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兵部尚书求娶
自打休夫后,她仍旧住在城东的小宅子里。
虽然江父一再表示她可以回江家大宅来住,但江映月知道自己如今算是“风云人物”,不想任由父亲进出家门总有数不清眼神跟着,便执意住在城东的宅子里。
她这一次的住所并不以月为名,定制了一块牌匾曰思贤居,挂在了宅子门外。
这名字还是白衣客卿出的主意,,江映月觉得甚好。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
颇有君子藏锋之意,不会让人和她这位新晋了郡主的富商之女产生联系。
她本就喜静,好容易过一段时间清净日子,不希望这么快被人打扰。
但江父就不一样了,江家祖宅不在京城,当年在京中定居时,特意选了前朝名臣文正公的旧宅。
文正公为官清廉,忠言直谏,乃当世名臣。
即便江山易主,南祐朝也十分尊重这样一位忠臣表率,于是留了他故居,后几经辗转,被江父购置去了。
文正公旧宅——现在应该称作江府——距离皇城十分靠近,与青龙门隔了两条街,是许多文武百官上朝必经之路。
正因是热闹地段,江映月才选择自立门户。
不过,今日倒是也由不得她喜不喜欢抛头露面了,兵部尚书官居二品,父亲生意做的广,虽不是朝廷正式皇商,却是每年都有来往。
只不过,做生意嘛,无非替兵部采购军需、户部那里置办田地等等,礼部用的祝酒祭祀的器皿一类,并不算太大的事情。
作为商人,这些采买事宜父亲会亲自盯一盯,却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换作六部那边也是一样。
柳书一路陪同,见她靠着几案撑着头,神色淡淡思虑深重的模样,也不敢多说,只是剥了一个新鲜的柑橘,用锦缎包起来放在她身旁,一时间便有一股甘甜清香萦绕着,也算心旷神怡。
江映月不爱吃柑橘,但喜欢闻那果子香气,露出一分笑意。
“小姐总算还知道笑,真是的,这些时日到江府提亲的人也不在少数,可这二品大员来提亲,似乎还是头一遭,也不知怎的是好。”
柳书一边说着,一边把柑橘一瓣一瓣塞进嘴里,整张脸都圆鼓鼓的,像冬日里松枝上的天籁鸮。
引得江映月勾唇一笑,有几分宠溺地上前替她理了额前碎发。
“吃没吃相,我真是把你宠得没半点正形,如此,你将来要怎么嫁人?”
言谈之间,不像主仆,赛过亲姐妹。
柳书一噎,随即脸红,磕磕绊绊道,“我从没想嫁人,一辈子陪着小姐,不好吗?”
江映月笑笑,“当然好,只是我总觉得,自从封了这郡主名号,身份越发有些不得已。”
话到尾音,笑容收敛,江映月托腮,又一次陷入沉思。
仔细想想,兵部尚书,她甚至不曾见过一面。
江映月记得那兵部尚书……分明是和父亲同龄的人,怎的这般荒唐,要来江府提亲?
一路百思不得其解,马车停下,已经到了江府后门,不似前门那般门庭若市,全是凑过来看热闹的。
江映月下了马车,缓缓步入。
前朝文正公是个雅致人物,并不一味以清廉自居,是以宅院几大,虽只有东南北三门,内里廊桥水榭园林戏台一应俱全,自有天地乾坤,初次来,都是要迷路的。
江映月休夫时,定国侯府大部分的下人自知跟着谢如安王氏母子没什么好日子过,纷纷求了江映月给自己一个谋生的去处的。
除了年纪大的,要寻亲的,她分别给了银钱安顿,其余便都安排在这里。
左右诺大府邸需要很多人手。
一进门,大多下人倒是认得她。开口险些又要叫月夫人,总算柳书一句小姐,让他们没因为旧习犯这个错。
其实此刻便是真的有人犯错,江映月也是无心纠正的。
她快步穿过飞流阁,翩跹来到会客的碧波园。
之所以命名碧波,乃是有一条河流绕着会客的院落,形成一道天然隔断,唯有一道小桥连接。
而河水清澈碧绿,是以命名碧波。
江映月踏过桥畔,隐约已能听见江父的声音。
“武大人,小女前一遭婚事已是身心俱疲,她母亲早逝,我又当爹又当娘一人把孩子带大,毕竟是男子,很多时候照拂不到,她虽然金尊玉贵长大,总是个没有母亲的孩子,受了不少苦。”
江映月依稀记得,兵部尚书姓武,单字一个纪。
没有听到武纪的声音,只是依稀听见一声嗯。
随后又是江父的声音,
“月儿对我来说,是比命都重要的事情。她知我以草芥出身为恨,当初才答应了嫁入侯府,我只道谢老侯爷是正人君子,他儿子也差不到哪里去。却不想竟让她受了这般委屈,我恨不得杀了谢家满门,然而不能。如今她才得了几天自由时光,恕我做父亲的不能答应。”
江映月逐渐靠近,父亲的话听在耳中,不禁让她十分感触。
父亲疼她她自然知道,可是父亲原来连她当日嫁侯府的那点小心思也是知晓的。
回想母亲早夭,父亲将自己带大有多少难言之隐,一时间感触良多,眼前有几分朦胧模糊。
柳书递来帕子,小心替她拭泪,轻声劝道,“小姐莫哭,老爷本就疼你。不过也真奇怪,这些时日来提亲的人那么多,老爷都是直接把人轰走了的,倒是很少这般好声好气地解释。”
她这般一说也有道理,江映月也觉奇怪。
正思量,里面传来一个男子稳重有加的声音,“门外的是宁华郡主?”
江映月不禁挑眉,她和柳书说悄悄话,正常人不在十步以内定然听不见,这武纪竟然轻易能听见。
他能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想来不是吃闲饭的。
绣鞋踏过门槛,江映月进了房间,还没抬头,先听见一声惊叹。
“他奶奶的,你这女儿,出落得真是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