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六皇子请旨赐婚

燕育林被杨佩环的忽然闯入吓了一跳,随后便有些不悦:“你不是说了交给我来说吗?你现在闯进来又算什么?”

杨佩环才意识到自己闯进来并不合礼数。`x~q?u·k?a_n.s.h¢u*w-u/.-c?o′m!

若是被外人见了,不是骂侯爷窝囊,便是骂她凶悍野蛮,偷听人讲话。

幸好这里也没有外人。

她恢复了冷静,脸上又挂上了温柔娴静的笑容,说道:“是妾身失礼了,只是侯爷记错了妾身的话,未免着急了些。”

“我并没有记错,分明是你语焉不详,害我没有弄懂。”燕育林被妻子当着侄女的面落了这么大个脸,恼怒不已。

燕惊澜安静地喝茶,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杨佩环被指责,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挂不住了,但这么多年跟燕育林相处下来,多少也适应了他推卸责任的习惯,忍耐着认了:“是我没有说清楚。”

“哼,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燕育林轻哼一声,转向燕惊澜,“澜姐儿,就按你婶母说的,你去求皇上给你妹妹与六皇子赐婚,你婶母给你说亲去。”

燕惊澜放下茶杯,眼神冷静平稳:“不必了,我拒绝。”

燕育林和杨佩环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为何?”

特别是杨佩环,一听燕惊澜不配合,顿时便拉下来脸,指责道:“你与定国公世子私会之事已被我知道,看在一家人的份上,我会为你安排,尽快让你嫁入定国公家。你呢?婶母不过是让你为妹妹的婚事打算一下,这你都不愿意吗?”

“定国公世子?霍景尧?”燕惊澜一脸莫名其妙。

私会?

他们俩吗?

他们俩最像私会的一次就是裙幄宴上交谈那一次了,那会儿杨佩环都没有说什么,怎么突然间提起这一茬来?

“你不打算与他说亲,你跟他私会什么?非要等肚子大了,拖着身子去求圣上赐婚吗?”杨佩环喋喋不休。′w¨o!d^e?b~o-o!k/s_._c_o/m*

为了能说服燕惊澜去求皇上赐婚,她说得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难听到燕育林都黑了脸,斥责她休要乱讲。

燕育林转头又对燕惊澜说道:“你婶母说得对,嫁给定国公世子并不需要皇上赐婚,只需要像寻常人家一般三媒六聘即可。皇上给的恩赏,不用就浪费了,不如给你妹妹用。到时候你妹妹成了皇妃,你在国公府也能长脸。”

“叔父可知道,为何皇上要封赏我们燕家呢?”

燕育林不假思索:“还不是因为大哥救驾有功,皇上感念他护主行为,才封了个忠勇侯。”

燕惊澜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位靠幸运成为侯爷的男人,她的叔父,对燕育林的愚昧又多了几分认知。

这人踩着兄嫂的尸骨走到今天,成为万人之上的侯爷,竟然连一点朝堂形势都看不懂!

“那叔父可知,为何皇上要封三位一等公爵呢?”

定国公与安国公与先帝情同手足,后又陪伴先帝南征北战,建立大庆王朝,先帝感念其恩,故封为定国公与安国公。而奉国公曾救下先帝,并率全族青壮投军,献出全部家财助先帝招兵买马。先帝登基后宣布设立三位国公,可世袭,但是后世子孙封赏绝不可越过三位国公。

燕育林想了想道:“因为他们三人功劳最大,无人能比。”

燕惊澜悄悄叹气,细细说明了:“先帝把爵位的上限定死在那里,是要确保后世子孙不会被世家门阀分权。后来安国公府被抄,足以证明皇室对他们的忌惮远远超过了当年并肩作战的兄弟之情。”

燕育林不解:“你说这些有什么用?”

燕惊澜道:“因着安国公府被抄,其余两位国公惶惶不可终日,就连镇南王也有了异动,这时候皇上出事,我父亲救驾,皇上感念恩情,封我们一个忠勇侯,时刻提醒众人皇室重情重义,叔父觉得是巧合吗?”

