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风云31

桐桐考量的是杨广可能面对的一次危机,可四爷呢?四爷哪有功夫操心杨广,因为此时,一个针对全天下李姓之流言,开始蔓延,且势头已然不可遏制。

越过年,四爷就听到流言——李氏当兴!

历史上的这一年,是有那么一个谶讳事件,隋炀帝杀了许多李姓之人。四爷觉得,我已经混到隋炀帝身边了,已经成为人尽皆知的佞臣了,你就是有人上眼药,也当适可而止吧。

可事情并不是四爷想象的那样,先起来的是流言。流言内容出奇的一致——李氏当兴!李氏当为天子!

是谁在针对唐国公吗?

家中来信,忧心忡忡,提醒他小心谨慎,千万莫要大意!

李渊偷偷拍了家将,若有万一,便于脱身。此时,心急如焚,但偏偏不敢动作,不敢有丝毫的异样,就怕任何异常都会被皇帝放大,认为这个‘李氏当为天子’中的李氏指得是自家。

四爷将信合上,这事不是针对唐国公的,但这件事显然给唐国公府带来了一次不小的危机。

可这件事的起因在哪里呢?这一时还真不知道从哪里传出来的。但‘李氏当兴’这话不是而今才有的。

早前汉末,原始道教中就有一个叫做‘李弘’的,从那个时候起,打着‘李弘’旗号谋反的人隔几年就会冒出来一个。

那个时候是黄巾军,黄巾军信奉的是道教,而道教的创始者姓李,叫李耳。

更有人说,李弘就是李耳的别名!

看见而今谶语来势汹汹的势头,就不难理解李唐为啥要自认是李耳的后人了!这玩意不认不行呀,你要不认,那你这个李就不是要做天子的李。

这还得了?不就是认个先人吗?认!

由此可见此事的影响有多大。

这件事,因何而起?民间反朝廷的人太多,谁都可能成为背后的推手。可真的跟朝中这些大臣无关吗?历史上对此事件只记录了发生了什么,却未曾记载到底为什么会发生。

四爷将信点燃,焚烧殆尽,然后才叫了赤奴,“去打听打听,陛下在召见谁。”

“喏!”

箱子里放着一荷包一荷包的钱币,赤奴抓了几个荷包就出门了,而后回来禀报说:“又召见了方士。”

自从两次祭祀,青烟不升,杨广心中就起了畏惧。

对已故的人有了惧怕,便想起了方士,此时,一个叫安伽的方士冒了出来,成为了杨广的新宠。

此时,安伽站在帝王的面前,一脸的忧心忡忡:“陛下,当杀尽天下李姓!万万不可心慈手软。”

杨广手持宝剑,申请恍若厉鬼,他朝外喊:“宣——宣宇文述——宣宇文述速速见驾——”

宇文述被召了到御前,杨广用手中剑指向宇文述:“李????氏当天子?此话你可知?”

“此话……臣略有耳闻。”

“查!给朕查朝堂之上李姓大臣,尤其是位高权重者,一个不许放过。”

“喏!臣这就去办。”

宇文述走了出去,嘴角微微勾起。

不几日,宇文述给了杨广一个嫌疑人:“李|敏。”

“谁?”

“李|敏,乳名洪儿。”杨广嘴里念叨:“李|敏……李洪儿……李弘……”原来是他!那就难怪了。

他颓然的坐下,而后下旨:“宣召李|敏——”

“李|敏。”四爷叹了一声,看着书案上这些需要自己誊抄的名录。这是隋炀帝送来的,下令自己誊抄的,所为何来,终归是怀疑了,于是将自己圈了起来。

而他现在所怀疑的李|敏,确实是个有来历的,而且,指控此人谋反,杨广一点都不会意外。

这事得往前倒腾,那时候还没有大隋,杨坚还只是北周的丞相。杨坚和独孤伽罗有个长女叫杨丽华,杨丽华嫁给了当时还只是北周太子的宇文赟。

后来,北周武帝宇文邕病逝,太子宇文赟继承了皇位,杨丽华就成了皇后。但宇文赟昏聩,与杨丽华不睦,甚至于一度要杀了杨丽华,是独孤伽罗求情才保住了女儿的命。

另外,他册立了五个皇后,五后并立。皇位又给了不是罪婢出身的朱满月所生皇子宇文阐继承。

在宇文赟死后,杨坚篡了宇文家得天下,把夺位弄的跟禅让一样。

自此,北周亡国,大隋建立。

而杨坚和独孤伽罗的女儿杨丽华,从原来的北周皇后变成了大隋的公主——乐平公主。用桐桐的说法就是,杨丽华像是脑子有泡。

丈夫当皇帝哪有亲爹当皇帝来的舒服?!

