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春江空月明

医仙谷渐渐安静下来。用过晚膳后,陆昭阳与许延年在竹舍前的小院中闲坐。

夜风带着药草的清香拂过,檐下的风铃发出细微的脆响。

"今日累吗?"许延年轻声问,手指拂过陆昭阳的发梢,摘下一片不知何时沾上的草叶。

陆昭阳摇头,靠在他肩头:"只是没想到药圃变化这么大。"她望着远处隐在夜色中的药架,"二师兄真是费心了。"

许延年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月光下的药圃静谧而神秘,偶尔有萤火虫飞过,如同散落的星辰。

他想起白日里看到的那些奇异草药,每一株都凝聚着陆阿桂的心血,也承载着陆昭阳的牵挂。

"怎么了?"陆昭阳抬头看他。

许延年握住她的手:"在想你小时候在这里的样子。"他拇指轻轻摩挲她指间的玉环,"一定很可爱。"

陆昭阳轻笑,却没有抽回手:"师父说我小时候很安静,总是一个人坐在药架旁看书。"她顿了顿,"倒是二师兄总爱逗我说话。"

夜渐深,两人各自回房休息。陆昭阳躺在竹榻上,听着窗外虫鸣,思绪飘远。师父外出未归,不知去了何处。自小到大,师父极少离开医仙谷,这次却在她回谷后匆匆离去...

晨光微熹时,陆昭阳被一阵熟悉的脚步声惊醒。那步伐轻而稳,每一步都恰到好处地避开地上的枯枝——是师父回来了。

她匆忙披衣起身,推开竹门。晨雾中,陆寻一袭素白长袍,正沿着石径缓步而来。白发如霜,衣袂飘飘似要乘风而去。

"师父!"陆昭阳快步迎上。

陆寻停下脚步,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微微颔首:"醒了?"

陆昭阳点点头,师父向来寡言,但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包含着无需言明的关切。

"师父去了哪里?"她接过陆寻手中的药篓,里面装着几株新鲜的草药。

陆寻拂去衣袖上的露水:"阆中。"

陆昭阳一怔。阆中距此数百里,师父竟独自往返?她正要细问,许延年也从竹舍出来,见到陆寻,立刻整衣行礼。

"谷主回来了。"

陆寻点头,目光在两人之间扫过开口道:"随我来。"

竹舍内,陆寻从怀中取出一卷素笺,缓缓展开。纸上墨迹遒劲,写着几行字: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许陆二姓,天作之合。八月初八,宜婚嫁娶。"

落款是"袁天罡"三个字,笔力雄浑,如龙飞凤舞。

陆昭阳呼吸一滞。袁天罡,当朝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能推演吉凶。师父竟专程去寻他为自己和延年卜算姻缘?

"师父..."她声音微颤,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许延年也愣住了,双手接过素笺,细细端详:"谷主亲自去求的?"

陆寻坐下,给自己倒了杯茶:"顺路。"他抿了口茶,又补充道,"袁道友说,你们命格相合,是难得的良缘。"

师父的话让陆昭阳眼眶发热。师父向来不信天命,只信医道。当年二师兄想学占卜之术,还被师父训斥"医者当务实"。如今却为了她,跋山涉水去求一纸卦辞...

许延年郑重地将素笺折好,双手奉还:"多谢谷主。"

陆寻没有接,只是摆了摆手:"留着吧。"他看向陆昭阳,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柔和,"八月初八,日子不错。"

陆昭阳再也忍不住,跪坐在陆寻身旁,轻轻拉住他的衣袖:"师父..."

陆寻拍了拍她的手背,动作很轻,却胜过千言万语。

"我去煎药。"片刻后,陆寻起身,拿起药篓走向内室。白发背影挺拔如松,却又透着几分孤寂。

许延年轻轻握住陆昭阳的手:"师父真的待你我极好。"

陆昭阳点头,胸口涌起一股暖流。师父待她,从来都是这般——不言不语,却事事为她着想。

当年她第一次独自出谷行医,师父表面不置可否,夜里却悄悄在她药囊里塞满了保命的丹药,后来她独自去长安,师父又让师姐陪着,还让大师兄暗中护送...

