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帮我抄一百遍

太子病重,只能暂时留在皇后的寝宫养病。

皇后忧思过度,也病倒了。

椒房殿暂时闭宫,不见外客。

皇后有些嫌弃的说道:“你把他留在这做什么,我见到他都心烦。”

秦金枝将削好的苹果递给皇后。

“您不是不喜欢东宫那几个儿媳妇吗?我给你送个喜欢的。”

皇后不解的看着她,“什么意思?”

秦金枝朝着太子养病的卧房抬了抬下巴。

奉旨照顾太子的沈流萤正好推门进去。

皇后眉头皱起,“你说流萤?”

秦金枝翘着腿说道:“沈家分支的一个庶女,走了沈贵妃的路子进宫的。”

皇后瞪大眼睛,“流萤是沈家人!”

秦金枝将一颗葡萄扔起又用嘴接住。

“跟沈家有仇的沈家人。”

皇后若有所思的说道:“就算沈家待她不好,毕竟也是她的家族,会不会……”

秦金枝挑挑眉,“她是为了她小娘跟弟弟才进宫的,这两个人现在在我手里。”

皇后这才放心,“我这椒房殿竟然也被钻了空子。”

秦金枝一脸悠闲的说道:“放心,有我这罗刹在,小鬼可不敢放肆。”

皇后笑笑,随后问道:“你把沈贵妃身边的荣福给废了,当众下了她的面子,她一定会去你皇祖父那告状,让你皇祖父责罚你。”

秦金枝点点头,“洪公公已经传过口谕了,让我抄宫规一百遍。”

皇后疑惑,“沈贵妃转性子了?”

竟然就罚的这么轻?

秦金枝一看皇后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听说要让皇祖父打我戒尺,禁我的足,被皇祖父劝下了。”

皇后不敢相信,“她就这么同意了?”

“怎么可能,她让陛下复沈察的职。”

皇后一脸果然如此,“我就说,那女人属狐狸,怎么可能轻易就答应,原来是算计这个。”

秦金枝勾起一抹坏笑,“她是狐狸,我就是大尾巴狼。”

沈察是李进的哥哥李川亲自动的手,别说下药,就算没有秦金枝给的秘药一个月也是下不了床的。

沈贵妃不是个蠢货,禁军统领职位多重要她不是不知道。

沈察被停职,相当于她在宫中被蒙住了眼睛。

那个位置多少人在盯着,她肯定会想办法让沈察官复原职。

秦金枝直接让他三个月下不了床,就算陛下同意,沈察的身体也不允许。

皇后看着她傲娇的小表情笑道:“你跟你那皇祖父倒像是亲爷俩,心眼子多的像蜂窝。”

心中郁结被秦金枝消散不少,“不是要抄宫规,皇祖母跟你一起抄,让彩环他们也都帮你抄。”

秦金枝挥挥手,“不用,有人帮我抄。”

皇帝在御书房看到被秦金枝送来的宫规,瞪大眼睛问洪公公:“你再说一遍,这王八羔子说什么!”

洪公公支支吾吾的说道:“郡主说,说,让您,让您帮她抄一百遍。”

“混账!”

皇帝气的现在就要去皇后的寝宫抽她。

洪公公看到陛下的样子后面的话也不敢说了。

皇帝见状问道:“这混账还说什么了!”

洪公公咽了口口水,“郡主还说,说。”

“说什么!”

洪公公下定决心眼一闭,“郡主说,您若是不帮她抄,她就把您藏在皇后娘娘后花园的酒都喂二花!”

看到皇帝一丝疑惑,又哽了哽脖子说道:“二花是御膳房的师傅新买的猪仔。”

“我抽死她!”

那可是二十年的十里香!

要去给她拿去喂猪!

皇帝看到洪公公还站在原地,“你还站在那做什么!”

“啊?”

洪公公一时间也没有反应过来,要去抽死郡主吗?

您忍心吗?

皇帝气的两眼翻白,“还不去找几个会写字的太监宫女,难道要朕把这什么鸟宫规抄一百遍吗!”

洪公公连忙说道:“奴才这就去叫人。”

吓死人了,他还以为是要去抽郡主呢。

皇帝猛吸一口气,天下还有比秦金枝还混账的孩子吗!

让她祖父给她抄宫规!

她怎么不让她祖母抄!

等晚上他就把十里香换个地方!

洪公公去而复返,“陛下,杜尚书求见。”

“杜仲?让他进来。”

皇帝将宫规扔到奏折下面。

门外,一位头发已经有些花白,但是眼睛依然炯炯有神的的老者走了进来。

“臣,杜仲,参见陛下。”

说着便恭恭敬敬的跪下行了大礼。

“杜老不必行此大礼,快起来,洪德全,赐座。”

“多谢陛下。”

“不知杜老求见朕有何事?”

秦金枝刚把人侄孙子脸捅个对穿,不会是来找他要说法的吧?

孽障!

一天闯八百个祸,就不能给他点时间休息吗!

杜仲坐到一旁神色坦然,“陛下,臣此次进宫,是想问陛下,镇北军,该如何安置。”

皇帝一副疑惑的样子,“镇北军自然是由镇北王安置。”

笑死,他才不安心,别想从他口袋里在掏一分钱!

杜仲却说道:“陛下,如今我晋国已经不需要在打仗了,百万大军却依然只听命于镇北王,这镇北王难免有拥兵自重的嫌疑。”

皇帝依旧笑盈盈的说道:“那杜老有何见解?”

杜仲严肃的说道:“镇北王应该上交兵权,镇北军由兵部统一安置。”

皇帝像是不在意的说道:“镇北王常年行军打仗,这兵权不急着上交,镇北军有百万之众,兵部人数却有限,还是别给兵部添麻烦了,就让镇北王自己去管理吧。”

杜仲却语重心长的说道:“陛下,万万不可!镇北王征战边关十几年,边关百姓只认镇北军不认皇权,镇北王更是功高盖主,若是不将兵权收回,恐酿成大祸。”

皇帝面上依然是笑意,“杜尚书多心了,镇北王与朕乃少年情谊,定不会辜负于朕。”

杜尚书急忙说道:“陛下三思啊,历朝历代多少功高盖主的将领陡生谋反之心,臣也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着想。”

为他的江山着想还是想着他的江山。

镇北军是皇室与世家分庭抗礼最坚定的后盾。

没了镇北军,世家想要在这京城中做些什么还有什么顾虑。

收回镇北王的兵权,二人离心。

世家共谋大业,倒是好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