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帝国的隐患
第647章帝国的隐患
李察将血脉降低到了这个世界可以承受的极限,然后从自己身上分割出来一丝力量,周围的元素能量居然也开始向这里汇聚。这种动静,对于魔法能量非常敏感的阿蕾雅自然也是感受到了。
“这这是”
“这是我们的孩子!”李察笑着说道。
阿蕾雅脸上露出一抹惊喜,在听到这是‘我们的孩子’的时候整个人都被巨大的惊喜包裹其中。
她很早以前,在知道自己是女巫后,就明白自己很难会有后代。后来的经历更是如此,甚至就连诸神的繁育祝福都对她无效。
可就在她心灰意冷之后,她居然又有了孩子,并且这个孩子还是李察的,是这个国家未来的君王。
巨大的惊喜让她激动的难以言表,不过很快她就恢复过来。这个时候她也反应过来了。
就在刚才,这股力量之强大,是她生平仅见。更重要的是陛下居然有如此伟力。这简直就是神灵一般的力量。
“陛下,您这”阿蕾雅似乎想要问些什么,但是话到了嘴边,又给咽了回去。
李察之前一直没有使用这股力量,很显然是不想让别人知道,因此阿蕾雅又停了下来。
李察笑了笑,不在意的说到:“这自然是我的力量。”
“你知道就好,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上古人神共居的时代了,世界不允许神明再出现在世间,所以这个孩子只能是人类。”
“不过我赋予了他超凡的能力,以后他必然会是一代明君。”
“而且他的孩子也会不凡。”
听到李察的话,阿蕾雅整个人眼睛都亮了,这个孩子真的是神之子。他天生就不凡,自己所想的一切都是真的。
“不过你也不要高兴的太早。”李察笑着说道:“虽然子孙后代不凡,但是有时候太聪明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李察对于这些事情看到太多了,东大几千年的历史,什么事情没出过?孩子聪明,但是最后的下场就一定好吗?
不说别的,就秦朝的甘罗,十二岁被拜为上卿,可以说聪明绝顶,最后下场又如何了?死的悄无声息。
又比如杨广,其才智绝对称得上过人,志向也高远,只是最后干的事情又如何?
隋文帝数十年积攒下来的家底,甲士百万,粮秣堆积如山,实力之强,举世罕有。这样一个强大的帝国,最后却短短十余年就被其彻底败光了。
其败家程度还是要超过秦二世胡亥,毕竟胡亥上位的时候,秦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只不过胡亥的肆意妄为给秦国这辆马车猛踩了几脚油门,让其彻底坠入深渊。
再比如宋徽宗赵佶,史书评价‘智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其聪明才智,以及权术之高,将宋朝的朝臣们玩弄于鼓掌之间。上一个得到这种评价的
可以说他是有宋以来,北宋历代皇帝中,权力最高的几个皇帝了。比他权力大的估计就只有宋太祖和驴车战神了。
结果他干了什么?将一个帝国彻底玩崩了。其刚接手的大宋虽然有诸多积弊,但是经过北宋哲宗变法,已经恢复了不少国力。结果这位即位后彻底玩疯了。
宰相章淳那句话是一点没说错,端王轻佻,不可为君。
最后北宋落了一个靖康之变,自己连同一大家子后妃公主更是被人一锅端了。后来更是赤身裸体的举办了一场牵羊礼。
可以说是丢尽了脸面,只是他居然还能在五国城继续苟活了七八年,这脸皮可真够厚的。
这位可是将皇帝的下限拉到底了,也只有那位明堡宗能够与之媲美。
这些人能够说是不聪明吗?他们一个个可都是太聪明了。
李察对于后代子嗣虽然留下了血脉传承,并且还根据巨龙的龙之传承能力进行了一番借鉴,搞出来了一个血脉传承。
能够伴随着血脉在其成长的时候传承下来一些知识,但是谁知道后世子孙会不会听?
要知道巨龙传承比他这血脉传承承载的知识多太多了。但是有多少巨龙能够活到成年的?
当年最高奥术议会也对巨龙进行过研究和统计,五色龙中,能够活到成年的巨龙数量最多的是绿龙,存活率最低的是红龙和白龙。
白龙虽然存活率最低,但是其一胎生产是所有真龙中最多的,一胎通常有八到十个,活到成年大概有三成。
这主要缘故是冰原上能够杀死它们的敌人太多,不管是霜巨人还是其他生物,都有杀死未成年白龙的实力。
而作为五色龙中实力最强的红龙为何存活率会如此之低?很大原因就是红龙狂傲的性格。
红龙可是敢于在未成年的时候直接跑出去劫掠的主,这些红龙获得的龙之传承中难道没有告诫它们吗?自然是有的。
但是他们要听才行啊!
