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我蛮夷也!楚人为何不服周!

第368章我蛮夷也!楚人为何不服周!秦朝。

嬴政作为从战国时代走下来的天子。

自然对这些,各个诸侯国的故事们非常的熟悉。

楚人一开始被视作蛮夷,

生活在边境地区。

国家穷困潦倒。

这待遇,秦人表示眼熟。

只不过比楚国稍好的是,

楚国一开始,就不被当作周天子的自己人。

而秦人给周天子养马。

在周朝的体系内,相比楚国,更加的亲近。

包括后世的许多,从基层白手起家,一路从零开始崛起的帝王们。

看到楚国国君熊绎,

在天下诸侯大会上,所遭遇到的耻辱对待。

也都是纷纷感慨。

毕竟晋文公重耳、秦始皇嬴政,曾经在他国颠沛流离。

刘备前期卖草鞋,中期种菜。

甚至连大暴君刘子业,童年时也被边缘化,被欺凌。

而继承他的猪王刘彧,在猪圈和猪抢潲水。

黄巢,在长安被当成一个笑话。

历代成大事者,许多著名的君王中,真正像李世民、乾隆那样拥有超高起点,而且一路顺风顺水的。

反倒是少数。

所以许多帝王,无论是否博览群书,是否知道这些关于楚国创业时期的故事、典故。

但共情,是能产生的。

天幕继续。

【楚王熊绎,在诸侯会盟大会上被看不起。】

【他回国之后,是怎么想的?】

【我们不得而知。】

【但我们知道,在他在位的几十年间,他率领当时贫弱的楚国奋发图强。】

【带领楚人们,积极从事生产,开辟荒野。】

【不断的把国土面积扩大,让楚国渐渐的开始崛起。】

【这期间艰难创业,慢慢发展的过程。】

【也产生了关于楚国的第一个成语。】

【筚路蓝缕。】

【在当时的南方地区,基本上没经过开发,条件非常的恶劣。】

【楚人周围的许多地区,都被蛮荒部落所控制。】

【所以楚国的扩张非常的艰辛。】

【但也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和南方的蛮荒部落打,总比去中原和那些千乘之国万乘之国内卷要简单。】

【经过了一代代人的创业。】

【楚国逐渐的兴盛起来,国土面积不断扩大。】

【在此期间,周昭王还率军南征楚地。】

【几次南征的目标,包括楚国周边的其他反叛的小国,和蛮夷部落。】

【尚不清楚,征讨目标是否包括楚国。】

【但周昭王南征不返,六师丧尽。】

【西周开始走下坡路。】

【虽然关于周昭王南征的战争详细过程,我们所知甚少。】

【但看最终的结果,是周天子落水死亡,军队也离奇失踪。】

【可以说,周朝开始走下坡路,也跟楚人,跟楚地是离不开关系的。】

【但楚人其实也得感谢周昭王。】

【周昭王南征,除了显示霸权之外,还看上了江汉地区的铜矿等资源。】

【而周昭王把荆蛮部落等一扫而空,然后自己挂了。】

【在江汉一带留下的大片权力真空,自然就由楚人笑纳了。】

【一直到了楚国的第六任国君,熊渠继位之后。】

【熊渠继位之后,看到了当时周朝的衰落,以及中原的动乱。】

【趁此机会,熊渠开始征讨其他的诸侯国。】

【一鼓作气将楚国的领地,扩大到了整个江汉平原。】

【随时剑指中原。】

【而在取得了对外扩张的成功之后。】

【这位楚国的国君,也颇具胆略的喊出了那句石破天惊,流传至今的楚人宣言。】【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随后熊渠便学习周天子,把自己的三个儿子全部都封了王。】

【长子熊康为句亶王,次子熊红为鄂王,小儿子熊执疵为越章王。】

【这也是周朝的数百个诸侯国中,第一个胆敢完全无视规矩,自行封王的人。】

……

我蛮夷也这句话,石破天惊,杀伤力满满。

引起了弹幕观众们的广泛讨论。

《我蛮夷也!》

《励志啊!》

《你把老子当蛮夷,那老子就是蛮夷!》

《本荆州人只能高呼老祖宗牛逼!》

《楚国这么早就这么牛逼了吗?还敢对抗周王?》

《这个时候老秦人还在养马吧!》

《王不加位,我自尊耳!》

……

天幕。

在熊渠喊出我蛮夷也的同时,天幕的背景音乐达到高潮。

给观众浓厚的史诗之感。

不过天幕接下来的语气,

又瞬间变得平缓了不少。

【不过后来周厉王继位,这位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十分的狠辣,不是好惹的。】

【熊渠担心,会受到周天子的重点照顾。】

【于是又默默的取消了三个儿子的王号,不再声张。】

【很显然,此时的楚国,虽然已经崛起之势无可阻挡。】

【但面对中原的周天子,还是处于下风的,还得默默继续发育。】

【于是楚国,在南方又继续发育了100多年。】

【国势进一步强盛。】

【一直到了楚国的第十七代国君,楚武王熊通!】

【熊通他素有大志。】

【喜欢用铁血手段解决问题。】

【虽然熊通是通过篡位上位的,但是正是从他开始,楚国正式的崛起,成为天下不可忽视,甚至最主要的一股力量!】

【在公元前739年,熊通一声令下!】

【楚人大军渡过汉江,远征周朝。】

【在江汉平原的西部,楚军灭掉了一个小国——权国。】

【并且在这里设置了权县来管辖。】

【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

【到了公元706年,发育了一段时间的熊通又进攻随国。】

【随国国君表示:自己无罪,楚国没有理由讨伐自己。】

【随国国君,想让楚人讲讲周礼,讨伐我可以,能不能先和周天子商量一下,看自己是否真的有罪,该罚。】

【结果熊通再次强调说道:】

【“我蛮夷也!”】

【“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

【“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楚武王熊通说中原诸侯,那些亲近周朝的诸侯,都有背叛天子,互相征讨侵略的。】

【我们楚国手头上有点军队,也想参加中原的政局。】

【你去给我帮周天子带个话。】

【我大楚都已经这么强了,怎么能还只是一个子爵呢?】

【你去帮我,向周天子求一个名号。】

……

【熊通,不满足于继续当个子爵。】

【虽然楚国当时的实力,已经比较强悍了。】

【但提升爵位这种事,本来就是非常少有的情况。】

【并不是说你国家强了,就会相应的提升你的爵位。】

【主要还是看你和周天子的关系,以及对周朝的贡献如何。】

【而楚国和周朝的关系?】

【用一个词可以从头概括到尾。】

【那就是。】

【不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