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中秋夜宴的前一日,裴玠收到了一则情报。

“所以,太后打算将九韶台之事如法炮制到你身上?”

崔令窈看完手上那份情报条子,脸上表情也是有些哭笑不得。

前些时日因着裴琰的事,太后难得安生了几个月。

一开始是养病,后来是忙着在朝堂上和裴玠争夺大权。

她太过自信,以为自己这个摄政太后便是因着局势不得不稍稍退让裴玠几步,待她重回朝堂,一切依旧会如同以往那般回到自己手上。

可奉国公那模棱两可的态度,以及太后在信王一事上的许多处置,导致了太后重回朝堂后,愕然发现,之前许多得心应手的事,如今竟是慌乱成了一团。

而且,她最疼爱的幼子,寄予所有厚望的信王裴琰,听闻如今在府上一心诗书琴画,竟是一副闲云野鹤出世之态。

太后让人给裴琰捎了几次口信,裴玠虽未曾让离镜司前去细细打探,但也不难猜,应当多是激励裴琰不必因此气馁之语。

但想来,裴琰的回答却让太后不太满意。

因为仁寿宫那几日的膳食,太后显然用得不怎么多。

裴玠可不觉得裴琰真是那等清心寡欲之人。

上一世,他能够最后坐到帝位上,就决定了其绝不是一个真正淡泊名利之人。

别说什么太后推其上位。

真的坐在那个位子上,只能是出自自己愿意。

否则,他绝对坐不稳皇位。

裴玠从未放松过对裴琰的警惕,不光因为皇位,还因为崔令窈。

一想到那一世他曾光明正大拥有过瑶儿,而且, 还未曾替成阳伯夫妇翻案,让瑶儿从侧妃到皇贵妃,生生熬了那些岁月,就算崔令仪说最后裴琰已有立瑶儿为后之意,裴玠依旧觉得可笑。

外人看来风光无限,一女荣户的皇贵妃,真的是如此吗?

荣的是崔家的门楣,可瑶儿的性情,她真的在乎崔家吗?

况且,以她的聪明才智,能够这么多年一直容忍崔珺风光无限地活着,唯一的可能,便是她一直不知晓当年成阳伯夫妇被害的真相。

能将真相藏的这么深,这么多年就未曾让其发现蛛丝马迹,除了裴琰,还有谁有这个动机,有这个本事呢?

一个成阳伯无足轻重,可涉及到平昌侯与怀信侯这两位重臣,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

让一个人在欺瞒中所谓“幸福”地活着,这种幸福,又带有几分真心?

最起码,裴玠想,他绝不会如此做。

他了解瑶儿,知晓真相,哪怕痛苦,也是清楚地痛苦。

而浑浑噩噩的幸福,绝不是瑶儿所求。

裴琰上一世闹出一番情深之名,却只给了瑶儿这半真半假的“宠爱”,这样一个虚伪之人,就算是重生,又有何颜面同自己争瑶儿呢?

于公于私,裴玠想,他都绝不会放过裴琰。

这一世,他要光明正大赢过他,赢过这个有着上一世记忆的裴琰。

要让他清楚地明白,这一世,皇位也好,瑶儿也好,都和他不会有半分关系!

他最好,滚远一些!

所以,对于将崔令仪和裴琰绑定在一起这件事,裴玠的兴致极高。

崔令仪的手段粗糙,过程中几次差点儿让太后以及信王的人发现端倪,平昌侯府那里更是好几次都几度露馅儿,还是裴玠出手,让离镜司的人帮她扫清首尾,方才能够让此事顺利推进到中秋夜宴。

否则,崔令仪此刻不是被平昌侯盯上,便是让太后或是信王擒去了。

信王安插在成阳伯府盯着的那几个探子,也是离镜司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糊弄了过去。

裴玠有时候都觉得,若是崔令仪顺利嫁入信王府,她应当好好感激一下自己。

自己,才是这桩婚事最大的媒人了。

而盯着盯着,竟是有了意外之喜。

太后,也打算在这中秋宫宴上闹些事。

而她盯紧的,也是崔令仪。

太后,打算让九韶台一事重现。

中秋宫宴之上,圣上因着醉酒轻薄成阳伯府的千金。

只是这位千金,不是之前外界所传的温元县主,而是县主的堂妹,成阳伯的女儿崔令仪。

甚至,闹得这位崔小姐跳湖自尽。

这,便是太后为裴玠和崔令仪所安排的一出大戏。

此次中秋宫宴,是太后亲定的地点。

并非在以往年宴所常在的千秋殿,而是安排在了金明池。

金明池三面邻水,坐于殿中,四面门窗尽数推开,可览宫灯浮于水面的奇景,恰如满天星子落入池中。

是一处十分风流雅致的宫苑。

同样,也十分适合拉开窗就投湖。

崔令仪知晓此事吗?

她自然是不知晓的。

毕竟,她对裴玠半分兴趣也无,丝毫不想坐上这艘注定要“沉没”的船。

而从头到尾,太后也不需要崔令仪知晓。

她恨裴玠,同样,也不喜欢崔令仪。

张氏当初的所作所为,到底是为了谁,太后心里明镜儿似的。

当时碍于名声不好下手,也是怕对崔家处置太过,让臣民惶恐。

但如今,可不是她处置崔氏了。

而是皇帝自己的错!

太后已经安排好了一切,会有人将崔令仪引入后殿。

而在后殿中,早已备好了烈性的药。

这药,会让两人情热,而后会让两人昏迷过去。

届时,自然会有太后安排好的宫人入内,将崔令仪扔入水中。

裴玠身边的侍从,太后都已经安排好人一一支开了。

至于崔令仪能不能被救下来。

那就看她个人的运道了。

活下来,那少不得要入宫封妃。

而在太后看来,一旦崔令仪入宫,圣上真正心仪的崔令窈就极难入宫了。

为补偿崔令仪,一个妃位总是要的。

那崔令窈入宫,又该是何等名位呢?

她可是忠烈之后,又得封县主,总不好低过这个堂妹。

贵妃?夫人?还是皇贵妃?

亦或是,皇后?

但无论哪种,太后在前朝的拥趸都会上奏,言明不可让同族之女共居高位。

这样,极容易把持后宫,以致后宫不宁。

历来同族女子入宫,要么是高位妃嫔迟迟不能产育,族中送进年轻女子,诞下皇子,抱至高位嫔妃名下。

要么,是先入宫的高位嫔妃身子不好,已近弥留,族中送人尽快接替其手中的势力和宠爱。

若都是年轻且身居高位,极容易出现后宫中被一姓之人把持的情形,甚至进而把持龙嗣,影响朝局。

所以,裴玠想要破局。

要么,降位崔令仪。

要么,给崔令窈一个低位或是不让其入宫。

总是要放弃其中一人。

但无论哪种,都有许多隐患。

太后就是要让裴玠尝尝,进退两难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