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事实上,每个太医背后都是一个传承三代以上的太医世家,砍一个人容易,但太医是日常接触帝王脉象的。
让他们生了异心,可就难以控制了。
孩子已经没了,圣上也不愿为了一个路昭仪去费心查下去了。
所以,路昭仪只能疯。
用疯,保全性命,保全家族,保全帝王对自己最后一份怜惜。
而如今,平昌侯便选定了她来做这个替罪羊。
显然,平昌侯对当年路昭仪小产一事的真相也有所猜测,甚至,他手头可能掌握着证据。
他知晓这位路太妃和太后之间的恩怨,也知晓一个曾经坐到了昭仪之位的妃嫔,绝对在宫中有自己的后手。
哪怕她离宫多年,哪怕她装疯卖傻这么多年。
至于崔令仪所说的那位嬷嬷,崔令窈也派人去传了。
只是,平昌侯的人早已按照计划动手。
那嬷嬷溺死在了假山下。
瞧着,像是失足踩空,一头撞到了假山上,运气不好就这么去了。
当然,这只是面上的样子。
实际上没有人信她会那么巧在这个时候失足摔死了。
更何况,宫中的宫女嬷嬷最是机警,为了伺候主子,她们所穿的鞋也都是特制的底子,最是防滑。
以往宫里十几二十几年也不会出现一例这样失足摔死的事儿。
更遑论就恰好出现在这时候。
只是,线索到这里就断了。
这是太后宫里的人,虽说大半人手在那次仁寿宫遇刺后被裴玠换了大半,可到底太后执掌后宫多年,彼时又有上官家为依靠,在那些送进仁寿宫的新人里安插些信得过的人手并不是什么难事。
那位嬷嬷,便是如此。
那是上官家送进宫的人,这些时日也颇得太后信任。
太后的人,却将崔家女送到了信王休憩的殿中。
这件事怎么看怎么透露着诡异。
当然,事情自然会要查,但那都是后话。
如今摆在眼前的,是解决这桩已经闹到了宫宴上,闹到了宗亲王族面前的丑闻。
信王如何处置?
又该给“无辜”的崔二小姐和崔家何种交代?
“信王,这醒酒饮中的药,还有那死去的吴嬷嬷,待母后醒来,自会由她做主去查。此事,虽然涉及仁寿宫,但今夜先是朕中毒,又是你和崔氏的事,风波不断,处处暗藏算计。你我兄弟二人接连出事,一桩毒命,一桩毒名,朕瞧着,怕是有人想看皇家生乱了!”
明面上,崔令窈才不会沾染这件事,免得让外人无端揣测裴玠这个兄长在其中做了什么手脚。
太后不是疼惜这个小儿子吗,便让她去查好了。
她和裴玠的真正目的,可不在这上头。
崔令窈“虚弱”地轻咳两声,也让屏风后的几位重臣们都适时想起来,陛下如今还是撑着刚刚中毒的身体在这里主持公道呢。
而她的话,更是让这几位大臣心中一颤。
一时间,几人的脑子也都快速转动起来。
起初他们觉得今夜这两件事必不会是太后所为。
陛下中毒一事就不必说了。
太后当众下毒,此事实在太荒唐了。
太后还没糊涂到那般地步。
至于信王的事,那就更不可能和太后有关了。
满朝文武谁不知晓太后对信王的看重?
崔二小姐的家世和品性,完全够不上信王妃的标准,便是一个侧妃也都有些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