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东望王师,王师不来?我就是王师!

第365章东望王师,王师不来?我就是王师!

天幕。【张议潮是沙州的豪族,敦煌张氏的子弟。】

【在当地,张氏一族是顶级的豪强。】

【在大唐统治的时候,张氏就是本地的豪强。】

【在吐蕃到来之后,也没有发生改变。】

【吐蕃虽然统治残忍,但是对于本地的豪族则网开一面。】

【因为吐蕃也意识到了,不和当地豪强合作,他们无法稳固统治河西。】

【这也是吐蕃的统治手段,毕竟豪族本身就有钱有兵。】

【所以许多河西地区的大家族,在吐蕃统治期间都依附于吐蕃。】

【继续当他们的本地豪族,作威作福。】

【而张议潮虽然自小生活的很富裕,家族也在吐蕃当官。】

【但他一直,对吐蕃的残暴统治极其厌恶。】

【张议潮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把唐朝名将封常清视作偶像。】

【而虽然张议潮出生的时候,河西早已沦陷。】

【他从来没有去过唐朝。】

【但张议潮,却一直盼望着王师。】

【并且和其他人不同的是,张议潮并不是一味的被动东望王师又一年。】

【而是一直在悄悄的积攒力量。】

【准备找准时机,光复沙州!】

【带着当地的百姓重归唐朝!】

【既然王师不来?】

【那我们自己就创建一支王师!】

【张议潮颇有家资,又有大的志向。】

【所以从小,就开始悄悄的和当地的豪杰壮士们相串联。】

【积攒武装力量的人脉。】

【同时又练习武艺,学习兵书。】

【经过多年的积累,张议潮的身边聚集了一大群的沙州豪强,并且以他为核心。】

【张议潮还自己出资,秘密的打造盔甲和兵器。】

【为起义做充足准备。】

【这也是因为,当地吐蕃的统治过于粗糙的原因。】

【否则的话,在一个统治严密的中原王朝,打几把武器可能还问题不大。】

【但私下大规模铸造盔甲,在哪个朝代都是重罪。】

【也就只有在统治能力一塌糊涂的吐蕃辖区,张议潮才能够做到。】

【到了公元848年,也就是唐宣宗大中二年。】

【四十九岁的张议潮,在亲眼目睹了吐蕃衰落,陷入内战。】

【大小军阀、贵族、奴隶主们各自割据。】

【整个吐蕃统治地区的,各族百姓们生灵涂炭之后。】

【张议潮意识到。】

【自己等待多年的那一天,终于到了。】

【而张议潮起义的过程,史书中只有一句话。】

【“一旦,帅众被甲噪于州门,唐人皆应之,吐蕃守将惊走,义潮遂摄州事,奉表来降。”】

【这短短的一句话,让张议潮的起义看起来非常容易。】

【但实际上,这一次成功的起义,离不开多年的准备和渗透、联络。】

【不仅是张议潮,也是整个沙州地区,上上下下全体人民的共同的功劳!】

【从当地的沙州副都督,到普通的沙州百姓。】

【大家早已经,对吐蕃的压迫不堪忍受。】

【在这种群情激昂之下,张议潮在一天之内就起义成功。】

【成功的赶走了吐蕃人。】

【在沙州宣布光复,吹响了解放河西、陇右地区的号角。】

【而在沙州解放之后。】

【张议潮第一时间,就想着向大唐朝廷汇报。】

【此时的河西走廊,已经沦陷六七十年。】

【期间双方的通讯几乎断绝。】

【想要联络大唐,可谓是困难重重。】

【为了确保起义光复沙州的消息,能够顺利传达。】

【张议潮选择了饱和式通讯的做法。】

【张议潮派出了十队使者,走不同的路线向长安报送捷报。】【最终,只有有僧人身份做掩护的高僧悟真,在两年的艰难跋涉之后抵达了长安。】

【其余的九队使者,全部在路上牺牲。】

【而在悟真他们一行人到达后。】

【时任大唐皇帝唐宣宗,听说了已经沦陷70年之久的沙州竟然光复!】

【是欣喜若狂!】

【对于此时山河日下的大唐,又对于有心重振朝纲的唐宣宗来说。】

【收复沙州的消息无异于一针强心剂。】

【唐宣宗激动的对左右群臣说道:】

【自己实现了当年父皇唐宪宗,都未能实现的收复河西走廊的理想!】

【朕必须!立即!马上!去太庙向列祖列宗告捷。】

【唐宣宗又下达了圣旨,在旨意中唐宣宗热情洋溢的说道:】

【“抗忠臣之丹心,折昆夷之长角。窦融河西之故事,见于盛时;李陵教射之奇兵,无非义旅。”】

【并封张议潮为沙州防御史。】

天幕外。

唐朝,李世民看到这里,是忍不住拍手叫好。

“好!好!好!”

“好样的!”

“张议潮!我大唐之所以兴盛,就是因为有许多张议潮这样的能人义士!”

而秦朝。

嬴政心里是欣慰且羡慕。

“先有安西军、北庭军,又有沙州张议潮。”

“为什么大唐总是有这样的人?”

“大唐,就那么的好么?”

明朝。

朱棣自然知道安西军,也知道归义军的故事。

只是从天幕上看到,又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和触动。

朱棣也为张议潮他们的反抗义举,而十分的感动。

然后朱棣看向了大明的地图。

“大明没有西域。”

“而汉朝有。”

“唐朝有。”

“甚至连魏晋、隋朝都有。”

“就只有武德低估的宋朝没有。”

“而朕的大明,要真的做到远迈汉唐的话,如果没有西域的版图,这话别说后世的读史之人。”

“就连朕自己,说的都不硬气!”

“光复西域,当年的父皇没能做到。”

“而假如朕做到了。”

“那朕这位清君侧上位的皇帝,是否可以被尊称一声为永乐大帝呢?”

“成为,千古一帝呢?”

也不仅是古人,

现代的网友们,看到这里也是忍不住议论纷纷。

《张议潮:今晚八点我在沙州(城)等你。》

《大捷!大捷啊!》

《唐宣宗:一开始你们说收复沙州,朕还以为是唬弄朕的亚空间战报。》

《跟你有啥关系啊!!!!》

《唐宣宗:虽然什么都没做,但还是辛苦我自己了。》

《宣宗也算是可以了,虽然是有点吹。》

《这就像是我玩拜占庭,本来正在被鸡哥暴打,忽然扭头一看,你猜怎么着,罗德岛义军归附了!》

《张议潮:皇帝小儿,能不能给钱给兵?》

《和安西军一样,朝廷给出了除实质帮助外的一切帮助。》

《最起码给张议潮封了一个封疆大吏,政治身份有了,也是很关键的。》

《对,归义军其实基本盘很薄弱,但有了归义军的名号,许多河西小势力,都打着归义军的旗号。》

《为什么只是个防御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