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谋臣的作用

听完了朱允熥关于取得关注的描述,杨士奇想了想道:“草民想有话直说,但又怕冒犯了殿下。”

“无妨!”

朱允熥无所谓道:“你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说。”

“臣冒犯了。”

杨士奇也就不和朱允熥客气,道:“殿下当初,吸引陛下关注的手段,在于可怜,简单来说是利用陛下的亲情,对殿下的怜悯。”

“没错。”

朱允熥没什么好否认的,爽快地承认了。

事实上,正是如此。

如果连正视现实都做不到,那么他就不是穿越者了。

“草民在想,二皇孙背后那个高人,帮他取得陛下关注的手段,很有可能就是效仿殿下的可怜。”

杨士奇看到朱允熥没有生气,更觉得朱允熥将来,一定是个明主,又道:“殿下试想一下,二皇孙近段时间,不断被你打压,陛下又是比较重视亲情的人,曾经还对二皇孙宠溺过,如果在这个时候装可怜,让陛下看到他的委屈,很容易引起了怜悯。”

“好像是这样。”

朱允熥认同了这个分析。

不愧是内阁首辅,杨士奇确实有过人之处,分析得头头是道。

“请问殿下,陛下对殿下的态度如何?”

杨士奇又有些冒犯地问。

朱允熥想了想道:“应该还好,皇爷爷是承认我的,而我的表现,比朱允炆要好很多,这么说吧……”

他想了好一会,终于想到一个形容,道:“按照打分,十分制,朱允炆现在,在皇爷爷眼里有六分,而我有八分,你也许觉得我会过于自信,但这是我最近在皇爷爷身边得出来的感受。”

这个打分,杨士奇听得懂。

也就是说,老朱对朱允熥的重视程度,远在朱允炆之上,更在意的是朱允熥了。

“草民还有一个猜想。”

杨士奇又道:“陛下是皇帝,目光如炬,二皇孙那些小手段,如何看不出来呢?”

朱允熥问道:“既然看出来了,为何对他的态度,又不一样?”

杨士奇笑道:“可能这也是陛下,对殿下的一个考验,用二皇孙来刺激殿下,好让殿下表现得更好,进步得更大、更快,陛下良苦用心。”

朱允熥:“……”

按照他对老朱的了解,真有可能是这样。

如果朱允熥一直占尽优势,怎么能尽快成长起来?那就让朱允炆来刺激一下。

朱元璋久久没有确定,谁当储君,其实也是想给足时间,让朱允熥尽快成长。

不然,主少国疑,这样可不好。

“先生说得对。”

朱允熥赞同道。

能有一个能力不差的幕僚,给自己分析局势,瞬间轻松了很多,看起来还很不错,怪不得朱允炆一直拉拢那些文官,作用还是很大的。

杨士奇说道:“二皇孙背后那位高人,在补充二皇孙的不足,但又做得不是很对,不知道是故意如此,还是能力跟不上。”

“此话怎讲?”朱允熥问道。

他是当局者迷,能看到的,不一定有杨士奇这种旁观者看得清楚。

杨士奇分析道:“草民说的,正是伤残老兵的事情,这是最好的,一个表现能力的机会,也是得到军心的机会,更是一个,表现性格的机会。”

他放下茶杯,郑重道:“能救济伤残老兵,这是能力,可以得到军中士兵的军心、忠心,至少京营的士兵都知道殿下的好,而性格方面……”

“殿下和那些伤残老兵,素未谋面,也愿意帮助他们,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旁观。”

“陛下当皇帝二十多年,执政是为民。”

“这是对外的。”

“对内,要仁善。”

“殿下能对伤残老兵如此好,没有架子,不是高高在上,说明未来也能对民好,愿意为民,为百姓办实事。”

“对内的仁善,是对于亲情而言,殿下用来反驳二皇孙的一个点,在于亲情,认为二皇孙会杀藩王,殿下此举的仁善,能让陛下打消部分顾虑,证明自己不是那种冷漠无情的人。”

“二皇孙完全失去了,用伤残老兵来表现自己的机会,单是这一点,在陛下那里已经讨不到任何好处。”

杨士奇看得还是很透彻,帮朱允熥把一切都分析出来了。

朱允熥认真考虑了一会,确实如此,但摇头道:“我帮他们的第一想法,不是夺嫡的需要,而是真的觉得他们挺可怜,也是出于同情,其实他们都是大明的英雄,大明不能没有英雄。”

闻言,杨士奇肃然起敬。

“是我狭隘了。”

杨士奇低下头,羞愧地说道。

朱允熥摆了摆手,又问:“先生可知道,如何找出朱允熥身边的人,或者如何应对?”

杨士奇道:“找不出,除非派人一直盯着二皇孙,至于如何应对,草民认为,既然殿下在陛下心中有八分,其实不用很刻意地去做其他,只要做好殿下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就够了。”

停顿了下,他补充道:“夺嫡,争夺的,不是其他,而是能得到陛下的满意,哪怕文武大臣全部支持二皇孙,但陛下不满意,储君就不是二皇孙的。”

“说得好!”

朱允熥的想法,和杨士奇的差不多。

夺嫡最重要的,不是谁的支持,而是朱元璋的认同。

“二皇孙那个高人,竟然不让二皇孙参与伤残老兵这件事上。”

“原因有二,一是那个高人,瞧不起老兵,也从来没想过这一点,那么说明能力再高也是有限,不足为惧。”

“二是那个高人,有所保留,不是真心实意想辅助二皇孙,至于为何如此,草民就猜不到了。”

杨士奇又分析了一遍,那个高人的情况。

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朱允熥也是认同的,确实如杨士奇说的那样。

“我明白了。”

朱允熥说着,忽然起来,对着杨士奇拱了拱手,又道:“我想请先生留下,助我夺嫡。”

他对杨士奇的第一印象很好,既然杨士奇要来自荐,在看到拜帖的那一刻,便决定把杨士奇留下。

见状,杨士奇连忙起来,侧过身不敢接受朱允熥的行礼,又连忙回礼道:“殿下能够相信草民,这是草民的荣幸,草民一定竭尽全力,帮殿下继承大统。”

他郑重地保证,一定可以!

终于有了一个,能力有保障的幕僚,朱允熥也是大喜,又道:“请先生指点,我有何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