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动荡的局势
第574章动荡的局势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之间,距离上帝之鞭战败逃走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这半年时间,这个欧洲大陆也是风起云涌。
西哥特王国的托里斯豪德国王成功登上王位,并且稳住了国内的形式。这一次击败上帝之鞭,托里斯豪德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这让他的在军队中拥有了绝对的权威。
现在这位西哥特国王开始将目光投向高卢地区,而另一边的法兰克人的酋长墨洛维同样想要占领高卢地区,双方之间虽然没有开战,但是一些摩擦是不可避免的。
双方的关系从当初联手对抗上帝之鞭,变成了隐隐有所敌对。
日耳曼蛮族同样是在积蓄力量,准备再一次南下劫掠,而罗马帝国的情形就更复杂了。
埃提乌斯和瓦伦提尼安三世之间的争斗也越来越激烈。埃提乌斯被皇帝陛下接除职务,只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命令只是形同虚设。
即便是皇帝陛下接除了埃提乌斯的军权,但只要埃提乌斯一个命令,军队立刻就会听从。
所有人都不看好这位帝国皇帝陛下,但是谁让埃提乌斯真就是一个重臣呢?换成别人,到了这一步早就开始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然后加九锡假节,都督天下诸军事,封意大利王。
最后再接受禅让,正式称帝了。
但是埃提乌斯居然没有
这位罗马帝国的护国公,真不愧是罗马帝国最后的支柱。
至于匈人帝国这边同样也不太平,阿提拉的战败让不少人以为匈人帝国不行了,于是那些原本臣服匈人帝国的国家开始不在听从其号令。
这其中就包括东哥特王国和东罗马帝国。
阿提拉看到这些国家居然敢反叛,当地大怒,再次率领大军对其进行征讨。东哥特王国很快就扛不住了,前后仅仅一个月时间,东哥特王国的国王就投降了。
阿提拉直接杀了东哥特王国的国王,然后让其儿子继承王位,继续为匈人帝国的附庸。同时作为惩罚,东哥特王国的贡金直接提升了一倍。
接下来,阿提拉再命令东哥特王国派出军队跟随其一起讨伐东罗马帝国。虽然有了圣徒亨利的支持,但是阿提拉身边也有万灵信仰的萨满巫师。
圣徒亨利能够进行的帮助很有限,再加上匈人的射雕手太多了,在这个神话时代已经过去的时候,圣徒亨利也不可能一直使用神术。
所以东罗马军队在和匈人大军几次对阵后,不得不败退逃回了君士坦丁堡。
而阿提拉更是率领大军将君士坦丁堡团团围住。
匈人并不善于攻城,但是匈人的附庸部队中有善于攻城的,比如东哥特王国的士兵。
于是阿提拉就命令东哥特王国的大军开始进攻君士坦丁堡。
实际上阿提拉很清楚,仅凭东哥特王国的士兵是不可能攻下君士坦丁堡,他这一次的就是要给这两个国家一个教训。
东罗马帝国首都被围,不少军团前来增援,而这些前来增援的军团基本上全部都被匈人击败。
最终君士坦丁堡失去所有援军,只能投降。
而阿提拉也清楚,君士坦丁堡易守难攻,想要攻破很难,如果时间久了,会不会有其他附庸反叛?于是阿提拉顺势就答应了君士坦丁堡的投降。
不过他同样对东罗马帝国的贡金提升了一倍,同时要求君士坦丁堡缴纳接近两吨的黄金作为赔偿。
阿提拉通过再次击败东哥特王国和东罗马帝国告诉世人,他阿提拉依旧是那个强大的上帝之鞭。
在看到东哥特王国和东罗马帝国被他击败,以及他们的下场后,剩下的附庸们顿时老实了,一些心怀鬼胎的附庸更是战战兢兢,生怕被阿提拉知道。
阿提拉的这一番军事行动让这些人知道了,即便是他失败了,也不是谁都能当埃提乌斯的。
阿提拉再镇压了附庸之后,再次回到了匈牙利附近,开始休养生息,匈人帝国的精锐部队并没有太大伤亡,但是其他部队就需要补充了。
于此同时,莱茵省的李察也开始了他的计划。
在完成了三十个血脉骑士之后,李察开始准备对日耳曼人发起更大规模的劫掠。
同时他加大了从各地迁徙人口的力度。为了获得更多的人口,李察开始和各地贵族和官员们合作,给这些人一些好处,让他们帮忙来迁徙流亡者。
一方面迁徙人口,另一方面李察也准备养一些战马,组建骑兵。
