪。

广州,岭南之都。对许多考生来说,开南大学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因为无论是设备、学术声望、还是与金陵的距离,都不及震旦。但对陆宏毅来说,开南反而意味着:学术资源开放,可以直接进入军工、航海、语言与传播技术的课题;身份更易隐藏,广州新移民众多,南北通杂,易于潜伏;讯息不那么透明,比起高度警戒的震旦,开南的监控相对宽松;不在金国情报核心视野,传讯困难,亦代表风险较低,一旦决定「背离”,也有空间可断尾。

但……这也意味着,一旦进入开南,若再不成功传递机密,他与北方的联系将形同断绝。

他心知肚明——父亲陆朝东绝不会容许一名情报人员,在两年渗透失败后,还「悠闲地在南疆做学问」。

除非,他做出选择。

那天下午,陆宏毅回到补习中心,在空空的自习室里坐了很久。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封信,写给父亲,但最后没有封口——

『父亲大人启:

儿所受恩训,不曾一日敢忘。然近年观明制日张,非仅兵器与术艺之新,实为制度与心法之变。震旦未入,开南可行。然若再南行,恐难再北返。是否继续潜行,望听从吾一念之转。

儿宏毅,叩首』

他想,这封信即使寄出,也未必会被父亲原封接收,恐怕被中途拆阅、重写、甚至转交给别人,当作「测试其忠诚」的工具。

他轻轻撕下信纸,放入火炉中,看它在烧焦中卷曲、化灰。

当晚,他在补习中心的申请窗口盖章报名。他填了开南大学军工与语言情报双修学院,志愿导师:廖新光(前宋朝对交趾、高棉、占城使节、现任明国语言局顾问)。

报名表递出的那刻,他心如止水。

「震旦,是你们的舞台;开南,才是我决定命运的地方。」

三日后,陆宏毅搭上南下快船,踏往广州。

夜幕中,他从甲板望向东南天际,万家灯火浮于浪影,他心中默念:「若岭南是新的战场,那我,要不要继续为北方打这场仗?」

或者……从今天起,改为为自己而战?

他未决,但他知道——时间会逼他做出最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