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黑吃黑

秦金枝跟崔莹直接回了千鸟司。

崔莹不敢相信,“那么多的人,萧真竟然如此罔顾人性!”

难怪,萧真在天子脚下豢养马匪竟然无一人察觉。

这是皇子,果然都视人命如草芥。

为了藏兵,不惜杀了一整个寨子的人。

秦金枝回到千鸟司直奔胡阿蛮胡阿娇的房间。

“伤怎么样了?”

胡阿蛮胡阿娇立刻举起自己的双臂展示自己的肌肉。

“看见没,这就叫强壮!”

秦金枝笑笑,随后坐到一边,“让白雀寺的人准备下山。”

两人一愣,胡阿娇问道:“山上的人太多了,千鸟司容不下那么多人,是不是太早了。”

秦金枝摇摇手指,“今日我发现了一处好地方,不过下山之后,咱们的人还的先做点除暴安良的好事。”

胡阿蛮一愣,“打家劫舍我倒是擅长。”

秦金枝笑出声,“那换种说法,黑吃黑?”

胡阿蛮举起大拇指,“那我最擅长!”

秦金枝开口道:“京城外一百里处有座寨子,寨子里的人都是马匪所扮,我大概看了一下,容纳五千人不成问题,让五千人下山,剩下的人留守白雀寺做支援。”

胡阿娇想了想,“那我们是攻下寨子即可,还是?”

秦金枝眼神变冷,“屠山。”

萧真敢肆无忌惮的将他豢养马匪的事展现给她。

无非就是因为赵家没有背景。

有钱无权,无论什么时候都非常危险。

萧真现在估计还在高兴自己竟然发现了这么多一块肥肉。

不过她倒是更确定了一件事。

萧真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银钱,是要养寨子里的私兵。

若是萧隐的命令,他根本不用担心银钱。

看来萧真跟萧隐并不是一条心。

还是她那句话,皇子争位,天经地义,有那个皇子不想要哪个位置?

不过这个萧真还真是不容小觑,阴狠,有胆量。

靠着萧隐的权竟然培养出了自己的势力。

若不是她急着要萧隐的命,秦金枝还真想看看这一对盟友的自相残杀。

不过,秦金枝也找到了让萧隐跟郑家再也没有翻身机会的法子。

秦金枝第二日进宫时,看着门口的千鸟司正仔细严查进宫的大臣们。

杜仲被气的脸红脖子粗。

只是无论他怎么发脾气。

千鸟卫都冷着一张脸告诉他,不接受检查便不能入宫。

秦金枝走到杜仲身边,“杜尚书,怎么不配合检查?身上藏了暗器?还是怕我千鸟卫吃你的豆腐?”

这时身后传来一道让杜仲瞬间血压升高的声音。

“这一天天的也不知道总捣什么乱,不知道是不是亏心事做多了生不出孙子,天天没事自己装孙子。”

周围的大臣听后强忍着笑无比的配合检查只求赶快离开此处!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谁知道魏老的嘴里下一句会崩出什么话?

这要是让杜尚书听到他们的笑声还不报复他们!

秦金枝却毫不顾忌听后哈哈大笑。

她对着魏察说道:“走,魏老,带你行驶点特权。”

说着二人便抬脚向宫门走去。

千鸟卫直接放行。

杜仲当即吼道:“他们二人为什么不用检查?”

千鸟卫十分理所当然的说道:“秦指挥使是我们的头啊,您要是我们的头,我们也不检查您,请杜尚书配合!”

秦金枝一边走着一边将怀中的奏折递给魏察。

“今日,就劳烦魏老使出当年您随皇祖父舌战群雄的威力。”

魏察挑起挑起一边眉毛打开奏折。

里面都是郑家这些年所做之事。

人证物证齐全。

所有的事情加在一起,再说与郑家跟郑德妃没有关系就说不过去了。

魏察摸摸自己的小胡子,“你这是要将明王往绝路上逼啊。”

秦金枝背着手,“不逼不行啊,他要是不急,我怎么找他的错处。”

魏察哼笑一声,“御史台里有明王的人,我听说今日对你的弹劾也不在少数。”

秦金枝挑挑眉,“您老是怎么知道呢?”

魏察一脸傲娇的说道:“老夫的名头纵横官场这么多年,在言官中还是十分有威望的,谁还没有两个仰慕者?”

御史台的御史背后有势力的不少,但是既然能成为言官,自然还是想要为社稷做出一些贡献。

而魏老,是晋国言官的传奇。

真心实意想做一个好言官的御史,都会心向往之。

这走动的人多了,消息自然也流通的多了。

秦金枝笑出声,“老而不死是为贼,您这句话还真没说错。”

魏察气的一巴掌就拍过去。

秦金枝向前一跳,“您这老贼还是练练腿脚吧。”

魏察看着秦金枝倒退着看着他。

脸上的神色张扬耀眼。

不服老是不行了,后起之秀已经登堂入室了!

只是他这老贼,还没到退的时候。

魏察将奏折放进袖子中。

一边走一边将袖口挽起。

甚至还活动了肩膀。

身后的不少大臣看到魏察的样子还没进殿就开始有些慌了。

这位阎王爷这是又盯上谁了?

秦金枝在殿上一站,看了一眼皇帝。

皇帝眼皮一跳,这小王八蛋又不跟自己提前通气!

不知道今天又闯了什么祸等着他呢!

还没等洪公公开口。

魏察便一步上前,“臣有本启奏。”

身后的大臣都不自觉的向后退了一步。

魏察也不等陛下开口。

从袖子中掏出今天的生死簿。

老嘴一张,秦金枝向皇帝挑挑眉。

不是不跟您通气,这不是怕你徇私么?

刚刚封王的明王站在朝臣的最前面。

但是这里却成为了魏察近距离攻击他的牢笼。

用娈童做权色交易拉拢官员。

贪污国银。

侵占百姓土地,致百姓流离失所丢掉性命。

参与皇商选拔的贿赂。

桩桩件件都跟郑氏一族脱不了干系。

魏察上前一步,“明王,这一切你可知情?”

明王上前一步脸色十分恐慌,“父皇,儿臣的性子您应该是知道的,儿臣对这些事情毫不知情。”

皇帝的脸色黑如墨,“你若是不知情,这郑氏一族所做之事,到底是意欲何为?是想稳固地位,还是想改朝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