莱茵省的面积并不大,李察准备划分出来一块草原,用来建立马场。实际上,匈人的战马虽然不错,但是并不算最好。
匈人帝国只是战马的数量多,真正的优秀战马还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养殖的。就像古代东大,只要拥有了河西,很快就会组建出强大的骑兵。凉州大马横行天下,可不是说说,而是实打实打出来的战绩。
凉州的战马为何会比拥有草原的游牧民族更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系统化的培育,然后培育出来一代代优秀马种,然后再用这些马种繁衍战马。
这种专门培育的战马会进行专业的喂养,盐巴、豆子、鸡蛋进行配比的饲料可比那些牧草更有营养,也更容易上膘。
经过这种专业喂养的战马,已经超越了草原游牧民族绝大多数战马。
这种战马好处多多,但是有一个问题,但是只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贵。不对,这不是它的缺点,是你的。
李察准备组建一支小股骑兵队伍,养殖的战马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好在现在只是小规模进行养殖。
李察整合了一下领地的士兵,此时的领地中已经有五千士兵,这些兵力对于西哥特王国、法兰克人和罗马帝国并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日耳曼部落足够用来。
毕竟日耳曼蛮族只是部落联盟,虽然总兵力多,但是分散到各个部落却没多少人。
五千人已经是压倒性优势了。
李察将两千人留在领地中守家,自己则是亲自率领三千人准备出击。
看上去似乎是要发起一场大战,实际上战争规模放到东大,估计就是郡县之间的战争。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毕竟整个法国才多大?后世的法国不过五十多万平方公里,也就比sc省大一些。
这种战斗的规模自然大不了多少。
实际上,日耳曼蛮族并没有将李察放在心上,在他们看来,李察不过是一个小角色,真正重要的还是墨洛维。
谁让墨洛维现在占据了高卢行省最发达的地区巴黎呢?
当然说是最发达,但是现在的巴黎常住人口也不过万人,在意大利根本排不上号。但是对于日耳曼蛮族来说,已经是少有的大城市了。
阿提拉西征的时候,也没有将巴黎攻占,只不过将其劫掠了一番。
巴黎能够发展成现在的规模,还是当初罗马人在这里修建了城墙,将其作为征讨蛮族的基地。
只不过到了现在,这座原本征讨蛮族的基地变成了抵抗蛮族的基地了。
日耳曼蛮族多次南下劫掠,但是没有一次攻破巴黎,每一次都是绕开巴黎。埃提乌斯指挥罗马大军多次击败日耳曼人,将他们打的死伤惨重,巴黎就起了重要作用。
罗马人在这个时代的欧洲真就是独一档的存在,其政治、文化、科技远远超过周围的蛮族。这也难怪他们看谁都像是看蛮族了。
当然了也就希腊人能够让他们高看一眼。毕竟希腊的文化也是比较发达的。而其他人就全是渣渣了。
而现在的罗马最推崇的就是古代的东大了,东大的丝绸在这里完全就是奢侈品,没有任何人能够拒绝。
在罗马的书籍中写道这些丝绸是‘赛里斯’出产的。赛里斯国强盛无比,国民都是身高三米的巨人,等等一系列看上去像是神话般的记载。
可以想象,罗马人对古代东大的推崇。
李察率领三千士兵,其中有五百是骑兵,剩下的两千五都是步兵。不过所有步兵都配备了弓箭或者投枪。
投枪技术并那么好掌握,相比而言,弓箭比投枪要好掌握一些。如果不是担心其他国家学会了弩的制作,李察都想要直接给士兵们装备弩箭了。
弩箭的操作简单,训练时间短,威力强大。
远比弓箭和投枪好用,但是弩箭的制作成本高,而且一旦被放置,到时候别人用弩箭来对付他,到时候他可就难受了。
不过弩箭肯定是要装备的,李察准备等他实力足够强大之后,就开始装备弩箭,这个时代,如果有五千精锐弩兵,什么上帝之鞭,罗马帝国,他全部一波推平。
李察率领大军寻找日耳曼部落发起进攻,他这一次准备大量劫掠日耳曼人的人口、粮食和牲畜。
莱茵省想要快速成长,就必须要从其他地方吸取养分,现在高卢地区和日耳曼蛮族都是他的养料。
等到莱茵省壮大之后,他就要击败法兰克人,占领整个高卢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