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第435章灭辽国,平高丽

第435章灭辽国,平高丽大周的动作很快就被契丹发现了,这种大规模调动物资的行为根本就隐藏不住。不过郭荣也从来都没想过隐藏。

他现在有信心,就算是契丹人有了防备,大周也能击败这些契丹人。而且除了正面交战外,他还准备的后手。

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

现在正兵就是聚集在幽州的二十万大军,而奇兵就是登州东莱的三万精锐水军步骑。

这三万人中,有一万人是从南方各部抽调的精锐水军,剩下两万则是洛阳、河南、河内、河东抽调的府兵。

这三万人只要登陆,立刻就能将辽国腹地闹的天翻地覆。

不过这三万大军同样也很危险,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全军覆没,所以必须要胆大心细,随机应变能力强,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才行。

这种大将之才,即便是周国中也不多,郭荣思来想去,决定还是派遣赵匡胤。赵匡胤这小子一直跟在他身边,排兵布阵很有章法,而且面厚心黑。

上一次西北之战,这小子直接以宴请的名义邀请了不好部落头人前来,然后趁机将这些人全干掉了,让朝廷扫平党项轻松不少。

现在正好让他率军前去。

在做好了准备之后,郭荣再一次率军北上,此时的辽国更是如临大敌。上一次幽州之战,将数十万契丹人的打垮,这让辽国原本凝聚起来的精神气直接打断了。

辽国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从耶律阿保机时期就是强行以其威望捏合在一起的。而且其皇位继承制度也一直存在问题。

如果辽国能够继续占据幽州,并且能够击败周国,辽国的国力和凝聚力会持续提升,成功从部落联盟转化成国家模式,但是很可惜,契丹输了,这个进程被打断,现在的契丹依旧是部落联盟。

周国大军出征辽东,大军北伐,辽国并没有直接在幽州附近和周国大战,而是不断向后撤退。

显然契丹人是想要拉长北伐大军的补给线,若是北伐大军不管不顾的冲上去,他们就会不断撤退,然后依照骑兵的机动性,绕道后方去截断大军的后勤。

北伐辽东,出关作战,一旦被截断后路,数十万大军很有可能直接崩溃惨败。

郭荣作为统帅自然不会犯下这种错误。与此同时,就在周国和契丹人在辽东大战的时候,登州水师也早就准备好了。

从天下各地抽调而来的水军已经在登州训练了半年时间,已经熟悉这里的气候了。现在大军正在辽东大战,而此时辽国后方很是空虚。

从水路进攻辽东甚至高丽,在这个时代是可行的,要知道在前唐时期,征讨高句丽的时候,唐军就出动了水师。

而契丹人是马上的民族,根本不懂的水军。所以使用水军进行偷袭,契丹人根本防不住。

三万水军,上千条战船从登州出发,这些战船装载了大量粮食辎重,还有三千匹战马。为了让这些战马适应船上的环境,登州水军没少花力气。

这一次水军出征,完全出乎辽国的预料,契丹人现在还没有意识到,敌人会从水上进攻。

周国在辽国有很多细作,这些细作大多都是通过商队来到这里,然后又用各种方式拉拢了很多牧民,从这些牧民口中获取消息。

因此周国现在也知道辽国的国都现在也空虚了。

看到这种情况,郭荣知道机会来了。现在契丹人依仗着辽泽泥泞难行和周国缠斗,而另一边,水军也悄然向辽国而去。

辽国并不是一个都城,而是有五个都城,只不过南京幽州和西京大同都被周国夺回去了,只剩下上京和中京、东京。

上京和中京距离这里比较远,在漠北草原,而东京则是辽阳。此番大战,契丹人已经将国都从上京和中京迁徙到了东京。

周国大军兵锋犀利,直抵草原,上京和中京的防御都不行,只有东京辽阳乃是前唐修建的大城,又有辽泽阻隔,最为安全。

但是辽国贵族们做梦都没想到,周国大军居然会从海上而来。

此时东京辽阳府,一座华丽的府邸中。一名相貌普通的中年人正在向另一个人汇报情报。

“辽阳城的城防都打听清楚了吗?”

