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府兵
第606章府兵
李察选择放这些人一马,但同时也必须给这些人一个严重的惩罚。
加入仆从军是一个很好的惩罚,如果能够斩首三级,那自然会恢复,如果战死,那就没什么好说的。
另一边李察对霍恩也进行了惩罚。对于手下想要收买人心,李察并没有在意,如果当主将的不去护着手下的士兵,李察就要怀疑他到底适不适合当主将了。
既然他想要保下这些人,李察也就给他一个机会。
但是下不为例,军纪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察直接下令将其官职一撸到底,现在是戴罪立功,暂代主将之位,然后命人对其打了一百军棍。
一百军棍普通人打下去早就打死了,也就是这些超凡骑士才能不当回事。
在解决了这一次杀俘事件之后,大军继续前进,这里在后世属于比利时、荷兰的区域,现在基本上都是被日耳曼人占据,李察派遣大军横扫,经过重新武装,严格训练后的高卢军团,完全不是日耳曼人能抵挡的。
在连续几次野战大胜之后,剩下的日耳曼人再不敢和高卢军团野战,纷纷打起了守城战。可是守城这种操作,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高卢军团这里的各种攻城武器繁多,投石机、井阑、云梯轮番上阵,那些日耳曼人的小城市根本就守不住。
更重要的是,就在前面被高卢军团暴打的时候,在后方,莱茵河上一支船队直接将这些日耳曼人和其他日耳曼人之间的联系切断了。
连战连败,再加上后路被断,这些莱茵河南岸的日耳曼人彻底崩溃了。
李察仅仅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将侵入高卢省数十年的日耳曼人全部击败。最终投降的日耳曼人超过十万。
对于这些日耳曼人,李察将其彻底打散,将这些人分散到莱茵省、里昂和巴黎区域。其中那些战俘则是被编入生产兵团。
这些生产兵团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被派遣到各地修路、垦荒、挖矿和建造各种大规模建筑。
生产兵团的日耳曼人需要在这里工作五年,然后才会被释放,成为普通民众,当然也可以选择加入仆从军。
在将这些日耳曼人击败之后,莱茵河北岸的日耳曼部落也发现了情况不妙,组建了一支军队想要南下,但是很快这支军队就被李察的莱茵军团挡住。
拥有船只的莱茵军团依托船只和日耳曼人大战数次,彻底击败了这一支日耳曼人联军。
而这一支日耳曼联军大败之后,整个莱茵河北岸的日耳曼人的心理彻底崩溃了,一些小的日耳曼部落开始主动投降。
对于这些人李察也接受了,不过所有的日耳曼人都必须要打散,不允许再以部落为单位聚集生活。而是被拆分成家庭为单位安置。
李察彻底将莱茵河南岸收复。
在收复了莱茵河区域之后,李察并没有再继续往北进攻。北方的日耳曼人可以说是一穷二白,进攻这里完全就是吃力不讨好的行为。
李察准备在莱茵河沿岸构筑烽火台,修建据点,以防止日耳曼人南下劫掠,同时他的目光开始转向西南的西哥特人。
西哥特人同样也是一个威胁,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西哥特人就如同日耳曼人一般,不断的进攻高卢行省。
后来埃提乌斯率领大军和西哥特人连续大战几次,这才逼迫西哥特人签署了和平条约,不敢再进犯。
但是在罗马被匈人帝国一顿爆锤之后,这让西哥特人看出来了罗马的虚弱,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边界搞摩擦。
李察准备给西哥特王国一个教训,然后占据比利牛斯山脉建立防御据点。
比利牛斯山脉是高卢和西哥特王国之间的天然分界线,在几十年来,这条分界线一直被西哥特王国占据更多,李察准备在这里建立一道防线,将西哥特王国堵在里面。
实际上对付西哥特王国,更好的办法应该是从海上和陆地两面进攻。但是高卢现在实力有限,并没有大规模建造海军,李察准备等他占据罗马之后,再征召海军。
到时候海陆两路大军进攻,彻底将西哥特王国灭掉,重新恢复罗马帝国时期的疆域。
想要快速解决西哥特王国,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目前只有罗马有这个技术和能力。李察准备占据罗马之后,再组建一支强大的海军,到时候整个地中海都是他的地盘了。
