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无意请示贾母 帝王薄情寡义

贾琏对沈蕴,算是彻底地心服口服了。

沈蕴不仅医术精湛高超,武功亦是高强,而且还颇具谋略,如此出众的才俊,也难怪林如海会选中他做女婿。

在贾琏看来,像林黛玉这般才情卓绝的女子,也唯有沈蕴这样的俊杰与之相配,二人真称得上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一番感慨过后,贾琏赶来书房拜见林如海。

他又收到了京城来的信件,贾母得知林如海已然彻底康复,便让他带林黛玉回京。

贾母在信中说,十分想念林黛玉,盼她尽快回京,叮嘱贾琏要对林如海说清楚此事。

此时听闻沈蕴和林黛玉即将订婚,贾琏心想,林如海恐怕不会再让林黛玉回荣国府了。

然而,贾母之命难违,他总归还是要前来跟林如海说一声。

“侄儿给姑父请安。”

贾琏来到书房,客气见礼。

林如海此时正看着文书,见他前来,便放下文书,笑着摆摆手:

“琏哥儿来了,快坐。”

先是一番客气的寒暄,贾琏这才说起正事:

“昨日老太太来信,说她想念林妹妹了,如今姑父身体已痊愈,老太太便想让我带林妹妹回京城去。”

林如海回应道:“按理,老太太想念玉儿,玉儿确实该跟着琏哥儿你回京,向老太太请安。”

“只是,我已打算给玉儿定下一门亲事,男方就是沈蕴公子,亦准备办订婚宴,日子都定好了,就在下个月立冬那天!”

“所以,玉儿暂时不能跟你回京城了。”

“另外,玉儿订婚,正需要亲戚们来见证这一喜事,既然琏哥儿你恰好在此,不妨留下来参加宴席,之后再回京城,你意下如何?”

在这个时代,成婚讲究三书六礼,因此,订婚是颇为重要的一礼,需邀请男女双方的亲戚前来见证。

这也是向亲戚们宣告,自家儿女已经定下婚事,就只差举行大婚了。

一旦订下婚事,男女双方在名义上便已是夫妻,只不过尚未大婚,一般情况下,并不在一起生活。

贾琏听后,恭敬地回应:

“林妹妹既然要订婚,侄儿又正好在场,自当留下观礼,只是,此事还得向老太太请示一声才妥当。”

林如海微微点头:“理应如此,正好,我也附上一封问候信,这些年,多亏老太太关照玉儿。”

“如今玉儿订婚,不能及时回京城向她老人家请安,还得请她多多谅解才是。”

贾琏笑着接话:“姑父太客气了,在我们府里,老太太最疼爱的,莫过于林妹妹和宝玉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要是得知您给林妹妹选了个好夫婿,老太太怕是会高兴得很呢。”

对此,林如海却并不认同,他心里清楚,贾母若知晓自己给林黛玉定下婚事,只怕不是高兴,而是心生不满。

贾母既然如此在意林黛玉,对她的婚事必定也极为重视,而林如海没跟贾母通气就定下,贾母多半会有所不满。

不过,林黛玉的婚事,终究还是得由林如海这个父亲做主,即便向贾母请示,贾母的意见也仅供参考罢了。

同时,林如海也明白,自己这个女婿多年未曾向贾母请安,贾母对他未必上心。

所以,这件事,还是不向贾母请示为好,直接定下就好,以免引发不必要的烦恼。

京城。

大明宫内,靖昌帝面色阴沉如墨,猛地将手中的奏折狠狠砸在御案之上。

周遭一众太监见他龙颜大怒,吓得纷纷跪地,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生怕一个不慎触怒天威。

唯有大太监夏守忠,壮着胆子劝慰道:

“圣上息怒,保重龙体啊。”靖昌帝怒不可遏,冷哼道:

“哼!这群贪得无厌的家伙,不知私下侵吞了多少盐税,如今朕不过是想要整肃盐政弊端,他们就坐不住了。”

夏守忠小心翼翼地接话:“圣上,您也清楚,这官盐利益庞大,盘根错节,牵涉极广,他们自然不愿割舍利益。”

靖昌帝咬牙切齿:“那可都是朝廷的银子,是皇家和朕的钱,岂是他们能据为己有的!”

夏守忠听闻,微微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虽说南边尚未传来确切消息,但近日来,不断有人弹劾两淮巡盐御史林如海欺君罔上,称其故意装病,还投毒制造瘟疫,罪当立即处斩!

而靖昌帝却明白,这些人表面上是在攻讦林如海,实则是对他肃清盐政弊病的举措表达不满。

毕竟,清算盐政弊病,这些人的利益必然会遭受损失。

过了一会,夏守忠偷偷瞥了靖昌帝一眼,见他依旧满脸铁青,眼神微闪,小心翼翼地提议:

“圣上,依老奴愚见,南边局势尚不明朗,倒不如舍弃林如海这枚棋子,反正林如海于圣上而言,已达成既定目的,如今看来,似已无大用。”

“如此一来,既能用林如海平息民愤,又可让那些心怀不满之人暂时消停,眼下圣上还不宜对他们动手。”

“待圣上您大权在握之时,再收拾他们也不迟,届时定要让他们把私吞的盐税钱财尽数吐出来!”

靖昌帝听后,苍目之中光芒闪烁,沉声道:

“老货,你说的倒有些道理,林如海确实可以放弃了,当初,朕任命他为两淮巡盐御史,正是因为他是贾家女婿,可搅动盐政。”

“到眼下,他这枚棋子已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是该弃了,也好平息这次事情。”

话未说完,便听到殿外有太监高声请示:

“启禀圣上,两淮巡盐御史林海、风羽卫指挥使邹彰有加急密奏呈上!”

通常情况下,臣子所上奏折,需先经通政司,再转至内阁。

内阁会在奏折上签注意见后,呈送皇帝,由皇帝做出最终决断,此为‘朱批’。

又因帝王制衡之需,司礼监应运而生,司礼监掌管天子玉玺,若认为内阁的意见不妥,可驳回不予盖印,以此牵制内阁权力。

而林如海和邹彰二人,皆有直接密奏之权,他们的奏折能够直接送达大明宫。

这也是众多官员忌惮巡盐御史和风羽卫的原因之一。

见此情况,靖昌帝也不急着下旨了,决定先看看邹彰和林如海究竟传来了什么消息。

待太监送来,他先看起了邹彰的密奏。

待得知吴天扈等人狗急跳墙,最终却被成功拿下,且江南此次爆发的瘟毒已被沈蕴化解,靖昌帝不禁又惊又喜。

喜的是,吴天扈终究伏法,瘟毒也得以解除,惊的是,解毒之人竟然是夏守忠此前提及的沈蕴,这着实出乎靖昌帝的预料。ru2029

u2029感谢「桃李春风一闲人」大佬送出1张月票!成为本书月票金主!

u2029

感谢「hz_eterity」大佬送出1张月票!

u2029

万分感谢大佬鼎力支持!!

u2029

同时也感谢诸位衣食父母的订阅与投票支持!跪谢!!

u2029

诸位的每一点支持,都是作者君的荣幸。

u2029

u2029u2029u2029u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