当然,这是桐桐的看法!哪怕自己当皇帝的时候没有亏待她,她也能说出这样叫人哭笑不得的话来。

人家杨丽华不是林雨桐那个没良心的,尽管宇文赟对杨丽华不好,但是杨丽华对杨坚篡了宇文家天下这个事,那是相当反对的。

杨坚和独孤伽罗呢,见姑娘不高兴,那也就觉得应该是亏欠了孩子的了。于是,对杨丽华极尽宠爱。

杨丽华和宇文赟有个女儿,叫宇文娥英。大隋建立后,刚好赶上宇文娥英到了婚龄。此女在北周时,那是嫡出的公主,亲爹是帝王。到了大隋,亲外公是帝王。又因着对杨丽华的亏欠,杨坚和独孤伽罗尽力在弥补。

为宇文娥英选亲,将勋贵人家子弟尽皆招到宫里,由着杨丽华和宇文娥英去选。于是,杨丽华选中一个叫李敏的少年,这李敏出身不差,他父亲是上柱国李崇,他伯父是大隋的开国功臣李穆,可谓是一门煊赫。

选定了这个女婿之后,婚后,杨丽华带着女儿女婿去见杨坚,在去之间,她就跟女婿李敏说好,“一会子要是陛下封赏你官职,不能给你什么官职你都接受。我把天下江山都让给杨家了,而今我膝下只这一个女儿,你是我的女婿,陛下本就应该厚待你。除非给你上柱国,否则,什么官职都不要接受。”

杨坚很给面子,见外孙女和外孙女女婿,他弹琵琶,叫李敏跳舞。然后问李敏而今是啥官职?

杨丽华就说:“啥官职?白丁一个罢了。”

杨坚便明白了女儿的意思,就说李敏:“先当个仪同吧。”

仪同大将军,这是军中官职。

李敏听丈母娘的话,不应答,也不谢恩。

杨坚又问:“那开府大将军呢?”升了一等。

李敏还是不言语,不说话,不谢恩。

杨坚就叹气:“……乐平公主对大隋有大功,那就授你柱国吧。”

李敏这才谢恩,于是,他就这么着,当上了柱国。

“李柱国!”杨广看着被宣召来的李敏,笑问道:“李氏当天子,此话你可有听闻?”

李敏大惊失色,“陛下,臣绝无反意!”煕渄

杨广朝李敏走了两步,扶住李敏:“乐平长公主乃是朕之长姊!”

是!

“你妻乃是朕之甥女。”“是!”

“长姊去世时,拉着朕的手,托付朕务必要照管好她的女儿、女婿……”

“陛下对臣夫妻照顾有加,臣甚感激。”

“可李柱国……朕心有不安呐!”杨广抓着李敏的手,“此谶言,叫朕坐立不安。威胁江山者,只要活在这个世上,朕就无法安宁。他活一日,朕不安一日。李柱国,这般……当如何?”

李敏:“……”何意?此为何意!

他一时没言语,杨广挥挥手,叫他退下了。

李敏往出退,头上的汗滚滚而下。陛下的话他听懂了,陛下的意思是:李柱国,你活着,朕就不安!为君王尽忠,为使得朕安,你当自尽以尽忠。

可真回了府,看着挂着的宝剑,拽了拽白绫,再拿了鸩酒,一样一样的摸了一遍,还是对自己下不了手。

如何?当如何?

自己冤枉!自己何曾起过反心?这般去寻死,如何甘心!便是死,也不能这么冤死。

“冤?”杨广看着李三郎,“你说李敏冤?”

四爷摇头:“此事无实证!便是臣姓李,但臣还是要说,此事当谨慎。”

杨广笑了,问说:“你可知此事是谁查的?”

宇文述!但是,四爷不能说知道,只能摇头。

杨广告诉他答案:“宇文述。”

四爷:“……”他一副了然的样子,其实心中也知答案。宇文述有个妹妹,嫁到了李家,是李敏堂叔李浑的妻子。

也就是说,李浑是宇文述的亲妹夫。

凡是谋反,九族皆在株连之内,宇文述有什么理由冤枉亲妹夫家呢?

也因为如此,杨广笃定这一家就是要谋反。如果这个李家应了谶语,那其他的李姓,像是李渊,这就不在被怀疑的名单之内了。

四爷:“……”言尽于此!不是谁都能救的,也不是谁都必要救的。在他看来,李敏就不是个聪明人。

是的!李敏听懂了,却不敢去死。

他找了他的堂叔李浑和李善恒商量去了:“陛下怀疑,非叫我死,当如何?这必是有人害咱们李氏呀!”

李浑冷笑:“此乃诬告!只管查便是。”

而后,跟宇文述走的极近的裴仁基便告发宇文述的妹夫李浑要学杨玄感造反,于是,杨广下了圣旨:将李氏尽数缉拿!

可人逮进去了,审不出证据。

宇文述便找了宇文娥英,“只要是李浑的罪责,你丈夫李|敏就能脱罪。”

宇文娥英信了这个话,她自己写了折子,给她的舅舅杨广,说李家就是打算谋反,是李浑主导的。

那还要什么罪证吗?审问什么?你李家认不认的,都不重要的!你李家妇都已经揭发了,你们还要狡辩吗?

于是,李家三十多男丁,包括李敏在内,尽数被杀。

数月之后,宇文娥英,北周的公主,杨坚的外孙女,杨广的外甥女,被杨广赐鸩酒,命人给灌下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