那个相貌普通的仆人低声说道:“已经打探清楚了,辽阳城的城防很松懈,守城的将军是契丹皇帝的舅舅,此人喜欢周朝风物,这段时间我特意让人送去了一些周国的稀罕玩意。”

“现在他天天在府中和辽国贵族们举办宴会,城防都懒得管。”

张崇点点头,对于这个情报他并不意外,辽国虽然是游牧民族,但是这个国家的贵族非常喜欢中原风物。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糖还有那些书籍以及各种玩意,在辽国上层非常流行。

甚至有很多辽国贵族读四书五经,穿着汉人的衣服,并且以此为荣。

这些年来,周国向辽国出售了大量精美丝绸、瓷器、美酒等等,甚至还有东京开封府的厨师也被带到这里来,给那些契丹人做饭。让那些契丹人能够在这里享受到洛阳开封的生活。

实际上,这一切都是李察和郭荣的计划。人的天性就是贪图享乐,好逸恶劳,喜欢美食美酒。能够控制自己的意志力并不多。

而郭荣和李察故意为之下,那些根本不没有见识过了多少世面的草原人,很快就沦陷了。每一个国家的高层往往是最容易堕落的。

契丹也不例外。

辽阳城中的贵族更是如此。这年头还没有大规模的渡海战役,谁也没想过敌人会从海上过来。看到辽阳上下如此松懈大意,张崇也就放心了,不过他依旧在各地安排了大量人手。

为了让计划实行成功,他接下来的日子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辽阳城的贵族们更加松懈。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崇开始对这些贵族们更加阿谀奉承,拿出各种物资让这些人享受,甚至很多贵族都忘了前线还在打仗。

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在家紧吃。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忧患意识,而最不具备这种意识的正是贵族。就在上京城的贵族们沉浸在醉生命死的时候,另一边,周国大军也已经在悄然靠近。

海边,数十个壮汉骑马在不断进行巡逻,这些人全部都是张崇派来接应的人。此时远处的海面上突然出现了一些黑点,紧接着黑点就越来越多。

海边的渔民们看到了这些黑点,还有些好奇,没过一会,那些黑点就快速变大,一艘艘巨大的帆船,快速接近。上百艘船只在海面上有一字排开,扬起的风帆遮天蔽日。

那些常年在海上打渔的渔民都被这一幕惊呆了。

很快战船快速靠近,这座偏僻的海港上,不一会功夫就塞满了船只。

大军快速从船上冲了下来,吐的七荤八素的赵匡颖终于站到了地面上。这一次航行出乎意料的顺利,大军没有任何波折就度过了海洋。

“将这个渔村包围,任何人都不能放走!”赵匡胤第一时间就下达了命令。

“将军,这里有接应我们的人!”旁边的副将带着一个汉子前来说道。

“谁让你来的?”赵匡胤问道。

“是张崇张大人!”那名汉子说道。

“他让你怎么做?”

“张大人说让卑职一切听从将军安排!”

“好!”赵匡胤点点头,然后说道:“你给我讲讲情况。”

接下来,那汉子将辽阳的情况说了一遍,赵匡胤看了看天色当即说道:“大军整军,骑兵立刻跟我出发,天黑前赶到辽阳,剩下的人继续下船,随后出发!”

