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帝国的毁灭!人类历史终极BOSS的末
天幕外。
秦朝。
嬴政看到天幕画面里那落魄癫狂,垂垂老矣,身体不住颤抖的希特勒。
不由得轻叹了一声。
其实一直以来。
嬴政虽然比较欣赏二战时期德军,那强悍的表现和严格的纪律。
并且觉得德国的军队建设。
包括普鲁士的军队建设。
和大秦,有着一定程度的异曲同工之妙。
但对于希特勒这个人。
嬴政并不是很喜欢。
在嬴政看来,希特勒无非就是一个从街头崛起的野心家,除了擅长鼓动人心外一无是处。
再加上嬴政,本身就是大秦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君主。
更是天然的就看不惯,希特勒这种近乎于篡权上位的阴谋家。
但看到这里的时候,嬴政也只能语气平淡。
同时又带有一些叹息的说道:
“好吧,这曾经不可一世的希特勒,和他不可一世的德意志帝国,都将迎来末路。”
“他最后的选择,是正确的。”
“以身许国。”
“尽管他是一个反派,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恶魔。“
“但能够以身许国,也算是他做出的最后一个正确的决定。”
说罢,嬴政缓缓地坐下。
心里却有些沉重地想起了天幕曾经出现过的话题。
那就是假如自己多活10年,多活20年,大秦是不是会依然二世而亡?
甚至一世而亡!
当时,许多回答都说若自己多活几年,大秦就会一世而亡。
这些回答曾令嬴政忿怒。
可事后回想,嬴政其实已然下定决心:
就算大秦真的一世而亡。
在帝国覆灭之时,他这位大秦始皇帝,也一定要与帝国一同埋葬。
绝不苟且偷生!
……
天幕之内。
【在城市的另一边,苏军的攻势却愈发猛烈。】
【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从南部突入市区,与朱可夫的部队形成了合围之势。】
【德军的防线被不断压缩,残余部队被迫退守到市中心区域。】
【在国会大厦周围,德军集中了最后的精锐力量,试图进行最后的抵抗。】
【4月29日,苏军第三突击集团军逼近第三帝国最后的象征——国会大厦。】
【这座千疮百孔的建筑里,藏着2000名党卫军和希特勒青年团成员。】
【他们用机枪封锁阶梯,从穹顶投掷燃烧瓶,甚至将苏军尸体堆成掩体。】
【4月30日凌晨,苏军发起了对国会大厦的总攻。】
【苏军士兵们冒着德军的枪林弹雨,冲过宽阔的广场,向国会大厦发起冲锋。】
【德军在大厦的各个入口和窗户设置了密集的火力点,苏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但苏军士兵们毫不退缩,他们用血肉之躯冲破了德军的防线,最终攻入了国会大厦内部。】
【在大厦内部,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战。】
【楼梯间、走廊里,到处都是厮杀的身影。】
【德军利用黑暗的环境和复杂的建筑结构,进行顽强抵抗。】
【但苏军逐渐占据了上风。】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30日凌晨,叶戈罗夫中士和坎塔里亚下士将红旗插上大厦穹顶——这张摆拍照片后来成为二战最著名的影像之一。】
【但插旗并不代表着国会大厦的战斗结束。】
【实际上,战斗持续到5月1日,大厦地下室里,德军军官用鲁格手枪自杀的枪声此起彼伏。朱可夫在给斯大林的报告中承认:“占领国会大厦的代价是3000名红军生命。”】
【这一刻,标志着柏林战役即将画上句号。】
【希特勒在得知国会大厦失守后,彻底绝望了。】
【在4月28日,他得知盟军处决了墨索里尼,尸体被倒吊在米兰广场。】
【次日,希特勒与情妇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
【并口述遗嘱,宣布开除叛徒戈林、希姆莱的党籍。】
【邓尼茨继任德国元首。】
【直到此时,希特勒仍在幻想所谓德意志民族终将复兴。】
【当天深夜,希特勒通过最后的军事会议确认——温克的第12集团军无法抵达。】
【最后的虚假也化为泡影。】
【到了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对准太阳穴扣动扳机,爱娃服毒身亡。】
【侍卫官回忆:“元首的尸体裹着毯子,被浇上汽油焚烧。火焰太小了,我们不得不反复点火。”】
【地堡的另一端,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正用打字机写下最后的日记:】
【“元首已死,我们跟随他的选择。”】
【随后他毒死了自己的六个孩子,与妻子一同自杀。】
【地堡内自杀的枪声不断。】
【希特勒、戈培尔、克雷布斯、布格多夫等先后自杀。】
【各级官员、士兵、职员在狂欢和醉酒后吞枪。】