"我去帮师父。"她起身跟向内室。

药室内,陆寻正在整理带回来的草药。见陆昭阳进来,他指了指一旁的石臼:"把龙眼藤捣碎。"

陆昭阳熟练地拿起药杵,开始捣药。石臼与药杵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某种熟悉的韵律。小时候,她常常这样坐在师父身边捣药,一边听师父讲解药性。

"师父去阆中...辛苦吗?"她轻声问。

陆寻头也不抬:"还好。"他将几片叶子放入研钵,细细研磨,"袁道友问起你,说你医术精进不少。"

陆昭阳手上动作不停:"袁大人还记得我?"

"嗯。"陆寻难得地多说了几句,"他说你面相清奇,有济世之才。"顿了顿,又补充道,"与许家小子很配。"

师徒二人安静地忙碌着,药香渐渐弥漫开来。陆昭阳偷偷抬眼,看到师父专注的侧脸——岁月在那张脸上刻下了皱纹,却掩不住那份超然的气度。

一只红肋绣眼鸟忽地栖落窗台,朱砂点染的羽翼在光晕中流转华彩。它偏着头,琉璃般的眼珠映着师徒身影,好似在聆听这场人间私语。

陆昭阳手中药碾转了三转,终是轻声问道:"师父为何...这般轻易应允?"

陆寻望向远处群山轮廓:"三年前陇西案,他夜闯府衙击鼓,脊杖三十犹高呼'民命重于天',前年钱塘决堤,他散尽俸禄赈灾。"

陆寻转头看她,"这样的人品,配得上我的昭阳。"

陆昭阳轻轻摩挲着手中药杵 "况且,"陆寻眼中闪过慈爱,"他看你时,满心满眼都是你。为师只盼余生有人能伴你一生,知你冷暖,懂你悲欢。"

陆昭阳胸口微热。她记得许延年办案时的专注,记得他学做茯苓糕时满手糯米粉的狼狈,更记得他在月下说"昭阳,我想陪你看万家灯火"时的郑重。

"八月初八是个吉日。"陆寻药末倾入青瓷瓯,沸水冲开时腾起琥珀色烟霭,"虽无春樱灼灼,却有后山的金桃可酿合卺酒。"

陆昭阳耳尖微红:"太匆促了..."尾音消散在药罐咕嘟的气泡声里。

"哈哈哈——"陆寻忽然朗笑,惊得窗外鸟雀纷飞。笑纹尚未褪尽,他已正色:"蜉蝣朝生暮死尚知尽欢,吾辈红尘客,更当惜取眼前人,人生苦短,莫负良缘。"

"师父..."她忽然伸手按住师父研磨药粉的手背,触到那些经年累月留下的薄茧,喉间泛起酸涩的甜,"谢谢您。"

陆寻的手在空中凝滞一瞬。晨风穿堂而过,吹动他霜白的鬓发,也吹散了他眼底倏忽闪过的一丝水光。"痴儿。"

他低头继续捣药,石臼撞击声里混着几不可闻的叹息,"说这些做什么。"

陆昭阳鼻尖一酸。师父从来都是这样,从不言爱,却将关心藏在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里——为她熬的药,替她整理的医书,深夜为她盖的被...

许延年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谷主,昭阳,用早膳了。"

膳厅里,陆阿桂已经摆好了碗筷。见三人进来,他眼睛一亮:"师父回来了!阆中的'七星草'采到了吗?"

陆寻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布袋,递给陆阿桂:"在袁道友的药圃里找到的。"

陆阿桂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打开查看。袋中是几株通体碧绿的小草,叶子上有七个白色斑点,排列如北斗七星。

"太好了!"他兴奋地说,"配上冰魄莲,可以试制新药了。"

陆钰也从练武场回来,见到陆寻,恭敬地行礼:"师父。"

陆寻点头,示意大家坐下用膳。早膳很简单——清粥、腌菜和刚蒸的馒头,但胜在新鲜可口。陆昭阳为师父盛了碗粥,又夹了几样小菜放在他面前。

"师父尝尝这个。"她指着其中一碟酱菜,"二师兄新腌的,用了长安带回来的香料。"

