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平定天下大秦球长
第452章平定天下大秦球长
大秦铁骑一战破匈奴王庭,俘虏匈奴王室千人,牛羊数十万,俘虏了匈奴人士兵数万。刚刚统一的匈奴立刻就分裂。各地匈奴单于纷纷自立,因为大秦铁器横扫漠北,这些匈奴小单于为了自保,立刻派遣使者前往咸阳向始皇帝称臣。
蒙恬率领三万大军从匈奴王庭返回的时候,大军浩浩荡荡蔓延数十里。
这一战蒙恬抓了十几万俘虏,始皇帝直接命令让这些俘虏去服劳役修建皇陵和驰道。有了这十几万俘虏,原本很多停下的工程又恢复修建。只不过阿房宫是不会再修建了。
同时此战俘虏了大量牛羊战马,关中一时间牛羊价格暴跌。为了维持物价,朝廷并没有大肆售卖牛羊,而是将一些百姓迁徙前往陇右河西,将牛羊作为他们的安家费。
陇右河西之地是半耕半牧,这些牛羊交给他们刚好合适。草原上俘获的牛则是进行穿鼻环,然后训练成耕牛。
这一次的战争让大秦朝廷收获颇丰,大量耕牛让朝廷耕种和开荒得到了极大的便利。陇右河西的开发也变得顺利了,毕竟匈奴王庭被攻破,其他的匈奴人都成了惊弓之鸟,根本不敢南下劫掠。
等河西陇右发展顺利之后,开拓西域已经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始皇帝改变政策之后,中原之地逐渐安定下来,但是伴随着朝廷大量迁徙六国遗民,各地也开始暗潮涌动了。朝廷在将一部分六国遗民迁走之后发现,当地的治安迅速就安定下来。
这让朝廷对迁徙大户很是上心,但是那些豪门大户们就不开心了。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当土皇帝多好,没人愿意去关中被朝廷压榨。
于是看到朝廷开始大量迁徙百姓之后,各地的这些六国遗民们开始相互联络起来。他们并不甘心束手就擒。
“叔父,不能再等了,现在的暴秦开始对我们下手了,再不动手,就真的晚了。”项家大宅中,项羽急切的劝说道。
“对啊,叔父不能再等了。”周围项氏一族数十人围坐,虽然楚国灭亡了,但是项氏一族并没有灭亡,虽然没有公卿之位,但是项家依旧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族。
周围的其他一些大族已经找他们联络了,商议一同起兵,伐无道诛暴秦。
此时的六国遗民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一面是臣服,听从朝廷的命令迁徙前往关中,另一边就是直接起义。
“叔父,我等若是迁徙关中,就如同龙游浅滩,虎落平阳,鸟入笼中。秦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旁边的项庄说道。
“老友,不能再犹豫了,秦庭这两年来的动作就是在安定天下民心,如果现在不能起兵伐无道诛暴秦,那么以后也没机会了。”范蠡叹了口气说道。
原本范蠡是想要让众人蛰伏,然后等秦国继续折腾,折腾到天下百姓受不了,折腾到天下百姓造反,然后他们再举旗伐无道诛暴秦,复大楚的名头动手,现在看来是没机会了。
既然明白了所处的环境,那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在明白了自身的处境之后,项梁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说道:“自从暴秦一统天下,连年征发劳役,天下纷乱,百姓流离失所,秦皇不仁,以严刑峻法压榨万民,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杀豪杰,迁六国之民,收天下之兵,以为固。”
“今日诸君若从陵邑,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召集乡人,以伐无道诛暴秦,若胜天下皆定,若败一死耳!”
“伐无道,诛暴秦!”
“伐无道。诛暴秦!”
