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首都防御!最后的德军风采!
【4月6日,苏联最高统帅部敲定总攻计划:】
【朱可夫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正面强攻奥得河;】
【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从南翼包抄;】
【罗科索夫斯基的部队牵制北方德军。】
【斯大林在会议上意味深长地说:谁先攻入柏林,谁就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
【为了这场战役。】
【苏联集结了规模空前的大军。】
【250万兵力、6250辆坦克、4.2万门火炮、7500架飞机!】
【4月14日,德军侦察机传回令人窒息的画面:奥得河对岸的苏军阵地绵延不绝。】
【数之不尽。】
【第9集团军司令布塞,也只能绝望地向柏林发出最后警告:“我们最多能坚持48小时。”】
【面对绝境,希特勒的指挥愈发癫狂。】
【他下令将柏林变成要塞,动员了包括国民突击队(由老人、少年组成)在内的80万兵力。】
【宣称“每一栋房屋都是堡垒”。】
【德军在奥得河-尼斯河一线构筑了三道防线,纵深达100公里。】
【泽洛高地成为关键屏障。】
【这里地势陡峭,德军第九集团军埋设了密集的反坦克壕、地雷和88毫米高射炮阵地。】
【但德军的防御已是强弩之末。】
【燃油短缺让坦克沦为固定炮台,空军仅剩300余架战机。】
【4月15日夜,党卫军上将斯坦纳私自下令放弃奥得河外围阵地,将部队撤往柏林近郊。】
【这一违命撤退后来被证明拯救了数万德军。】
【但希特勒得知后忿怒咆哮:连我的党卫军都背叛了!】
【而此刻,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已照亮了东方的天空……】
……
眼看大战即将开始。
弹幕也纷纷飞出。
《乖乖,250万百战老兵,6000多辆坦克,太吓人了!》
《虽然还没开打,但仿佛已经感受到了柏林守军的绝望。》
《德军这时其实已经放弃了西线,盟军这时进攻柏林的话受到的抵抗会比苏军小的多。》
《但是雅尔塔会议上,就定好了苏联负责德国东部,盟军抢肉就是和苏联开打。》
《丘吉尔:开打?一言为定!》
《这个时候英国已经不行,所以想搅和另外两家内讧,希特勒注意到了这一点.》
《搅吧搅吧,英国都tm1945年了,还想搅屎!》
《如果当时小胡子不插手,军事决策全部交给曼斯坦因,伦德施泰特这种军事家,也许输的没那么快。》
《还好最后海因里希上了。》
《他可是说是二战时期,德国除了莫德尔以外最会打防守战的将军了。》
《海因里希其实比莫德尔强。》
《是的,如果不是古德里安力挺海因里希,继续让鸡农希姆莱指挥集团军群,负责柏林战役,那就搞笑了。》
《德三的终章,现在怎么打都没法救。》
《这种地步神仙都救不了,德子只能讨论自己的死法。》
《这个时候德军兵力其实很巅峰,但德军装甲师严重缺编,大部分装甲师都是空架子部队。》
《三德子最后在研究超级武器,研究出来了说不定翻盘了。》
《怎么可能翻盘?除非希特勒化身大魔导师,直接召唤陨石了。》
……
而在天幕外。
战国后期。
白起看着天幕上给出的画面。
配合战略示意图和路线图,结合这段时间以来观看的诸多关于二战的天幕视频内容。
已然在脑海中,迅速模拟出了当时柏林前线的画面以及防御部署。白起一边思考,一边观看。
同时缓缓说出自己的推测:
“从大的态势来看,德国的战败已经不可避免。”
“柏林战役,德军也看不出任何取胜的希望。”
“虽然德军可以凭借城市的有利地形,进行顽强防御。”
“而且德军的战斗力即使下滑,明显也应有一战之力。”
“但面对250万苏军,这的确是没有办法。”
“哪怕德军神勇发挥,连续击败苏军的进攻。”
“第一天杀1万,第二天杀1万。”
“但苏联准备了250万人!”
“几天下来,缺油少炮的德军,还能挡得住吗?”
“恐怕是挡不住的。”
“接下来就让我看看,在这二战德国的最终灭国之战,他们会打出怎么样的表现。”
“是狼狈不堪、快速灭亡?”
“还是说在最后的战役里,打出巅峰德军的风采?”
“至于柏林战役德国能撑多久?”
“考虑到目前的战争态势。”
“指望柏林,像之前天幕讲过的斯大林格勒那样坚持半年,恐怕是不现实的。”
“就看德国能不能坚持3个月吧。”
白起这样说出了自己的处判断。
但随即又摇了摇头。
自我否定地笑了笑:
“不对,如果我是斯大林的话,哪怕付出任何代价,我也不会再让德军在柏林挡住我三个月的时间。”
“毕竟,就连刚刚的天幕都说了。”
“德国指望着西线的美英盟军和东线的苏联内讧。”
“很显然,苏联和美英的关系也并没有多好。”
“真就在柏林城下顿足三个月的话,那对于苏联来说将是不可接受的。”
……
【1945年4月16日凌晨,黑暗笼罩着奥得河-尼斯河前线,万籁俱寂中。】
【一场人类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炮击即将打破宁静。】
【1945年4月16日凌晨3点,朱可夫下达总攻命令。】
【随着朱可夫一声令下,140余盏探照灯瞬间照亮夜空,将德军阵地暴露无遗。】
【紧接着,4万余门火炮齐声怒吼,炮弹如雨点般砸向德军防线,每平方公里的土地承受着超过300吨弹药的洗礼。】
【海因里希布置的第九集团军11万人。】
【直面朱可夫的100万大军!】
【随着战斗开始,先是持续两个半小时的炮火急袭,将德军苦心经营的前沿阵地彻底犁为焦土。】
【地表温度飙升至数百摄氏度,混凝土工事在剧烈震动中化为齑粉。】
【苏军的钢铁洪流紧随其后。】
【数千辆t-34坦克组成楔形队列,碾碎铁丝网与鹿砦,在弹坑密布的泥泞中强行推进。】
【德军残存的豹式坦克与虎王坦克,依托战壕与瓦砾顽抗。】
【但面对苏军坦克集群的数量优势,只能进行零星反击。】
【在施劳弗高地,德军利用地形构筑的多层防御工事,让苏军遭遇开战以来最顽强的抵抗。】
【高地坡度虽仅7度,却成为苏军难以逾越的“柏林之锁”。】
【当天大雾弥漫,探照灯光反而在雾气中形成眩光。】
【扰乱了苏军自己的阵型。】
【第一波进攻的苏军坦克在泥沼中陷入混乱,而德军用88毫米高射炮将t-34打成燃烧的棺材。】
【德军密集的反坦克火力与地雷阵。】
【致使苏军第一天仅推进5公里,数百辆坦克残骸与上万名苏军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