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鸿胪寺少卿

大殿之上,所有大臣看到了站在皇帝身边的秦金枝顿时议论纷纷!

“这金枝郡主怎么会出现在这?女子出现在朝堂之上成何体统!”

“就是,这不是胡闹么!陛下未免也太过溺爱了!”

不少大臣都面带不悦之色。

秦金枝看了一眼魏察,老头顿时将头扭到一边。

小王八蛋刚才还要把他当武器扔出去,他才不帮她说话。

秦金枝无语,老头心眼真小。

杜仲上前一步,“陛下,大殿乃是陛下与百官议论朝政之地,怎能容忍女子登堂!”

秦金枝看向杜仲,“敢问杜尚书,千鸟卫成立之初的用意是何?”

杜仲看着秦金枝的脸心中就梗着一股火。

“自然是保护陛下的安全。”

秦金枝挑挑眉,“所以杜尚书是在故意找茬?杜尚书,上次都跟你说,别胡闹,这上朝呢。”

她作为千鸟卫指挥使,站在这当然是保护比陛下的安全了,你都知道还问什么。

杜仲心脏一抽一抽疼的感觉又上来了。

不少大臣听到秦金枝的话差点都没憋出乐,还有几个庆幸还好他们没开口。

杜仲深呼一口气,“既然郡主在此,那移交楚国暗桩一事也应尽快交接。”

秦金枝挑挑眉,“交接?交接给谁?交接给你杜尚书?”

杜仲刚要开口余光看到魏察蓄势待发的表情,他真的很想跟这老东西打一架!

“自然不是老臣,只不过这暗桩事关重大,千鸟司资历尚浅,还是应该交给专门的人来做。”

秦金枝面带疑惑,“不知道杜尚书有什么人选?”

杜仲面露警惕,记住这秦金枝怎么这么好说话!

他上前一步,“臣提议,应由枢密院接手此事。”

枢密院啊。

秦金枝脸上露出笑意。

枢密院原掌文书,分政军权,主事军事机密边防及军事调动,只是自晋国开国以来,军权一直都在秦家的手里。

陛下并没有废除枢密院,但是枢密院的也因此成了闲职。

军权是一个国家亘古不变的话题中心。

杜仲一心想要收复秦家的兵权,那收复来的兵权也将会由枢密院执掌。

掌控枢密院,就相当于掌控了晋国的兵权。

杜仲倒是筹谋的够早。

秦金枝笑呵呵的说道:“杜尚书的提议甚好。”

杜仲皱起眉头,这小郡主怎么这么好说话!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不过。”

杜仲瞪起眼睛,他就知道!

“这想要暗桩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如果直接把人交给枢密院,那对其他来跟我交涉大人多不公平。

况且我已经答应了大理寺的袁大人,巡城司的王大人,还还有刑部的李大人,会优先考虑这三位。

不如杜尚书跟三位大人先商议一番,决定好到底由谁来接手这些暗桩。”

不少大臣看着不急不躁的秦金枝都有些疑惑。

小郡主这不是挺善解人意的么。

不过被点名的三人却面色十分难看。

昨日夜间,他们派人劫狱,竟然没有一人生还。

今早,千鸟司门前更是挂出了几具他们手下的尸体示众。

秦金枝看着三人有些难看的脸色笑意更甚,

“不过各位要尽快。

昨日夜间竟然有这些暗桩的同伙想要劫狱,已经被崔副使率领的千鸟卫全部击杀。

牢中暗桩们以为有人要杀人灭口,已经有人支持不住开始交代了。

各位大人若是再慢些,即使将暗桩移交给诸位,也是没什么用了。”

朝中众人面色各异,已经开始交代了,若是这些暗桩将该交代的全都交代清楚,那他们费尽心思抢人还有什么用?

不过竟然有人劫狱,是楚国的其他暗桩还是这朝中的那位大人可就不好说了。

“就依郡主所言。”

即是如此,只要谁能搞定郡主,那这些暗桩郡主自然就会交给谁。

况且已经有人开始给跟郡主交涉了。

秦金枝笑盈盈的看着众位,好多钱!

皇帝见状问道:“众位爱卿可还有其他事情上奏。”

“陛下,臣有事启奏。”

只见一个十分讨喜的老头从一旁上前。

“陛下,楚国使团已经进京,鸿胪寺已将人安排在了驿站,等待使团休整,明日进宫见驾。”

此人正是鸿胪寺卿娄昭。

皇帝点头,“此事由你鸿胪寺督办,莫要出什么差池节外生枝。”

娄昭应道:“是,陛下。”

魏察这时上前,“陛下,鸿胪寺少卿一位一直空缺,臣要举荐一个人。”

鸿胪寺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

这些年来晋国一直与他国交战,除了附属国并无其他大国来晋,陛下又免除了大部分的赋税,为避免铺张浪费,大型的仪节也很少。

所以鸿胪寺一直都只有一位寺卿。

皇帝面带笑意,“爱卿一向慧眼识珠,不知爱卿准备举荐何人。”

“魏临。”

朝中大臣纷纷议论,这魏临是何人。

能让魏察这张嘴举荐。

魏察倒是毫不避讳,“我儿子。”

众人皆是一愣,没想到魏察竟然毫不避讳的举荐自己的儿子。

“魏大人,这恐怕不妥吧。”

魏察问道:“有何不妥,举贤不避亲,能者居之,还是说你有更好的人选。”

娄昭却两眼直放光。

魏临,他可是听说过。

永安楼舌战百位学子不落下风。

他鸿胪寺负责两国邦交一切事宜。

但这使团来晋必然会涉及到谈判问题。

听说他还学识不菲,这样的人不正适合他鸿胪寺!

最重要的一点,他可是魏察的儿子!

要不是因为魏察嘴实在太黑了,请他来鸿胪寺容易让两国再起战火,他都想向陛下请奏请魏察身兼数职了!

遗传这东西可说不清道不明,能跟百位学子辩论不落下风,这嘴皮子得多厉害!

“陛下!臣相信魏大人的品行,若只是因为避亲就错过好的人才,这才是大晋的损失。”

秦金枝眼中闪过笑意,看来这风已经如愿吹到娄昭的耳朵里了。

杜仲实在看不得魏察这得意的样子。

“魏临名不见经传,怎么任如此重要的职位,鸿胪寺涉及两国邦交,事关重大,还请陛下三思。”

魏察终于正眼看了杜仲一眼,“那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