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三木惠子不得不说确实是樱花著名演奏家上妻一郎的弟子。

整首曲子表演的也算是淋漓尽致,但是对于袁毅来说。

她不仅仅是手法之上的欠缺,更是曲子之上的单调。

所以在三木惠子表演完毕之后。

袁毅直接来到了樱花国的领队的身边。

“如果你们樱花只有这种水准的话,我想后边咱们也不用比试了!”

“你们这种水准,回去在练习一百年再说吧!!”

袁毅的话不仅仅是杀人更是诛心。

一百年,这不就是说他们弹奏的是狗屁不通吗。

“不要得意,我们还有更好的学员,我不信你还会赢!”

“对了,不可以在用同样的一首曲子来比!”

樱花国领队这个时候对着袁毅说道。

“呵,不见棺材不落泪。”

“既然你们想领略我们华国的民乐风采,那今天就让你们领略个够!!”

袁毅直接抱着刚刚和魔音之中的一位女大学生借来的古筝直接来到了舞台之上。

稍微的调整了一下古筝之后,袁毅就开始弹奏了起来!!!

古筝这个民乐器,虽然落寞没有名曲了。

可是在整个华国还是比较出名的,有一些传统的曲子还是有些流传下来的。

众人看到袁毅弹奏古筝之后,这次并没有太过于惊讶了。

仿佛袁毅在做出什么样子出格的事情,他们也都不会在惊讶了!!!

众人看着袁毅坐立在古筝之前后,也都开始安静了下来。

静静的等待着袁毅的表演!!!

“噔,噔,噔。”

一阵阵的古筝声响彻在整个大厅之中。

这次袁毅弹奏的也不是前世的十大名曲。

而是由琵琶改编过来的《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一首著名的琵琶古曲。讲述的是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垓下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击败了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

《十面埋伏》是一首风格雄伟奇特的乐曲,乐曲中各种独特技法的巧妙运用,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高度发达。

全曲共十三段。

一、列营。是全曲的引子,它揭开了战争的序幕,军鼓、号角、炮声……,展现了古战场的情景和紧张肃穆的气氛。

二、吹打。气氛庄重,在吹打乐中,元帅升帐,这段音乐旋律性很强。

三、点将。音乐愈来愈密集,依然是战前的紧张气氛。

四、排阵。节奏均匀,曲调简单,与气息宽广的吹打乐形成对比,慢起、渐快。

五、走队。是排阵的继续。

六、埋伏。

七、鸡鸣山小战。

八、九里山大战。

九、项王败阵。

十、乌江自刎。

十一、众军凯奏。

十二、诸将争功。

十三、得胜回营。

全曲以“埋伏”、“鸡鸣山小战”和“九里山大战”三段为全曲高潮。

这首曲子被改编为古筝曲之后继承了原曲的磅礴气势,并融入了古筝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为听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享受。

而改编为了古筝曲目之后,整首曲子从一开始就是急促的调子,好像下一刻就会发生什么事情一样。

直接让人以忐忑不安,心情不可避免的震动。

随着之后的弹奏,曲调越来越急促,让人心跳加速,心中的不安也加剧扩大。

仿佛每根弦都扣在了人的心间,让心中的紧张情绪更为不安。

这首《十面埋伏》古筝曲被人熟知是因为一部电影。

配合上影片之中的剧情可以体会到当初被敌人全面包围紧张和恐惧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