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章 传话之人陆逊

王烈对公孙恭拱手道:“侯爷,属下此去,恐怕一时半刻不能回转。”

“有两件事情,请您务必上心!”

公孙恭点头道:“王长史尽管吩咐!”

王烈开口道:“第一,城中将士们压力太大,不愿意动手杀俘。”

“所以侯爷派人传信主公,一定要据实而言,请他速速返回。”

“第二,城外敌军营寨稳固,绝不是偷袭能破。”

“所以属下出城之外,请侯爷千万不要派兵出城贸然行事!”

公孙恭叹息道:“王长史放心,一定照办!”

事情商议妥当之后,众人也只能用吊篮将王烈从城头放下去!

看到王烈老老实实出城了,甘宁大手一挥,立即收兵!

片刻之后,楚军大营之中。

看到王烈仍然怒气未消,陆逊率先拱手道。

“王长史,此番用兵,多有得罪了!”

王烈摇头道:“你们得罪的不是老夫,是辽东百姓!”

“俘虏攻城的法子一出,辽东军民必然对楚国上下恨之入骨!”

“就算楚王殿下可以凭借大势强行破军,可想要收服人心,这就不是一时半刻所能办到的了!”

陆逊叹息道:“如果局势允许,我们也不愿意如此行事。”

“可大军远征,却只有两三万军,再加上补给不足,装备不到。”

“为了迫使贵军回援,迅速解决幽州问题,也只能出此下策了!”

王烈是公孙康手下第一智囊,以后攻略辽东的时候,他的态度如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公孙康的决断。

所以陆逊这会儿,还是想要再跟他聊一聊。

王烈沉声道:“局面至此,燕王殿下不回军也不行了。”

“倒是贵军这边,不知道准备如何打算?”

“是先行退兵,直接返回江东?”

“还是掉头去往乐浪郡引而不发,等明年开春之后,贵军主力从幽州一路往东时,再作为一支奇兵杀出?”

陆逊想要聊天,王烈一样想要套话。

听闻王烈此言,陆逊笑道。

“我军此来辽东郡,最大任务就是迫使贵军主力回撤!”

“至于事情办成之后如何打算,要看楚王殿下和贾长史吩咐!”

“所以王长史这个问题,恐怕不好说啊!”

听到陆逊根本不上钩,王烈冷声道。

“既如此,老夫就暂栖于此,咱们二十天之后再各奔东西!”

陆逊开口道:“幽州局势一旦见分晓,我军主力必然会一路往东而来。”

“等到我军主力压境之时,不知贵军将要如何抵挡?”

王烈沉声道:“曹军虽然势弱,却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贵军虽强,又能调兵多少前来辽东郡?”

“只要我们提前准备,严加防御。”

“就算五万八万军前来,又有何惧?”

楚军一旦拿下幽州三郡,肯定会调兵前来一统幽州!

但是北疆局势,楚军实力只比曹军强出一线而已。

如果调兵太少,远征辽东未必能成。

一旦调兵太多,曹军那边就能有所作为!

所以王烈这会儿,当然不肯弱了气势!

陆逊笑道:“楚王殿下志在一统,所以我军攻伐辽东已是必然。”

“如果辽东全境拼死抵抗,确实能够对我军造成一定影响。”

“可天下之争,说句大话,到如今也差不多局势明朗了。”

“逊只希望,若有一日我军兵临辽东之时,王长史可以从旁劝谏一番。”

“或许一番接触之后,还能有其他办法解决问题。”

王烈心中一动:“伯言这话,是自己所思,还是替人所传?”

陆逊的身份,只是甘宁手下军师而已。

就算他再怎么被吕布看重,也不可能说一些自己不该说的话。

所以王烈这会儿就在琢磨,或许他是代人传话?

陆逊坦然道:“这话是楚王殿下所言,逊也只是代为传话而已!”

一旦楚军攻略辽东,只有两个结果。

第一个结果,公孙康全力抵抗,最终城破身死!

就连他身后家族,也必然遭受楚军清洗!

第二个结果,就是公孙康老老实实开城投降,如此或许还能留点骨血!

本来按照吕布的性子,公孙康在楚军和曹军互相对峙的时候,没有站在楚军这边就彻底撕破脸皮!

但是念在他们父子二人坐镇此方,抵御外族有功的份上。

所以酌之再三,最终还是愿意再给公孙康一次机会!

吕布也没想到,陆逊这边真能见到王烈。

他只是在书信里提了一嘴,让陆逊有机会的时候代为传话而已!

听到陆逊此言,王烈叹息一声道。

“请回转楚王殿下,王某已然知晓!”

王烈这会儿,也是忍不住的心思复杂!

当初楚曹对峙的时候,自己就劝过公孙康。

老老实实投降,拿个平北将军加侯爵的位置。

只要配合楚军拿下幽州,就能立下大功!

等到楚军攻略河北,甚至中原之地时再去建功立业。

一旦天下归一,至少也能混个四镇将军位没得跑!

如果吕布再大方一点,就算再升高一点,也不是不可能!

可公孙康那时候,不知是鬼迷心窍了还是如何,就是打不答应!

等到辽东局势再次危急的时候,就算自己还能劝,他能听否?

陆逊笑道:“既如此,就劳烦王长史在军中多留一段时间了。”

“只要前方斥候探报,贵军主力已回。”

“甘将军这边,必然立即放人,不会留难!”

双方约定好之后,楚军不再继续驱使俘虏攻城以消耗。

而辽东士卒在公孙恭约束之下,也是老老实实待在城中不敢动。

只有辽东这边的信使,从襄平城出发之后一路往西急行!

建安十四年的岁末,在辽东风雪之中悄然而过!

建安十五年,正月初八,蓟县城。

公孙恭派出的信使,经过一路狂奔,终于成功赶到此处。

见了公孙康之后,立即恭恭敬敬递上两封书信。

第一封,是公孙恭写的。

第二封,是王烈担心他没弄清楚其中轻重。

所以去了楚营之后,又亲笔书信一封,让信使一起带过来!

公孙康将两封书信仔细看吧,立即神色凝重起来!

该死的楚军,不过区区两三万人而已,就把辽东之地搅成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