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凯旋
“免礼免礼!”
朱允熥说道:“你们都是功臣,有功回来,不用多礼,皇爷爷让我来接舅姥爷和表兄进宫,你们现在可以吧?”
蓝玉道:“当然可以!”
李景隆更没有问题。
尽管这一次平乱的仗,没有什么难度,打得特别轻松容易,但他觉得自己很行,正要进宫等待朱元璋的嘉奖,好告诉所有人我李景隆再也不是纨绔。
我还能打仗,还可以立功。
作为李文忠的后人,不比其他任何武将差。
“你们跟我来!”
朱允熥说道。
至于其他人,在外面等待,没有离开。
蓝玉和李景隆便是如此,跟随朱允熥到了皇宫里面,直到武英殿。
他们回来了,首先也要在朱元璋面前跪拜行礼。
“免了,起来吧!”
朱元璋淡淡道:“蓝玉,你做得好。”
蓝玉躬身道:“区区鞑子,臣灭之易如反掌。”
他还是有些傲,不过凯旋了,有点傲是正常的。
朱元璋想着,没有和蓝玉计较太多,问道:“九江在你军中,还好啊?”
提起了自己,李景隆忽然有些紧张。
蓝玉说道:“有些骄傲、轻敌,但无大碍,打这种小规模叛乱还行,若是大规模战争,经验可能不够用,能力也欠缺,缺少上战场的经验。”
他的评价,还是最专业的。
现在淮西武将里面,最能打的就是蓝玉了。
李景隆到底有料没料,其实很简单,上一次战场,可以把什么都试出来了。
听了蓝玉的评价,李景隆忙道:“陛下,臣都可以解释的,臣……臣第一次上战场……”
“好了!”
朱元璋微微点头道:“咱都知道了,第一次上战场,可以理解,你们汇报一下具体情况吧!”
闻言,李景隆只好低下头。
真正到了战场上,李景隆才知道以前那些能力,其实不值一提,纸上谈兵是很专业,但打起来就不专业了。
但没办法,他就是这样了。
蓝玉把平乱的过程,完全汇报一遍,朱元璋早就知道了过程,但还是想听蓝玉说一说,再对比锦衣卫上报的内容。
来确定,锦衣卫有没有乱来。
“不错!”
朱元璋语气缓了缓,道:“你们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至于赏赐,咱稍后会送去给你们。”
蓝玉和李景隆同时道:“多谢陛下!”
完了,再跪下磕头。
朱允熥道:“皇爷爷,孙儿也离开了。”
他要开溜了,要不然老朱又想找自己看奏章。
奏章是皇权的象征,但朱允熥不想那么快就要全职看奏章,他还有很多事情没做,很多想法没有实现,得把想做的做完了再说。
走到皇宫外面。
朱允熥道:“舅姥爷,辛苦你了,回来后好好休息,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找我,如果想知道平乱的时间里,金陵发生了什么,可以去问宋国公。”
“好!”
蓝玉道:“殿下有什么需要臣做的,尽管吩咐。”朱允熥笑道:“有舅姥爷这句话,以后我不会客气了,将来若是成功了,舅姥爷功劳最高。”
先给蓝玉,画一个大饼。
蓝玉听了眼前一亮,心想朱允熥一定、必须要成功。
故太子没了后,整个大明没有第二个人,比朱允熥更适合当储君,蓝玉就算是拼尽所有,也要帮朱允熥坐在那个位置上。
如果坐不上去,只能对不起朱允炆,他们就是抢,也要抢过来。
很快,和蓝玉分开了。
“表兄,感觉如何?”
朱允熥笑着问道。
李景隆回过神来,叹道:“原来战场和练兵,完全不一样,殿下说得很对,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到战场上才能证明。”
他现在谦虚很多,也没有之前那般骄傲。
战场上果然可以改变人,朱允熥觉得这位大明战神,也变得不一样了。
但尽管如此,朱允熥眼里的李景隆,依旧是个不靠谱的人,正如蓝玉说的,如果有大规模的战争,一定不能用李景隆,去剿匪什么的倒也可以。
李景隆这个人,很神奇。
有时候也很难评。
朱允熥道:“辛苦表兄,你先休息一段时间,我再来找你学习兵法、武艺,如何?”
李景隆在个人能力上,还是没问题的。
“好!”
李景隆当然会同意。
很乐意可以教导朱允熥,未来至少也是个帝师,心里那是美滋滋的。
和李景隆也分开,朱允熥回了自己家里。
凯旋的第二天,他又出去走走。
目前没有别的事情,对朱允炆的攻击,也被他暂缓了。
走着走着,来到了秦淮河畔,但没有去醉仙楼,反而在欣赏那些青楼。
“殿下,一定不能去青楼。”
杨大妞叮嘱道:“如果让陛下知道了,后果很不好。”
朱允熥说道:“我知道了。”
他左右看了看,忽然看到了一道,挺眼熟的身影,道:“朱允炆,你来这里做什么?”
——
朱允炆最近连续吃瘪,心情特别不好。
自己生日那天,还要被朱允熥按在地上摩擦,缓了好久才能缓过来。
以前有吕正在,他在皇宫外面居住,没有任何经济困难。
现在吕正不在了,吕氏的钱再多也有限。
经过了这一次寿宴,朱允炆发现家里要出现财政危机。
“主要是被朱允熥吃穷了。”
朱允炆想到那天,朱允熥他们三人暴饮暴食,怨恨更甚:“我早晚,让你付出应有的代价!”
暂时把复仇的想法置之脑后,朱允炆也开始要考虑经济问题。
吕正的产业,全部到了朱允炆手里。
朱元璋没有完全抄家,这些留下来了。
朱允炆正要去江月楼看看,哪曾想冤家路窄,在这里也遇见了朱允熥,脸色当即铁青,本想绕过去不理会,但朱允熥已经把他叫下来了。
“你要做什么?”
朱允炆压下心中的屈辱,冷声道:“你对我做的事情,我都记住了。”
朱允熥笑了笑道:“也没做什么,相请不如偶遇,要不我请你到秦淮河的画舫里坐一坐?你请我吃饭,我请你去喝花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