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秦可卿涉及庞大利益

听完沈蕴一番言辞,秦业心中最后一丝侥幸彻底崩塌,不禁怒声咒骂起背后那些险恶之人。

见此情景,沈蕴面色缓和,劝道:

“秦大人,此刻你还说着,便还有一线生机,不妨将你所知晓之事都说出来,即便要亡,也能拉那些奸恶贼人一同赴死。”

秦业眼中满是期盼,眼巴巴看着沈蕴:

“沈大人,若老朽如实相告,您能否保我儿性命无虞?”

沈蕴轻叹:“说实话,我无法向你保证,其一,对方既然要对你们父子灭口,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其二,若你所说的真相,触怒圣上,令郎恐怕也难以保全。”

闻听此言,秦业眼神瞬间黯淡,此刻他才意识到,他们父子已是必死之人。

而且他清楚,此局几乎无解,一时默然无语。

沈蕴见状,并未催促,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反应。

其实,沈蕴自己也有一些推断,想必是开国一脉的勋贵人家,在工部谋取着某些不可告人的利益,只是具体是何利益,就无从知晓了。

不知过了多久,秦业似乎终于想通了,他望向沈蕴,神情落寞,喟然长叹:

“其实…老朽早该料到会有今日这般结局,或许从我答应他们,从养生堂抱养两个孩子回家的那一刻起,我们家的结局便已注定。”

“既然我父子二人注定难逃一死,那老朽也没有理由再为他们保守秘密了,沈大人,我这便将所有隐秘如实相告!”

沈蕴听闻,内心不禁跳动,深吸一口气,神情肃穆道:

“秦大人,你能想通此节,实乃明智之举,你确实不必再为那些人守着秘密,说不定,他们也会为自己的恶行付出应有的代价。”

这话算给了秦业强有力的理由,让他不再有所顾虑,点头应道:

“沈大人所言极是…事情还得从十五年前旧太子造反案说起…”

依照秦业的讲述,当年旧太子遭人告发蓄意谋反,令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龙颜大怒,将包括太子在内的东宫众人尽数诛杀。

可后来太上皇惊觉自己错怪了太子,竟是误信了奸佞小人的谗言,悔恨交加之下,他选择禅让皇位,传位给了当今的靖昌帝。

当然,这一说法仅是秦业所知,太上皇主动退位的真实缘由究竟如何,暂时不得而知。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太上皇确实开始悔恨自己诛杀旧太子及其后人的举动,于是暗中派人追查,旧太子是否还有后代存活于世。

此事很快便被那些老旧勋贵知晓,他们就故意制造出旧太子尚有两个后人在世的假象。

他们指使秦业从养生堂抱养两个孩子回家,这些老旧勋贵如此行事,一来是想获取太上皇的认同与支持,二来则是想从工部大肆攫取国家财产。

此前,诸多老旧勋贵都明确站在了旧太子一方,譬如贾家,几乎毫不掩饰地支持旧太子。

可谁能料到,旧太子竟直接被太上皇诛杀,这些老旧勋贵瞬间元气大伤,权势一落千丈。

但他们怎会甘心就此出手中权势,于是精心炮制了这么一出关于旧太子后人的假案。

他们表面上告知太上皇,秦可卿便是旧太子的女儿,从而获取太上皇的暗中支持。实际上,据秦业所言,秦可卿根本与旧太子毫无血脉关系,也不知是从何处抱来的女婴。

却因谋划极为周详,所编造的年纪与来历等细节,皆丝丝入扣,宛如真事,太上皇竟也信以为真了。

起初,安排一男一女两名孩童,旨在让太上皇坚信,此二人确为旧太子之后裔。

待太上皇深信不疑后,他们便指使秦业将男孩杀害,仅留下女孩,以防节外生枝。

对外则宣称男孩不幸夭折,当时太上皇闻此消息,特意派人前来质问秦业,为何会出现这般状况。

可在这个时代,孩童夭折本属寻常之事,太上皇最终也只能无奈作罢,不再深究。

他们之所以选定由秦业来抱养这两个孩子,是因为秦业是工部营缮司郎中,与那些老旧勋贵谋取利益相关。

其次,在大恒朝,‘秦’是国姓,秦业的姓氏恰好符合收养旧太子后人的条件。

因有太上皇在背后撑腰,又有工部侍郎吴天佑、工部郎中秦业、工部员外郎贾政等一众在工部任职的官员,他们遂开始把控工部,大肆攫取国家财富。

工部相较吏、礼、户、兵、刑其余五部,地位相对较低,油水亦最少。

但工部毕竟是六部之一,执掌全国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矿冶、纺织等诸多要务。

具体而言,诸如宫殿、官衙、军营、陵寝、河堤之修缮,以及工器制造,军营之中的军器、军火,如兵器、弓箭等,皆在其管辖范畴之内。

由此,其中所蕴含的利益可谓巨大,单以修建宫殿园林为例,由何人承担原材料供应,具体定价几何,皆由工部官员决定。

而这些老旧勋贵掌控着诸多资源,原材料供应、虚报价格等,其中的操作空间巨大。

不仅如此,他们在军中亦颇具影响力,于军器制造方面,更是有机可乘。

倘若工部仅有个别官员想从中谋取私利,被察觉的可能性很大。

可若工部从上至下,众人皆沆瀣一气,共同谋取私利,即便被工科给事中察觉,亦能迅速将事情掩盖过去。

更不必说,工科给事中、都察院的御史,皆有可能与老旧勋贵交情匪浅,如此一来,谋取私利便更为轻而易举。

不过,面对如此庞大的利益,众多人家该如何分配,便成了一个棘手难题。

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诸多人家,彼此皆不服气,于是众人商议推出一个表面上的利益纽带人物。

而此人,正是秦可卿!

只因秦可卿拥有旧太子假后人这一身份,虽说为假,但至少无人敢公然戳破,让秦可卿担当此纽带人物,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为了往来更为便利,贾家出面将秦可卿迎娶入门。

贾珍时常邀请一众勋贵子弟至家中玩乐赌钱,实则借此将工部谋取的私利情况通报给他们听。

而贾珍也知秦可卿的真实身份,加之其行事愈发肆无忌惮,久而久之,竟与秦可卿有了不伦之举。

这也成为秦可卿死亡的直接缘由,这一结果出乎贾珍及众人的预料。

秦可卿一死,作为纽带的关键人物不复存在,众人无奈之下,只能将利益瓜分,于是便出现了开国一脉的所有人家,皆出席秦可卿殡礼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