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宿炎见他还能听出辽州人的口音,不由对他信了几分,笑着解释自己口音为何与苏夏不一样,“也许是因我常年在外的缘故。”
他又旁敲侧击打听了几句,见苏夏并没有紧张的神色,这才放心不少。
苏夏疑惑看着这群人,她逃荒这么久,还是第一次遇见身上带着这么重煞气的人。
她见过不同的流民,看过他们狠辣的一面,可这些人身上带着杀气,但又是一脸正气,显然和那群流民不同。
不过,他们只是萍水相逢,她也不需要特意去深究。
她看出这些人在怀疑自己,依旧是不紧不慢吃着膳食,吃完饭后,外面的天色也越来越黑。
虽说城内没有宵禁,但许多百姓也需要休息,所以开着的商铺少之又少。
苏夏想了想,还是决定等明日白日再去买东西。
她不知道的是,她离开后,宿炎便去偷偷查看了店小二登记的户籍信息,在确定苏夏是辽州人后,他们才彻底放心下来。
苏夏回到屋子,简单擦拭了身子,随后便躺在床上休息。
她觉得今日遇见的那群人很奇怪,可又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来历。
她在床上翻来覆去,最后实在想不出答案,逐渐睡去。
翌日一早,苏夏收拾好后便出门。
她将大刀和弓箭全部放进空间,只留下一些吃食和水在客栈中。
她在城中转悠着,先去买了一套木工的工具。
各类凿子、刨子、锯子、墨斗等。
有了这些东西,以后她做屋子就会更简单。
接着她又去了马市,原本想买一匹马,但是马市的马全都是幼马。
马市掌柜笑道:“小兄弟你来得晚了些,我们的马已经全部被县令大人买下,送去了边关。”
边关战事吃紧,朝廷的军饷迟迟没有送到,长此以往,城门不攻自破。
他们身为黎国人,自然要尽一份绵薄之力。
当他们提出要将马儿送去边关时,县令大人竟然用县衙的银子贴补他们。
而且县令不光往边关送了马,甚至还送了粮食和水。
永泽县算得上是萧家军背后的支柱,若非如此,萧家军根本没法反击蛮子。
若是没有永泽县县令,也许他们赖以生存的故土早已变成蛮子的领地。
苏夏惊讶不已,没想到永泽县县令竟然做了这么多好事。
蛮子南下的脚步受阻,少不得县令对萧家军的支持。
难怪,所有百姓对永泽县县令都是佩服与感激。
有官如此,是百姓之福。
苏夏想留在永泽县的心也愈加浓烈。
也许,她不一定非要住在县城。
她已经给自己做了房子,完全可以在城外寻一片合适的空地,就驻扎在城外,以后随时都能进城购买物资。
因为买不到马,苏夏离开了马市。
她走在街道上,突然听见前头有一阵喧闹声,而且周遭的百姓都在往前跑,一脸兴奋,不知道是想去看什么好戏。
她有些疑惑看着百姓狂奔的背影。
马市掌柜也跑了出来,见苏夏竟然没动静,不由提醒他,“小兄弟,你怎么还愣在这里,快去看游街啊!”
“游街?”
“是啊,你不会不知道吧!大人抓到不少逃兵,还有那几个弃城而逃的县令也被抓住了,今日午时斩首!斩首之前要游街!”
马市掌柜说完,立刻跟着百姓的脚步,一溜烟便没了影。
苏夏听见他的话,这才想起来,昨日包子铺的老板娘也说过,今日午时要将那群狗官和逃兵斩首示众。
斩首之前,还要游街,让百姓看看狗官的下场。
苏夏来了兴趣,也追着百姓冲去。
她来得太晚,街道两旁已经站满了人,百姓十分激动,有的人甚至端着碗便出来看戏。
苏夏身量不高,踮着脚也看不到前头的情况。
她看向街道一旁的一座茶楼果然,有热闹的地方不可能会有空位。
茶楼上十分拥挤,脑袋贴脑袋。
无奈之下,苏夏只能站在原地。
她听着百姓的欢呼声,逐渐被他们感染,心中也升起一股愤懑。
因为天灾,百姓生活已经够艰难,这些狗官还要进一步压迫百姓,挤压他们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