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0章 联合刘备,共同发力!
世道艰难啊,公孙度和公孙康父子打异族的时候,那是何等豪迈?
管你什么鲜卑、扶余、高句丽,一言不合就动手!
可现在楚军一路偏师,都能把公孙康给逼的手足无措!
曹操开口道:“所以公孙康此时,已经无力介入幽州战局。”
“他对我们最大的助力,就是吸引楚军兵力前去攻打。”
“而我军正好趁着楚军主力东进的机会,再去反击或袭扰?”
荀攸点头道:“丞相明鉴,确实如此!”
曹操思索片刻道:“万一吕布拿下蓟县城之后不急着打辽东,反而继续以主力大军南下冀州。”
“届时我军,又当如何反击?”
如果楚军主力被辽东所牵制,曹军这边,确实能够伺机而动。
毕竟蓟县城那边,也只有五万军而已。
就算曹纯他们全军覆没了,卢奴城这边还有将近十万军!
而五万曹军战死城内,至少能够消耗楚军兵力两倍以上!
如此一来,吕布想要继续攻伐辽东,就很难防得住曹军反击。
可曹操担心的是,什么时候打辽东,这个战略主动权在吕布手上。
万一他拿下蓟县城之后,还要继续攻略冀州不打辽东呢?
荀攸拱手道:“幽州之战,对于楚军和我军而言都是大战。”
“吕布想要专心和我军互相对抗,就不会让公孙康在一旁虎视眈眈。”
“所以属下以为,一旦蓟县城破,楚军接下来的战略目标。”
“必然是先行一统幽州,然后再顺势南下冀州!”
公孙康的实力,相对于楚军和曹军而言都不算强。
关键是二强相争之时,公孙康肯定会站队曹军这边。
所以吕布想要求稳,就必须彻底灭掉公孙康,然后才能南下冀州!
曹操点头道:“此计可行,不过咱们还是先看蓟县城之战结果如何,然后再伺机而动!”
荀攸拱手道:“属下第三个建议,就是请主公继续从兖州、豫州、青州等地招募新兵,加强训练!”
“无论北疆局势如何发展,我军后备兵力越多,咱们实力就越强。”
“所以新兵招募事宜,还是不能停下!”
楚国实力实在太强了,虽然吕布在北疆很难迅速补充兵力。
但是别忘了,蜀中、荆南和江东,这些可都是人口稠密之地!
经过这几年发展,谁知道楚军在荆南之地暗藏了多少兵马?
所以继续募兵,乃有备无患之策!
曹操点头道:“本相会亲笔书信一封送往许都,让文若和元让在后方全力操办,继续募兵!”
曹洪想了想开口道:“楚军将来战略,极有可能是南北夹击。”
“除了我军之外,刘备在荆州的处境同样困难。”
“咱们要不要顺便通知刘备一下,让他也全力募兵?”
当初刘备学着吕布自立为王的时候,刘军和曹军可以说不死不休!
谁曾想这才过了几年?大家立马就成难兄难弟了!
刘备手中的兵马,连突入汉中都做不到,还要从曹军这边借兵。
这要是江水以南的楚军大部渡江北上,他如何抵挡?
荀攸叹息道:“我们当然可以通知刘备继续募兵,但是以他手中辖地和人口而言,恐怕新兵招募将会极难!”
“所以我军和刘备,可以互相加强贸易,共享工艺。”
“想办法在兵力之外,尽可能提升刘军实力!”
刘备的难处是,他手中地盘太小了!
荆北四郡、扬州二郡,再加上徐州二郡,顶多一州之地。
可徐州二郡连番大战,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
扬州二郡,刘备之前屡次征兵,也耗的差不多了。
荆北四郡吧,刘表和刘琦当时就已经反复招募好多回了!
没有是十年八年的水磨功夫,根本没办法继续强征!
可楚军那边,怎么可能再给刘备喘息之机?
曹操神色凝重道:“传令后方,让文若想办法尽快解决我们双方贸易封锁,然后再遣人去往襄阳城商谈资源共享之事!”
刘备手中地盘就这么大,早已经锁死了。
曹操不可能为了帮助他,再从徐州等地割让地盘扔过去。
所以眼下之局,也只能想办法资源互换,一起提升实力!
看到荀攸拱手领命,曹操对程昱继续道。
“今年开战所需的钱粮物资,何时能够全部筹措到位?”
去年连番大战之下,幽州这边几乎都快被打烂了!
好不容易收上来一点钱粮赋税,也是杯水车薪!
所以曹军钱粮物资,几乎都是靠着冀州和中原之地进行支持!
好在曹军主力死死挡在卢奴城下,没让楚军进一步向南。
否则的话,冀州之地一旦遭受威胁,曹军后勤就真的举步为难了!
程昱拱手道:“冀州各处的钱粮赋税,会直接送来。”
“但是中原之地的钱粮赋税,至少也要等夏收之后才能送到。”
“除此之外,后方兵员招募,朝廷开支等等,也都要花钱。”
“所以短期内,恐怕没办法全部筹措到位!”
曹军辖地之中,也只有兖州和豫州,再加上半部司隶产出稳定。
青州那边还未彻底恢复,徐州那边都快被打烂了!
再加上后方新兵招募,还有其余开销等。
若不是荀彧亲自坐镇许都,换个人都稳不住这一摊子!
曹操沉声道:“传令后方,尽可能削减一些不必要开支。”
“无论如何,绝不能让北疆局势受到影响!”
河北之地一丢,中原之局就彻底变为守势了,几乎不可能再行反击!
所以曹操此时,必须要保证北方战局所需的钱粮物资!
程昱拱手道:“主公放心,属下一定尽快安排!”
事情商议妥当之后,众人立即各自忙碌起来!
公孙康回兵辽东之后,甘宁和陆逊也果断带兵撤离!
幽州局势,曹军和楚军互相对峙,一时之间风平浪静。
可草原之上,弥加和素利等人,却如坐针毡!
建安十五年,二月初八,草原之上。
二月初的天气,冬雪还未全部融化。
草原之上也是寒风阵阵,扑面如刀!
弥加大帐之中,素利和阙机两人也是面带忧色,愁眉苦脸。
阙机叹息一声道:“眼下已经二月初时节了,再过一个月,差不多就要彻底开春了。”
“眼下之局,咱们到底要如何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