【纳粹地堡的集体癫狂,在这一天达到了顶点。】
……
《冲啊迪米特里!冲啊!》
《希特勒最后也算是死在前线了。》
《坐在柏林不动,前线自动靠近是吧?》
《维斯瓦河战役,苏军半小时发射45万发炮弹,这还咋玩?》《在之前,莫德尔也在鲁尔区的森林内开枪自杀了。》
《吾之荣耀即忠诚!》
《德棍差不多得了!》
《在45年小胡子身边做事,真是想想都头皮发麻。》
《柏林地堡里,最后都没几个正常人了,前期古德里安顶一顶,后面海因里希顶一顶。》
《古德里安被撤职反而是好事,留在柏林免不了要成为“我们仨”的一员。》
《元首最后的救命稻草施泰纳,然后施泰纳没有足够的兵力。》
《只要施泰纳发动进攻,一切就会好起来的?》
《好起来个锤子!》
《施泰纳麾下就大概三个营,别说打穿一个师,打穿一个团都难。》
《挪威40万德军精锐为啥不调回来?》
《帝国元帅戈林最后想自封元首,反倒是戈培尔是真的死忠。》
《小胡子对希姆莱极其重视,他认为戈培尔叛变希姆莱都不可能叛变。》
《帝国元帅和党卫军头子都叛变了,that'swhyi悲愤!》
《可惜这个恶魔居然自杀了,他逃过了审判。》
……
【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魔头希特勒。】
【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而希特勒的死亡,如同一声丧钟,也宣告了纳粹德国的覆灭。】
【5月2日清晨,柏林卫戍司令魏德林将军签署投降令,投降命令通过广播传遍全城。】
【但部分党卫军仍拒绝放下武器,】
【党卫军“诺德兰”师的北欧志愿兵仍在夏洛滕堡区死战,直到5月7日弹药耗尽为止。】
【柏林战役以苏军的胜利而告终。】
【与此同时,邓尼茨元帅在弗伦斯堡宣布接任德国元首,试图向西方盟军单独投降。】
【还说德国将与西方盟国合作对抗布尔什维克。】
【但艾森豪威尔自然不会同意。】
【盟军态度强硬:“德国必须向所有盟国无条件投降!”】
【5月8日深夜,凯特尔元帅在柏林卡尔斯霍斯特军事学校签署投降书。】
【当笔尖划过纸面时,窗外传来苏军士兵的欢呼声。】
【欧洲战场上持续了五年的枪声,终于沉寂。】
【作为欧洲终局之战的柏林战役结束。】
【统计数字触目惊心。】
【苏军伤亡30.4万人,德军48万人被俘。】
【柏林90%的建筑被毁,市民在废墟中挖掘亲人尸体时,还要面对苏军的报复性劫掠。】
【这是斯大林默许的“战争代价”。】
【柏林战役的结束,不仅标志着纳粹德国的灭亡,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战场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
【苏联红军伤亡2960万,并有1740万苏联平民死于战争,平民受伤人数更是难以统计。】
【但20年代之后出生的男性,包括残疾人在内存活率只有20%。】
【而德军伤亡1180万,并有220万平民死于战争。】
【战后的柏林天空。】
【白鸽飞过国会大厦的残骸。】
【它们翅膀下的城市,将在未来四十年里继续成为冷战的前线。】
【但无论如何,1945年5月的那个黎明,人类终于从最黑暗的隧道中,窥见了一丝和平的微光。】
天幕外。
汉初。
刘邦靠在躺椅上,眯着眼盯着天幕上炮火纷飞的画面,叹道:“这柏林城攻防之惨烈,古今罕见。”
“而这希特勒,败得比项羽还惨啊。”
“好歹项羽还能乌江自刎,留个英雄名号,这元首倒好,躲地底下放黑枪,临了连个全尸都没保住。”
吕雉在一旁一同观看,忽然冒了一句:“希特勒水平确实不够,陛下至少知道什么时候该跑,什么时候该哄人。”
刘邦一愣,一时间搞不清吕雉是在夸自己还是黑自己,只能呵呵笑道::“对喽!活下来才是本事!”
而在唐朝。
李世民负手而立,目光沉凝地注视着天幕上国会大厦的红旗。
“这张插旗的照片,确实经典。”
“而柏林之战,也确实惨烈。”
李世民看着天幕以及弹幕,也在思考和自我反省。
“苏军虽胜,却是以尸山血海铺就。”
“而希特勒此人已失心智,焉能统御天下?刚愎拒谏,以至三军溃散,都城陷落,实乃人君之戒。”
“为君者,当兼听则明。”
“若一意孤行,纵有强兵猛将,终难逃覆灭。”
“想那二战德国何其强悍?”
“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
“不过,这希特勒临死之际,连老弱妇孺都拉去填线,确是禽兽之行。”
“临死还要拉整个国家陪葬。”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天幕说希特勒是历史第一大恶魔吧?”
“无论如何,邪恶的纳粹德国覆灭,这对天下是一大好事。”
“但是……”
李世民揣摩着天幕的最后几句话。
“战后柏林依然是前线?”
“只是是冷战前线?”
“这冷战又是什么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