结果就是实力最强的红龙,幼龙成活率不足三成。
李察给后代留下血脉传承,里面蕴含了很多知识,能够让他们从小就明白很多东西,知晓很多知识,但是同样也会让这些后裔变得骄纵。
甚至会出现自己血脉高贵,已经不再是人,而是神灵的错觉的。
一旦出现这种问题,真的自视过高,到时候过于聪明也会干出一连串的蠢事。李察从来都不怀疑。
但是他依旧是留下了这些传承以及血脉能力。在这些传承之后,他同样留下了各种规劝的信息,但是最终这些后裔愿不愿听从,那就只能靠他们自己了。
“陛下,我会好好教育孩子的!”阿蕾雅重重的点头道。
“不用勉强自己。”李察微微笑道。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一边处理朝政,一边则是用各种手段来帮助多神教的壮大。
在意大利,因为意大利并不怎么适合耕种,愿意耕种的人也少,所以多神教德鲁伊信仰在这里发展的速度并不快。
要知道,就算是到了现代,有了化肥农药等科技,意大利的粮食产量也根本不足以供应全国。
每年进口的粮食差不多比他们自己生产的粮食还要多。
更何况,作为帝国的直属行省,意大利行省的人也是有着自己的脸面的。罗马人将其他地方的人视为乡下,而意大利行省的人同样将其他行省的人视为乡下人。
因此愿意老老实实耕作的人可不多,更多人愿意经商,或者出海等等。
这就导致了多神教在意大利并没有什么优势。
但是在高卢和北非,多神教的信仰可以说是彻底压过了一神教。为此一神教也在想办法来讨好李察,比如一神教从他们的虔诚信徒中挑选了不少贵族出身的少女,这些少女经过严格筛选之后,也送到了皇宫之中。
实际上,各地总督还有贵族、多神教和一神教们都在不断的向这里送各种美人,为的就是想要让他们送来的女人怀上李察的孩子。
因为只要怀了孩子,那么就有很大几率成为帝国的皇后,而这个孩子也会成为帝国的皇太子,帝国未来的皇帝。
这对于那些贵族、总督、多神教和一神教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多神教和一神教,其重要程度几乎堪比教派的未来。
一旦有一个多神教的皇帝即位,那么对于多神教而言,其地位就会更加稳固,而对于多神教来说,几乎再没有翻盘的机会了。
可若是有一个一神教的孩子出生,那么对于一神教来说,这就是他们重回巅峰,将多神教击败的机会。
所以不论是多神教还是一神教对于这个孩子都很看重。
李察同样很清楚这里面的各种门道,对于各地送来的女人,那是来者不拒,只要长得漂亮,基本都被他收入皇宫之中。
然后再排列出一套侍寝的顺序,比如一三五是那几位,二四六是那几位,每过一段时间,还会搞一些新花样出来。
这些东西全部都是当初瓦伦提尼安三世的宠臣们搞出来的。
作为瓦伦提尼安三世的宠臣,这几个人全部都可以说是标准的妄臣,一个个各种享受的方式那是门清,总能找到各种讨好李察的方式。
但是对于朝政来说,是一点用处都没。
但是李察依旧留下这些人。
因为太好用了。
这些人伺候人的本事简直都已经刻到了骨子里。只要李察有了什么想法,或者一个眼神,这些人立刻就会帮他去做。
简直不要太贴心。
各种吃喝玩乐,李察可以肆意享受。这些人能够办的妥妥的。
这也难怪了,古代那些昏君们会宠信这些人,实在是这些人太好用,太懂事了。
其他的人怎么和他们相比?
李察也不用这些人来治国,所以就留着他们给自己找乐子。
至于说治理朝政,对于李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他制定了内阁制度,然后又在内阁下面制定了负责具体事务的各个部门。
其中分为税务、农业、财政、军事、工程和物资等几个部门。实际上就相当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
三省就是内阁,六部就是这些部门。
经过李察的这一番改革之后,罗马帝国需要的官员数量增加了几倍。以前的罗马帝国中,官员的数量并不算多,更多的是元老院以及贵族。
对于帝国的各种事务管理很粗犷,但是到了李察这里,可不会继续这么放任了。
他严格的规定了各级行政体系,从上到下分为了省、郡、县三级制度。省就是罗马各行省。
李察继承了罗马的行省制度,但是对行省的疆域进行了一番调整,并不是再按照山川走势来划分。
而是故意将地势险要的地方划分出去,或者将原本行省的门户和战略要地划到其他行省。
这样做虽然增加了行政成本,但是却降低了各地行省叛乱的难度。
同时对各地总督的权利进行了细致划分,总督不再掌握军事权利,军事权利直接归帝国直辖。
各地总督只掌握了行省权利,当然,为了维持各地治安,李察给了各地组建警卫的权利。
不过警卫也是有着诸多限制的。
总督下面还划分了各级官员,另一边的郡县同样划分了出来。
这样的行政管理制度比以前用的人多了很多。但是这却是必须的,因为权利不会消失,只会转移。
如果李察不增加官员数量,那么对于帝国的掌控力度就会下降,这这些地方上的权利就会被各地的贵族、地头蛇们所垄断。
几千年的历史一次次演绎过这些,李察自然清楚。所以他必然是会增加这些官员的数量的。
因为不增加官员的数量,到时候地方上又会被那些贵族或者富商们掌控。
在农耕时代,地方上的百姓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是很弱的,一旦出现什么天灾人祸,那些贵族还有商人们就会轻而易举的从这些人手中获得大量田产。
而原本这些自耕农就会变成他们的佃户,实际上,就算是李察用各种制度进行限制,也无法阻挡这个趋势,只能延缓。
东大几千年的历史中,有无数聪明才智高绝之辈都想过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最终都失败了。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事情的。
李察推行各地官员管理,就是想要延缓这种趋势。
想要解决这个办法,也只有等到现代,生产力足够发达了才行。但是生产力足够发到虽然解决了土地兼并的问题,但是同样会造成财富向更少的一部分人汇聚的问题。
实际上土地兼并的问题只是更换了一种更为隐蔽的形式罢了。
同时他推行这种行政制度也是为了给那些荣誉贵族们一个参政的机会的。如果官员的数量足够过,就能够笼络到足够的人才。
这对于帝国来说非常重要。这样一来,他在各地推行的学院也会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