说完,赵匡胤不再犹豫,直接带着三千骑兵和五千步兵向辽阳赶去,而剩下的人正在快速下船。

时间过的很快,大军一路疾行,从上午急行军,一直到了傍晚才赶到了辽阳附近,大军来到这里并没有立刻攻城,而是躲在树林中休整。

辽阳毕竟是国都,虽然守备松懈但是依旧有两万老弱守军,白天进攻,很容易被看出虚实,因此要等到晚上偷袭。

好在这些士兵都是选取的精锐,物资也准备的很充分,天色很快暗淡下去,等到了晚上,城门关闭,城墙上竟然连守卫的士兵都没几个。

看到这种情形,赵匡胤大喜过往,已经休息了两三个时辰的士兵们现在恢复了体力,立刻就准备好进行攻城。

辽阳城中,守护城门的士兵们早就不知道多到哪里偷懒,根本不知道,夜色中,已经有无数人偷偷爬上了城头。

张崇提前准备大量简易云梯,赵匡胤直接让人扛过来就能用。

很快城中喊杀声响起,战斗没有任何意外,赵匡胤的大军轻易攻占了这个城市。甚至于因为是夜里,城中的贵族们连逃跑的机会都么有,就被赵匡胤大军堵住了。

等到了天色大亮的时候,整个辽阳城已经被周国大军控制了。

而这个时候,源源不断的周国大军也不断赶到,所有契丹人,看到这么多大军,一个个都呆若木鸡,他们根本不知道周国大军是怎么来的,很多人甚至都以为,前线已经战败了。

辽阳府被攻占,前线大军的家眷可都在城中,赵匡胤直接派人向郭荣汇报消息,与此同时,一些逃跑的溃兵也向前线赶去。

很快辽阳城被攻破的消息就传开了,而前线大营更是一片哗然。原本辽国皇帝还想隐瞒,甚至将前来报信的士兵直接以周国奸细的名义杀了,但是依旧挡不住流言。

郭荣直接派人将辽阳被攻破的消息用箭矢射了进去,契丹皇帝严格封锁消息也是没用,在加上后面运粮的队伍越来越少,前线的粮食越来越紧张。

那些士兵很快就猜到了流言可能是真的,于是原本就士气低落的大军全线溃败。

郭荣趁机派遣大军进攻,数万大军出击,契丹人早就没了抵抗之心,士兵们纷纷丢下武器跑路,这个战场上,到处都是契丹士兵溃逃的身影。

周国大军气势高涨,宛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契丹人兵败如山倒,在无能为力。郭荣更是一战擒下了契丹皇帝、太后等宗室数十人,整个契丹十余万大军,死伤惨重,全军覆没。

只有见识不妙的偏师成功逃亡上京,而郭荣也派遣军队前去追击,结果这一万多人不敢应战,一路逃亡漠北。

周国大军拼命追都没追上,最后只能抓着没来得及逃走的人回来了。

郭荣一战灭掉契丹国,意气风发,接下来,郭荣并没有率军离开,而是直接以赵匡胤为先锋,一万水军配合,直接进行高丽。

高丽这年些来被契丹人打压,实力衰弱,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是周国的对手,更何况周国这一次再次运用了水军,大军乘船从仁川登陆。三万大军至极进攻平壤。

平壤虽然是高丽的首都,但是规模在中原还没有一个府城大,城墙低矮,又是大军突袭,根本没有来得及反应,就被赵匡胤一战攻破。

数万大军一路横扫,高丽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后面周国大军一路平推,仅仅只用了一个月时间,整个高丽就被周国占领了。

高丽王几次想要投降,愿意成为周国的属国,结果连郭荣的面都见不到,对于高丽,郭荣没有一点好感,这个国家趁着前唐撤军,无力控制高句丽的国土,抢占了大片土地,更是将国名改为高丽。

想用这个名字来继承高句丽的遗产,狼子野心。最后唐朝将高句丽灭掉了,却没有得到多少利益,反倒是让高丽赚了个盆满钵满。

现在他已经将高丽解决,自然不会再留着他们,赵匡胤都知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郭荣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接下来,郭荣开始将高丽和辽国进行划分,重新划分为当年汉朝的汉四郡。

有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负责管辖这里,并且再安东都护府下设置了十六个折冲府,辽东地广人稀,设立府兵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