陆寻夹了一筷子,细细品尝:"不错。"

简单的夸奖让陆阿桂眉开眼笑,立刻又夹了一大块放在师父碗里。

陆钰虽然沉默,却也悄悄将师父爱吃的腌笋往他那边推了推。

许延年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着这师徒几人的互动。没有华丽的言辞,没有夸张的动作,但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透着浓浓的亲情。

用过早膳,陆寻起身道:"今日检查你们的功课。"他看向陆阿桂,"药圃。"

陆阿桂立刻会意,引着师父向外走去。陆昭阳和许延年跟在后面,陆钰则去准备练武场的器械。

药圃在晨光中生机勃勃,各种草药舒展着枝叶,迎接主人的检视。陆寻走得很慢,时不时停下查看某株植物的长势。陆阿桂在一旁详细解说,眼中满是期待。

"紫灵芝长得不错。"陆寻在一株紫色草药前蹲下,轻轻拨开周围的苔藓,"再养两个月就能入药了。"

陆阿桂眉开眼笑:"弟子每日都记录生长情况。"他从怀中掏出那本已经卷边的册子,"您看,温度、湿度都严格控制。"

陆寻接过册子,细细翻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又查看了新移栽的西域草药,特别是那株金脉藤,对陆阿桂的培育方法给予了肯定。

"夜明草要注意遮光。"他指着那方特制的苗床,"正午阳光太烈,会灼伤叶片。"

陆阿桂连连点头:"弟子记下了。"

陆昭阳站在一旁,看着师父检查药圃的模样,心中满是温暖。从小到大,师父就是这样教导他们——不厌其烦,事无巨细。医仙谷的每一株草药,都凝聚着师父的心血;而他们师兄妹几人,更是师父毕生所学的传承。

检查完药圃,陆寻又去了炼丹房。陆钰献宝似的捧出几个瓷瓶:"师父,这是按您上次给的方子炼的'清心丹',弟子改良了一下配方。"

陆寻取出一粒丹药,掰开细看,又闻了闻气味:"加了冰片?"

"师父明鉴。"陆钰眼睛发亮,"弟子发现冰片能中和丹药的燥性,服用后不会口干。"

陆寻微微颔首:"不错。"简单的两个字,对陆钰而言却是莫大的鼓励。

午时,众人回到竹舍用膳。陆寻难得地多喝了一碗汤,还询问了许延年一些长安的近况。饭后,他取出一个木匣,递给陆昭阳。

"给你的。"他说话时目光落在远处的竹海上,仿佛只是随手递了件寻常物件。

陆昭阳双手接过,木匣中是一本手抄的医书,封面上写着《西域药方集》。

陆昭阳翻开第一页,上面详细记录了数十种西域特有的药方,字迹工整如蝇头小楷,,每一笔都透着师父特有的风骨。

"师父..."她指尖轻触纸页,声音微颤。

陆寻端起茶盏,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面容:"你在西域学的那些,我都记下来了。"茶盖轻叩杯沿,他顿了顿,又添道:"加上些补充。"语气平淡得仿佛在谈论今日的天气。

陆昭阳小心地翻动着书页,发现不仅有自己的笔记,还有师父详细的批注和改良。

最后一页甚至记录了几种她从未见过的药方,想必是师父在她从西域回来后新整理的。

"多谢师父。"她将医书贴在胸前,眼中泛起泪花。

陆寻广袖一挥,起身时带起一阵药香:"我去休息。"他挺拔的背影如雪中青松,唯有袍角轻微的颤动泄露了长途跋涉的疲惫。

数百里的奔波,终究是耗神费力。

许延年轻声问:"师父累了吧?"目光追随着那道远去的身影。

陆昭阳点头,目送师父的背影消失在竹舍深处。她轻轻摩挲着医书的封面,心中充满感动。

师父向来如此,从不言爱,却将关心藏在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里——为她熬的药,替她整理的医书,深夜为她盖的被,如今又为她远赴阆中...

"师父待你,如父如师。"许延年轻声道,温暖的手掌覆上她微凉的指尖。

陆昭阳倚在他肩头,青丝散落如瀑:"若没师父就没我..."话音化作一声叹息,融进穿堂而过的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