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求签解惑

第三百三十三章 求签解惑

“备马车!我要去护国寺,找圆静大师!”

护国寺位于京郊,是大夏的国寺,也是京城权贵常去祭拜的地方。

但凡有些身份地位的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前往。

尤其是寺中的圆静大师,佛法高深,更精通占卜之术。

找他解签的人,无不钦佩,认为他所言极准。

太子此前也曾多次求签,结果都十分应验。

马车停在护国寺门前。

寺中的小沙弥都是有眼色的人,一看便知马车上的人非富即贵,当即迎了上去。

莫先生下了马车,“麻烦你去通知一下圆静大师,就说太子殿下前来请他抽签解惑。”

“是!”小沙弥赶忙跑去通报。

太子从另一侧人少的山路往上走,很快来到后院的一排禅房。

圆静大师身披袈裟,早已在不远处等候,躬身行礼:“阿弥陀佛,老衲见过太子殿下。”

“圆静大师客气了,这里不是皇宫,不必多礼。”

太子礼贤下士,亲自上前扶起圆静大师,“此次前来,是想请大师帮我解惑。”

“自然可以,太子殿下请。”

几人来到房间中。

太子深吸一口气,拿起面前的签筒摇晃几下,抽出一根签子。

看到下下签三个字时,他眉头微皱,却也没有再摇一次。

他要的不是心里安慰,而是答案,随即将签子递了过去。

圆静大师看完签文内容,微微皱眉,“太子殿下所求之事,可是与人有关?”

“是。”

“并非为自己求,而是为他人,且此人与您有敌对关系,对吗?”

太子立刻点头:“没错!大师不愧是大师,这都能看出来!”

圆静大师谦虚摇头:“这些签文上已有暗示。”

“还请大师说说,我和这人日后会如何?”太子追问。

“太子殿下,出家人不打诳语,有些话老衲只能直言,您这一卦,很不吉利。从签文来看,您与他相争,恐是他胜您败。”

太子眉头皱得更紧:“我是太子,按理来说,他不该斗得过我才对!”

圆静大师摇头,“非也非也,无论太子殿下所求何事,签文显示,皆是他在上,您在下。”

“什么?你的意思是,他会一直压我一头?”太子难以置信。

身为除皇上之外最尊贵的人,他岂容他人骑在头上,更何况这个人还是凌天!

圆静大师轻叹一声:“太子殿下,莫要急躁,签文所示确实如此。”

“那请问大师,可有化解之法?”说着,太子给莫先生使了个眼色。

莫先生心领神会,立刻奉上一沓银票,“这是太子殿下给护国寺的香火钱。”

圆静大师粗略一看,竟有几万两之多!

看来太子此次所求之事极为重要,若非如此,断不会拿出这么多钱,这些钱都够给寺中的佛像重塑金身了。

“既然太子殿下如此诚心,老衲便给您指条明路。万事并非注定,只要改变一件关键之事,后续局面自然会随之改变。”

然而太子此刻心烦意乱,根本听不进这番玄妙的话语,也不知该从何处胜过凌天。

“大师,我只问您一句,如果我杀了他,是不是就不会有事了?”

一时之间,圆静不知该如何作答。

他是出家人,深知害人性命有违因果,可眼前之人是太子,若不给出答复,怕是难以交代。

“殿下,老衲恳请您三思,伤人性命终造罪孽,或许有更妥善的法子……”

“我身为龙子,肩负天下大任,杀一人又算什么?大师既说我与他相争必败,那杀了他便是唯一解局之法,对吗?”

太子根本不听劝。

圆静沉默不语,太子却已读懂其中默许之意,“多谢大师解惑。”

说罢,他起身快步离去。

圆静望着他的背影,脸色凝重,终是长叹一声:“阿弥陀佛……”

他并非想要害人,只是太子位高权重,而凌天气运太盛,压得太子喘不过气来。

太子既已动了杀心,自己无论说什么都无用,这般因果,也算不得自己刻意背负。

这般安慰自己一番,圆静才静下心来,继续诵经打坐。

马车上,太子闭目养神,莫先生沉默相伴。

良久,太子开口:“真没想到,一个护国公府的纨绔,竟能骑在本太子头上作威作福。原本还想多留他几日,如今看来,必须尽早解决了。”

“莫先生,此事交给你,可能办妥?你可随意调动我的人,但最好让他死于意外,与我们无关,明白吗?”

莫先生重重颔首:“殿下放心,臣心中有数,若想彻底解决他,最好让他远离京城,方可万无一失!”

“我知道了。”太子再度闭目,“我会想办法让他离京。”

他喃喃自语,“可惜了李亲王……”

看来他与凌天真是天生相克,只要凌天在,自己便处处受制!

无论想谋什么,都会被他破坏,断不能再留!

回到宫中,太子第一时间拜见龙无极,“父皇,儿臣回来了。”

龙无极正批阅奏折,闻言头也不抬,“回来了便多去看书,少在外头晃荡。”

太子一低头,不经意瞥见龙无极面前有份奏折,标题赫然是凌天请求前往边疆的奏请。

他瞳孔微缩,真是天助我也!

原本还在愁如何支开凌天,如今他竟主动请命去边疆?

那地方山高路远、荒无人烟,若途中出点“意外”,再正常不过!

看来老天爷还是眷顾他这个皇子的,竟主动送来了机会,至于能否成事,就看这一回了!

不知为何,太子冥冥之中有种预感,若这次不能解决凌天,日后恐怕更难下手!

所以,这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因为心中有事,太子立刻找了个借口,匆匆离开御书房,赶回太子府。

一进门,他便忍不住兴奋道:“天助我也!无需我与父皇周旋,便见凌天自愿请去边疆的奏折!从京城到边疆,即便快马加鞭,来回至少也得一个多月!”

“他中途总要休息,耗时只会更久,届时,你有无数次机会动手,但记住,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是军令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