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1章高瞻远瞩
第1621章高瞻远瞩
一个安森-伍德的价值,绝对不仅仅是四千万美元片酬或者“蜘蛛侠”系列而已,甚至不仅仅是数字那么简单。
这次,创新艺术家是真正挖掘到了宝藏。
在阿沙看来,威廉-莫里斯确实陈旧不堪。
本来,威廉-莫里斯拥有机会改变规则,不仅仅是创造历史而已,真正的重点在于让他们成为顶级玩家,安森和埃德加完全在他们的阵营里;然而,威廉-莫里斯还是选择缩回自己熟悉的舒适领域里,试图无视乃至于否决安森至今为止的努力和成果,白白浪费机会不说,同时拱手把机会让给他人。
创新艺术家是绝对不会客气的。
如果威廉-莫里斯现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局限,他们依旧有机会回归正轨,毕竟公司的底蕴摆在那里。
但如果他们依旧在推卸责任,依旧相信安森在犯错,依旧在内部斗争,那么……
阿沙轻轻叹一口气,不要看威廉-莫里斯现在是行业排名第二的经纪公司,一只巨兽,但这样的顶级公司轰然倒塌土崩瓦解也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事实证明……阿沙是正确的。
2009年,短短不到五年时间,曾经在行业内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威廉-莫里斯,即使创新艺术家全面反超,威廉-莫里斯依旧以好莱坞历史最悠久经纪公司的底蕴和权威骄傲自豪,却渐渐被时代抛弃——
难以为继。
于是,威廉-莫里斯展开自救,他们加入联合精英经纪公司。
本来,这家经纪公司就是从威廉-莫里斯出走自立门户的经纪人,联合一群中型经纪公司合并起来的怪兽,经过数年成长,演变为好莱坞五大经纪公司之一,现在自然没有理由拒绝威廉-莫里斯的加盟。
在那之后,好莱坞历史最悠久的经纪公司不复存在,好莱坞五大也演变为四大,一家全新怪兽经纪公司诞生——
wme,威廉-莫里斯联合精英,威廉-莫里斯(wma)和联合精英(endeavor)的结合。
一切,仅仅五年而已。
从2009年回望,衰败和崩溃不是无迹可循的,事情早就有了预警,可惜,他们没有能够扭转乾坤。
视线,重新拉回来。
好莱坞的聪明人不止阿沙一个。
短暂的喧嚣过后,冷静下来,真正的聪明人纷纷意识到,安森和索尼哥伦比亚的合作,绝对是一个转折。
一场全新风暴正在悄然席卷好莱坞,在这股浪潮里,安森已经抢占先机,成为独一无二的顶级存在。
所以,在两千万俱乐部诞生整整十年之后,好莱坞又推开一扇全新世界的大门吗?
接下来,演员们是否真正赢得和电影公司平等对话的资格?
当然,可以预见的是,正如两千万俱乐部一样,并非阿猫阿狗都能够达到如此高度的,这需要时机也需要运气。
然而,现实真正有趣的地方就在于,纸上谈兵头头是道,真正投入执行的时候,却往往乱成一锅粥。
在安森之后,业内顶级演员们依旧显得束手束脚,不敢轻易冒险,约翰尼-德普、威尔-史密斯以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等全部都是一样,继续坚守两千万俱乐部,后续第一个冒头的赫然是……
汤姆-克鲁斯。
果然,汤姆-克鲁斯能够站在金字塔顶尖如此多年,并非运气而已。
从数字来看,安森开创的全新历史一页,远远无法和金-凯瑞的两千万俱乐部相媲美,所以创新艺术家的判断错误了?不,并非如此。
金-凯瑞的两千万俱乐部,影响的是顶级演员;而安森的一个脚印,真正影响到的是业内演员的整体地位。
和顶级演员相比,二线三线演员们、中坚演员们、蓝领演员们反而得到更多机会,他们可以以票房分红的方式参与到更多独立电影、低成本类型电影的合作中,以才华入股,为自己的事业进行投资。
对演员们来说,增加演出机会;对导演们来说,减轻成本压力。
整个行业,一片欣欣向荣。
所以,当年金-凯瑞两千万俱乐部诞生的时候,整个行业轰动,但影响力是从金字塔顶尖往下递减的;而这次安森的横空出世,影响力却是从金字塔中层往两端扩散,整个行业方方面面都能够感受到冲击——
创新艺术家首当其冲,因为他们擅长打包业务,现在整个项目谈判又赢得更多主动。
一切,正如阿沙所料,安森确确实实正在好莱坞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和威望,不止演员,许多导演和制片人也都对安森刮目相看。
一步一个脚印地,现在安森也拥有了自己的底蕴和财富。
熙熙攘攘,沸沸扬扬,整个好莱坞高速运转,卷入这场风暴里,飓风地震火山和海啸全部同时发生。
在这股浪潮里,以至于人们忽略了一个消息,甚至好莱坞业内也没有第一时间注意,只有一小部分人捕捉到了关键——
索尼哥伦比亚宣布一个人事变动,持续超过两年的“双首席执行官”闹剧,终于落下帷幕。
艾米-帕斯卡尔继续担任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林顿则担任总裁。
换而言之,迈克尔-林顿夺权失败,总裁负责管理公司日常业务,不出意外的话,他需要向首席执行官汇报工作。
结局,略显意外。
意外的不是艾米的胜出,毕竟“蜘蛛侠2”的全面井喷已经分出胜负;而是迈克尔的留任。
本来人们相信,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艾米和迈克尔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而现在,两个人都留下来了,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后来流出传闻,这是艾米主动提出来的方案,她本来自愿降职,担任总裁,理由是结束内部权力斗争,一心一意为公司着想,不希望董事会内部产生分歧,也不愿意两位首席执行官的冲突破坏公司决策。
艾米相信,她和迈克尔各有所长,两个人化敌为友,互相弥补短板互相给予支持,必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艾米甚至亲自上门找到迈克尔,主动化干戈为玉帛,说服迈克尔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
董事会,被打动了。
然而,正是因为艾米的大局观,董事会任命艾米为首席执行官。
这次,迈克尔没有拒绝,接受了总裁的职位,为索尼哥伦比亚持续两年的内部斗争画上圆满的句号。
接下来,索尼哥伦比亚就将放开手脚,全心全意投入未来规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