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大傻子
洪公公厉声质问着跪在下面的流民。
“陛下开恩呐!我等并没有想要行刺之心,只是想进来寻条活路!”
洪公公当即说道:“你们不想行刺为何直奔郡主,将郡主团团围住!六皇子跟十七皇子全因你们重伤昏迷,你们还敢说不是行刺!”
这些流民的目标太明显了!
几乎在看到秦金枝的那一刻便瞬间冲向了她!
并没有冲到看台方向。
刚才被秦金枝救下的老人连忙说道:“我们没有想刺杀郡主,我们是觉得衣着最华丽的应当是最尊贵的人,所以才会向郡主喊冤 !”
在场所有年轻人几乎都是轻便的胡服,不下场的权贵也都是深色轻便的衣袍,帝后在最远的看台上,只有秦金枝衣着华丽的像要参加什么盛大的宫宴。
只是参加马球会的众人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突兀。
秦金枝一向奢靡,身上穿的永远都是最金贵的料子。
戴的都是最珍贵的首饰。
所以按照这些流民的说法,用华裳来分人,倒也没错!
皇帝听后不动声色的挑挑眉,小王八蛋还算有点良心。
没让这群流民直接窜到他跟皇后面前。
没错,秦金枝今日就是故意穿这么显眼。
至于他们为什么会这么觉得,自然也是因为将他们引到了这里的人提前给了他们暗示。
要是只有皇帝在,秦金枝才不管,直接将流民甩过来。
这不是还有皇祖母在。
不过秦金枝也是怕人多万一失控,真伤到老两口。
另一个一个跪在地上的中年男子鼓起勇气说道:
“贵人,草民等人都是江南的灾民!
江南闹水灾,百姓流离失所,江南的官员也没有人管我们!
我们实在是没了生路,听说今天马场有位高权重的大人物设宴,才想着闯进来为我们这些老百姓寻一条活路!”
皇帝听后勃然大怒,“江南闹了水灾,为何没人上奏!若不是流民都已经进京了,朕还要被瞒到什么时候!”
“陛下息怒!”
随行官员全都跪下。
隐瞒灾情,这可是重罪!
“一个个怎么都哑巴了!江南十六州,竟然没有一个地方官员上奏灾情!真是好的很呐!”
秦金枝漫不经心的走到裴瑾年身边低声说道:“现在,走过去,跪下!”
裴瑾年还没有从惊马中回过神,听到秦金枝的话愣了一下,下意识的就听了她的话。
只是人跪下了,他才想起要问秦金枝,他跪下做什么?
皇帝看到忽然走过来跪在面前的裴瑾年一愣,“裴家小子,你这是做什么?”
裴瑾年大脑轰轰作响,他也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他眼睛看向秦金枝,秦金枝却没有为他解围的意思。
只是下巴冲着流民扬了扬,指尖点了点自己的脑子。
裴瑾年缓缓抬起手行礼,“陛下,江南灾情如此严重却没有官员上报,一定有人将灾情信息拦截下来,不排除有些地方官员跟京城中的高官勾结,我愿替陛下南下,查明真实灾情!”
他的眼神瞟向秦金枝,是这个意思么?秦金枝让他今天务必出席马球会,这场流民乱入会不会是她故意安排的!
她说会推他上京都府尹的位子,南下探访灾情,无论如何都算大功一件。
到时他继任京都府尹更加名正言顺!
秦金枝竟然在给他铺路!
一时间裴瑾年五味杂陈。
秦金枝不知道裴瑾年心中在想什么,不过从他的反应来看,她还算满意。
毕竟这么长时间以来,裴瑾年表现的都像个大傻子。
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知道,她都快怀疑这裴家麒麟子的称号是裴瑾年自己偷摸找人吹出去的了。
大傻子不语,一味感动。
一旁的杜仲眯了眯眼睛当即说道:“陛下,不妥!裴瑾年无官无职,南下不合情理,不如由老臣代替陛下南下,一定将此事查个清清楚楚!”
秦金枝忽然走近杜仲上下打量他后开口问道:“杜尚书,你能骑马么?”
杜仲满腹的说辞被秦金枝一下打乱。
“老臣身体年迈,自是已经骑不了马。”
秦金枝忽然一笑,“裴瑾年能啊,您刚才不是看见了么,虽然他马球打的不怎么样,但是马术还可以。”
杜仲皱着眉说道:“郡主说这个做什么?现在是在探讨灾情,还请郡主不要胡闹!”
秦金枝啧了一声,“杜尚书既然身体年迈,出行肯定需要坐马车,从京城到江南,马车出行最少要一个月,您探查灾情回来又要一个月,两个月,要死多少人呢?还请杜尚书不要胡闹。”
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不少官员还是偷偷将脸埋了下去。
杜尚书一把年纪被说胡闹,金枝郡主这不是说杜尚书这是为老不尊吗?
杜仲没想到秦金枝竟然混账成这样,“你!”
还没等他说话,裴瑾年便说道:“陛下,瑾年身强力壮,日夜兼程,快马离京最快七日便能到达,往返最快半月即可,还请陛下恩准瑾年替陛下南下!”
难怪秦金枝一定要他上场。
秦金枝这是将每一步都算好了!
“陛下!不可!”
皇帝却开口道:“朕,觉得瑾年说的可行!就是因为他无官无职,朕才放心!”
江南水灾这么严重,地方官员与朝中高官是板上钉钉的了。
朝中官员势力错综复杂,不管派谁去门都有可能同流合污!
但是裴瑾年却不同,他无官无职,但是却与金枝郡主有了婚约,。
镇北王寿宴裴太傅亲自登门,便已经表明了裴家认可了镇北王府的姻亲关系。
而金枝郡主自小便养在帝后膝下,二人成婚后,裴瑾年甚至都可以随着秦金枝叫陛下一声皇祖父。
严格来说,裴瑾年其实算的上是陛下的人!
而且裴瑾年是被裴家当做下一任家主培养的,踏入朝廷是必然的事。
陛下如此疼爱金枝郡主,难保不是在给裴瑾年抬轿让他有了踏入朝堂的名头!
“裴瑾年接旨!
朕封你为江南安抚使,替朕探查灾情。
可调度江南所有地方官员,若是灾情属实,号令十六州配合赈灾。
有先斩后奏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