房间中,所有人在这一刻都大声喊道,所有人眼中都燃烧着熊熊烈火。
始皇三十八年,六国贵族在山东起义,杀县令,开粮仓,以伐无道诛暴秦为号,纷纷举旗反叛。一时间山东各郡震动。六国遗民快速拉起来各自的军队,山东之地转眼之间就变得烽火遍地。
秦王十几年征发劳役,天下百姓困苦了几十年,虽然这两年来,朝廷很少再征发劳役,百姓过的也好了一些,但是这并不代表百姓心中没有怨气。
因此,在六国贵族们纷纷举旗伐无道诛暴秦的时候,依旧有不少百姓响应。一时间天下动荡,六国贵族的叛军就如同滚雪球一般,快速扩张,不过短短两个月时间,天下就有十几股叛军出现,人数最多者已有数万之众,人数最少者也有万余。
看到天下遍地烽火,嬴政脸色难看。他没有想到,即便是他已经下令不再征召劳役,这天下依旧有如此多的人要叛乱。
面对天下叛军蜂起,但是嬴政并没有害怕,当年的六国比他们强大几十倍,但依旧被大秦平定,如今天下纷乱,大不了再平定一次六国!
始皇帝诏令蒙恬、章邯、韩信分别统帅兵马出关平乱。经过两年休整,关中已经恢复了元气,而全面更换了铁甲之后的秦军实力大增,再加上蒙恬、章邯、韩信三人都是这个时代最耀眼的几个名将,关东六国贵族骑兵根本就不是对手。
蒙恬攻燕,韩信攻赵,章邯攻楚,三路大军进发,所过之处起义军纷纷被秦军剿灭。
李察在大军出征的时候,已经告知三人,此战是平定叛乱,不可杀戮过甚,不可杀戮百姓,就算是叛军也是只除首恶,胁从不论。
这场起义的原因,李察很清楚,主要原因就是秦朝压迫过甚,百姓不堪忍受爆发的。李察帮助秦国,就是不想要看到秦末战乱的样子。
历史上秦末战乱,楚汉相争,不过十年时间,天下百姓直接少了一半还多。可以想象,当时的战乱死伤有多严重。所以他想要尽力减少死伤。
三路大军尽数出动,六国贵族们拉起来的大军在武装到牙齿的秦军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这些乱军虽然有不少武器,但是铠甲的数量极少,而且多是一些皮夹,青铜甲和铁甲数量很少。
再加上秦军统帅都是名将,那些六国贵族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大军东出之后,一个又一个起义军被他们击败。
而秦军在击败起义军之后并没有大肆杀戮,而是按照李察的命令,将其中一部分被裹挟的百姓重新释放,并且给予粮食,让其归乡务农,至于那些和六国贵族们牵涉较深的则是全部被迁徙前往河西陇右之地。让其在河西陇右开垦荒地,驻守边疆。
河西陇右之地在开发之后,一直都是人口不足,即便是迁徙了六国富户也不行,这一次正好将这些人迁徙到河西陇右。
河西陇右之地居住有羌人、胡人,到了这里,这些起义军只能依靠秦国才能生存。
面对强大的秦军,六国贵族们被打的狼狈逃窜,最后只能带着残兵败将来投奔项梁。
作为六国中最能打的项梁此时手中兵卒不过三万,但是六国来投之后,兵力迅速膨胀已经膨胀到了十万。与此同时,秦军三路进发,也已经前来围攻项羽。
只是这一次的项羽即便是已触发了破釜沉舟,又是力能扛鼎,可是面对三大名将的联合伺候,再加上秦军兵锋更加犀利,这些六国残兵最终也扛不住大秦铁骑。
三面合围之下,楚军拼死抵抗也抵挡不住,更何况天宫院的墨家改进了各种器械,甚至还出动了天星飞舟用来投掷火油,楚军最终只能是垂死挣扎,然后被秦军一举剿灭。
十万楚军本来就士气低落,即便是有项羽统帅也是无力回天,更何况这些兵卒中来源非常复杂,各个起义军的都有,人心不齐在这一刻爆发。
十万大军转眼之间土崩瓦解。除了被项羽统帅的两万大军,这十万大军中竟然有十几个统帅,如此大军完全就是乌合之众。
最终只有项羽和秦军打了一场硬仗,面对数倍大军,武装到牙齿的秦军,楚军最终伤亡惨重,土崩瓦解。
