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赎身,不入府
能被天晟朝大王重用,出使魏武朝。崔文在天晟朝那边身份肯定不轻,关系网庞大。
曹品任命他作为魏武朝大使,去驻扎天晟朝,到时候崔文不给他使绊子才怪了。
也得亏,曹品想的出来。
“大王……”
“怎么,不愿意?”曹品斜倪宁君问道。
宁君道:“倒不是不愿意,而是大王,我魏武朝满朝文武里面,合适的人不少,怎么排也排不到臣下的头上吧?”
这是实话。
魏武朝人才济济,有的是适合做魏武朝大使之人,怎么看也轮不到他宁君去。
“魏武朝不缺能人贤臣,但寡人需要常驻天晟王都的臣子,他们却都不行。可知道为什么?”
宁君有猜测,但还是摇头。
“我们魏武朝是己经和天晟朝结盟,满朝臣子无不庆幸,认定能和天晟朝结盟,乃是我魏武之幸!北玄,满朝的臣子,对天晟朝都有敬畏之心。寡人遍观朝中,也只有你或不是墨守成规之人。”
“我们魏武朝,不该比天晟朝矮一截。”
话都说到如此通透,宁君怎么可能还不明白。
魏武大使,要做的事情就是以两国信使的身份和天晟朝联系。
也可以理解为,大王曹品和天晟朝之间的传话人。
职责特殊。
而曹品要的并不是一个对天晟朝唯唯诺诺的人。
而胆大包天陈北玄,却是一个选择。
宁君思忖了片刻,心里倒是觉得不差。
曹品想要掌控他,而他那个未曾谋面的便宜父亲,大概率是清楚他并非亲生儿子。也有可能,是想利用他。
如此情况下,实则宁君的前路并不光明坦荡。
有机会,能跳出魏武朝这个圈子,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你可愿意为寡人分忧?”曹品又开口问道。
“臣下愿意!”
似乎,也没宁君拒绝的份。
宁君紧接着问道:“不知道大王打算什么时候让臣下动手?是和……崔使臣一并去天晟王都?”
曹品好笑一声,“呵,让你和他一路,寡人担心他还未回王都复命就给你气死了。这件事不着急,再不济,也得等你父亲回来了再说。他若是舍不得让你这儿去吃苦,差事的事情也只能作罢。”
当真陈无极不答应,即便是曹品身为魏武朝大王,也只能作罢。
天帅陈无极,在魏武朝的地位极大。
可以说,安王曹襄,大天辅长孙麋鹿,天帅陈无极。
这三人之间,陈无极的分量最重。也是曹品必须最重视的一位。
因为陈无极是两百多万天帅军的主人!
大致又聊了一会儿,宁君便离开王宫。
至于昨夜妙倌阁的事情,不了了之。
本身,曹品也没问罪的意思。
妙倌阁争抢女人,这种事情有污名声,但谈不上罪责。
曹品这位君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可。
当然心里肯定不舒服,好歹陈北玄也是他的准女婿。
待到宁君离开后不久,一位白发老者迟钝步伐而来。
“大王!”
老者恭恭敬敬的对着曹品鞠躬。
“天辅别客气!”
这长相颇有仙风道骨风范的老者,便是魏武朝的大天辅长孙麋鹿。
也是如今魏武朝,最德高望重的老人。
“天辅,你觉得寡人的安排到底是对是错?”
这安排,所指当然是重用陈北玄成为驻天晟朝大使之事。
“陈北玄就是一柄双刃剑,重用到底是利几还是害几,也只有用了才知道。”
长孙麋鹿中正道。
曹品点点头,“的确啊,以前也真没看出来,陈北玄这小子还真是一人才。就是性子太大胆随行,不过沉稳。”
长孙麋鹿笑了笑,“若是沉稳有度,大概大王就不会对他另眼相待,更不会器重了。”
这般说,足见抛开儿孙恩怨,长孙麋鹿对如今的陈北玄,也是高看了一眼。
但……
“大王,你不能忘记一件事,他始终是陈无极的儿子!”
曹品思绪被拉到了这条线上,沉吟了刻后,道:“寡人相信陈家的忠心!”
长孙麋鹿不在多言,
如果当真深信不疑,如何会犹豫迟疑。
他也相信陈无极的忠心。
但天帅军却忠心陈家!
……
回到天帅府,宁君便被老太君召见。
府中大堂。
宁君如实交代了和曹品的对话。
老太君面色瞬间就有些变化,当即不悦,“让你去常驻天晟王都,大王这是在胡闹!”
她三孙子什么德行,她没数。
到哪儿都不是什么消停的主子。
如果是去实力弱于魏武的国家做大使也就罢了。
但天晟朝可是大强国,可不会惯着她孙儿的性子。
真要是惹出什么事情,
天帅府也兜底不了。
“奶奶,就是去天晟王都住一段时间,没多严重。再说了,不出去走走,孙儿如何可能会长大?大王这是为了孙儿好。”宁君心里是愿意接这任务,说话也是围着曹品。
“呵呵,为你好?他啊,或许……罢了,不说了。你父亲还有几日就回府,你到底去不去,他说了算了。”
老太君欲言又止,换了话茬,“你和红尘那个女人之间,你打算如何处置?”
如今妙倌阁红尘怀上了陈北玄的孩子,整个魏都沸沸扬扬。
那怕老太君明知道是假,但也须得有一个妥善的善后办法。
“赎身,不入府如何?”宁君尝试问道。
老太君皱眉一刻,然后化开,点了点头,“如此也好。”
也就说是,他肯定是要给红尘赎身,但不会收入府中为妾!
也不合适。
陈北玄还没成亲,就先迎娶一个妾室入门。
如果陈北玄的未婚妻是旁人也就罢了,但可是当今大王最宠爱的公主,总是要照顾下面子。
就留在外面豢养,当一只金丝雀,也是不错的选择。
“北玄啊,你父亲常年在军中,可以说你是奶奶拉扯长大。你什么性子本事,奶奶很清楚。奶奶对你也没什么厚望,为陈家撑门楣,有你两个哥哥即可。至于你,平平安安就好。”
这番话,大概就是老太君最心底的话了。
她对这孙儿,当真是别无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