罗马半岛在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很有优势,差不多刚好占据地中海的中部,只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就能在地中海四面出击。
这也是罗马帝国当初能够建立辽阔疆域的原因之一,毕竟海运比陆地往来方便快捷多了。
就地中海这个澡盆子,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很容易就能将这里控制住。在击败了日耳曼人之后,李察开始在莱茵河修建烽火台,并对莱茵河北岸的这片区域进行均分土地。
因为考虑到这里经常要防御北方的日耳曼人,所以这里的均田地的数额也更多,其他地方均田都是十五亩到二十亩。这里起步就是四十亩。
同时为了鼓励士兵们在这里定居,所有军人愿意定居的,直接分配一百亩土地,并且给士兵分配妻子、牛羊牲畜。
实际上,李察是准备在这里建立一套类似于府兵制度,以此来在这里建立一套军事制度,能够长期防御北方日耳曼人。
府兵制有很多好处,能够减少国家在军事上的财政投入。府兵不需要军饷,甚至武器、马匹、铠甲也需要自备,一旦有战事,就会被征召,同时府兵基本上都是有不错的财政,属于良家子。
武艺娴熟,组建的军队实力也不错。当初古代东大的大唐依靠府兵制横扫天下。
当然了府兵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制度,府兵制度一旦到了国家发展中期,基本上就很难再维持了。
人口增多,土地兼并等等一系列问题会导致府兵制难以为继。
毕竟府兵制度是需要源源不断的土地来支持。另一个就是府兵不能连续出现大败,因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府兵破产。
国家重新征召府兵的时候,就需要重新置办盔甲武器和战马,并且因为战败,府兵没有分到战利品,一次还好,府兵可以用以前的积蓄,但是连续来两次,府兵基本上就破产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战马武器盔甲价格可都不便宜。
另一个土地兼并问题也是重要的缘故,国家手中没有空余的土地来分配给新的府兵,没有了土地,自然就没有府兵。
这也是中唐之后,军队改为募兵制的缘故。
现在的高卢地广人稀,按照时代的发展,就算是推行府兵制度,最少也能持续一百多年,后面没有土地了完全可以向外扩张,北非、不列颠、北欧还有西亚都有土地。
对了还有东欧那些土地。
只要对外扩张,欧洲这片区域并不像东亚,最后疆域达到扩无可扩的地步。
再说了,李察在打完了神系战争,夺取了神性之后,就会离开这个世界,这里还是看后人的智慧吧。
除非李察愿意在这个世界留下子嗣,并且给予他们超凡能力,不然王朝终究是要灭亡的。
李察在击败了日耳曼人之后,开始将北方收复的土地进行均田,同时沿着莱茵河,李察还在这里建立了几座城市,这些城市作为莱茵河防线的链接枢纽,构筑成一条完整的莱茵防线。
同时李察在这里建立了几支水军,水军加上陆军进行防御,北方的日耳曼人再想要南下,难度直线提升。
李察将大量军人安置在这里,府兵的组建让这里的武力充沛,等这里的防御体系建造完成,就不是日耳曼人南下了,而是要高卢军团北上劫掠。
通过这一场战争解决了北方的边患,李察接下来再次进入了休养生息的阶段。
而此时的罗马情况却不大妙,因为支付了匈人帝国巨额赔款,现在的罗马帝国财政越发困难。
为了财政问题,埃提乌斯不得不进行财政改革,可是财政改革必然是要触动贵族、一神教的利益的。
毕竟现在罗马帝国中还有钱的就是贵族和一神教了,不向他们要钱,普通百姓身上根本榨不出多少钱了。
这样一来,贵族和一神教们自然不干了,毕竟在这些贵族和一神教看来,上一次匈人入侵的危机,就是他们解决的。
现在危机解除了,罗马帝国不想着怎么还钱,反倒是要从他们身上割肉,哪有这般道理?
于是这些贵族和一神教就对埃提乌斯越发不满。
同时因为加征税收,就连城中普通人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困难,埃提乌斯的名声仅仅一年时间就开始发生了两级反转。
这让埃提乌斯的改革越发难以持续,贵族们的不配合,一神教的抵触,让埃提乌斯的政令难以通行,地方上怨声载道。
埃提乌斯也是焦头烂额,难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