项羽在这场战斗中身先士卒,但是即便是以项王之能面对开挂的秦军也无力回天,最终更是被秦军射杀。而项羽的死也宣告这一场战争的终结。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十万大军最终投降了超过八万人,最终这些士兵被全部迁徙前往陇右河西之地,八万人迁徙,同时还有这些人的家眷,总人数超过二十万人,如此大规模迁徙人口,在历朝历代中都是很少见的。
最终六国遗民加上这些投降的六国士卒以及家眷,大秦朝廷向河西陇右之地迁徙的百姓超过五十万人,再加上原本迁徙过去的秦人,河西陇右之地的秦人数量立刻就达到了和羌人、胡人持平甚至还有些超出的地步。
大量六国贵族被迁徙离开,没有了这些贵族之后,各地大量农田被空置出来,在李察的建议下,这些土地一部分被分配给了秦军立功的士卒,另一部分则是分给了无地的百姓。
同时朝廷也开始派遣官员对这里进行治理。
原本秦国在这些区域的统治几乎只局限于县城,而经历一番起义之后,秦国的统治立刻就深入到了地方。更重要的是秦法开始深入地方。
经过李察修改之后的秦法取消了量刑过重、过于连坐还有肉刑等问题,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秦法已经非常完备了。
另一边,始皇帝也开始对那些边远地区进行分封,他分封有宗室,只是这一次分封大多都是郡县。朝廷没有那么多的合格官员对边陲之地进行管控,那就只能依仗宗室,然后等几代之后,经过管理和推恩令后,这里已经和中原没什么分别了,再行取消郡国重新制县。
没有了六国贵族遗民捣乱,秦国的政令立刻变得通畅起来。与此同时,朝廷也开始了休养生息模式,经历了战乱,大秦朝廷虽然很快将其剿灭,但依旧造成了不少死伤。
但是比起秦末汉初,这点伤亡已经小了数十倍。始皇帝下达诏书,天下赋税改为十五税一。同时征发劳役也不再需要百姓自备粮食,甚至朝廷还要给他们一些粮食来赈家。
同时规定劳役最多只在三百里以内征召,如果要征召超过三百里,征召一次可抵三年劳役,同时严格规定劳役时间。
始皇帝经过李察的一番教导之后,已经明白民力不可用尽,即便是想要建造那些大工程,也不能急切。驰道、长城的确有利于国家但是这些工程浩大,必须长年累月才能建造完成,不能想着今天开始,明天结束。
李察对于始皇帝的改造无疑是成功的,与此同时,各种科技在李察的指点下突飞猛进,再加上秦国拥有的十二艘天星飞舟,只要秦国休养生息二十年,不,十年,秦国就可以开启全球探索行动了。
经过休养生息,秦国人口倍增,到时候秦国至少也有七千万人口,这么多人口完全足以支撑全球移民了。
现在始皇帝的身体经过李察一番调养之后,只要坚持下来,活到一百岁是没有一点问题。朝廷政局稳定发展四十年,然后再换上扶苏即位。
扶苏的身体撑个三四十年没有一点问题,七八十年的时间,足以让华夏人口繁衍数代了,到时候华夏人口突破两三亿都是正常,甚至很有可能会更多。
导引术的存在让他们长命百岁,李察不相信这前面几代皇帝会快速崩塌,始皇帝现在已经很重视皇子皇孙的教育了。
以始皇帝和扶苏两人的长寿,至少也能培育出后面三代人,这就能够保证大秦两百年国策不会出现大变故。
而两百年时间,有天星飞舟相助,足够让华夏统治整个星球了。
李察对于这个世界的安排已经做到了最大程度,估计这个世界以后只会存在华夏一个国家或者民族了。
完成了这些之后,李察也不再停留,带上了数十万斤天星宝石离开这个世界。
李察在离开的时候,在天宫院中留下了大量科技书籍,只要这些人不断研究,一两百年内将科技提升到了工业革命时期是没有问题的。
ps:出差赶车今天就四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