燕育林总算是听懂了,脸色有些发白。,x.q?i_u\s·h,u¢b_a¨n`g_._c!o~m`

“我们燕家,只是陛下竖起来的一面证明他重情重恩的旗帜。太子力壮,皇上的身体越发不好了,若是贪心不足,惹恼了陛下,我们便又会成为杀鸡儆猴的那只鸡,为太子殿下登基做一份助力。”

这是燕惊澜结合梦境与朝中形势分析得出来的结论。

若不是燕育林实在蠢笨,她也不会说得如此清晰明了,万一传出去,揣摩圣心,那可是杀头的大罪!

“所以……”

燕惊澜点头:“所以我不会去请求皇上赐婚,更不会为了二妹妹去求圣上赐婚。”

若说燕育林蠢笨,那杨佩环就是蠢上加蠢了,有关朝堂形势一句都听不懂,但她听懂了最后一句。

顿时恼怒非常:“燕惊澜,由不得你不去。你自个儿攀上了高枝,却阻了自家姐妹的婚事,哪有这种道理?”

燕育林沉下脸呵斥她:“胡闹!”

“侯爷!”杨佩环不满地看向他,“你答应我要说服她的,你怎么能

这样呢?”

燕育林觉得烦,早知道他昨夜就不该答应这种荒诞的事。

“侯爷,你何必听她的呢?管她说的什么鸡呀猴的,若是有一天,你的女婿成了皇上,你的女儿成了皇后,就如同镇南王一般,就连皇上都不敢轻易动你,不是吗?”杨佩环为了劝说燕育林,开始口不择言了。

她是知道六皇子会登基,但是侯爷不知道啊!

所以侯爷这些顾虑,只要知道六皇子一定会登基,完全可以迎刃而解的!

燕惊澜只觉得杨佩环疯了,连这种大逆不道的事都敢说。

另一方面证明,杨佩环或者燕岁安确实也知道未来的走向,怪不得她们经常举止异常,做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事。

她得小心了。

燕育林正烦着,只觉得燕惊澜说的有道理,杨佩环说的也有道理,六皇子受宠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了,看皇上那个样子,把太子废了让他当也是有可能的。

忽然外面门房来报,说是宫里来人。

他立刻站起来,拍板道:“先去迎接,这事日后再说。”

说罢便急急忙忙地跑了。

杨佩环只得收敛了脾气,哼了一声,也跟着出去了。

燕惊澜亦起身。

来的是寿康宫掌事太监赵公公,燕育林领着一众家眷前来迎接,赵公公笑成了一朵菊花,一双眼睛在女眷中转悠两圈,才道:“咱家传太后懿旨,来接大姑娘燕惊澜和侯夫人入宫。敢问哪位是大姑娘?”

杨佩环很是惊讶。

燕惊澜悄悄地捏了捏掌心,又摸了摸藏在怀中的令牌,心中多了几分底气,站出来:“我便是燕惊澜。”

赵公公见燕惊澜打扮得体,点了点头,做了个手势:“太后娘娘催得急,请大姑娘出发吧。”

然后又看了一眼杨佩环。

见她衣着华贵,但是发丝有些凌乱,饰品也过分招摇,不免皱了下眉头,提醒道:“宫规森严,还请侯夫人在路上整理仪容,以免冲撞贵人。”

杨佩环尴尬地笑:“多谢公公提醒。”

上了车,杨佩环想指使燕惊澜为她梳妆,难免又说了些难听的话,燕惊澜冷眼看着她道:“婶母若是想这样进宫丢人现眼,惊澜也不拦着。不想出丑,你就自己好好地整理一下,还来得及。”

“你这个丧门星,死丫头。”杨佩环咬牙切齿,“先说好了,我不计较你无礼,但是一会儿进了宫,你须得去跟皇上为你妹妹求赐婚,听到没有?你要是不做,等回了侯府,我就拿家法了。”

燕惊澜由着她发癫,充耳不闻。

她不会去的,就算杨佩环跪下来求她,也不可能去,更别说现在她的态度这般恶劣了。

到了宫中下了车,一个有些眼熟的姑姑前来为她们二人引路。

来到寿康宫,一进门燕惊澜便发现寿康宫的屋顶变了,之前的青瓦换成了橙红色琉璃瓦,折射着夕阳的光芒,美得十分大气磅礴。

看来上次皇上将她的话给听进去了。

进了寿康宫,给太后请安。

太后板着脸,显得格外威严,上下打量了一番杨佩环后便收回了目光,专心看着燕惊澜,问她:“瑞王向皇上请旨赐婚,皇上托哀家来问问你,可知情?”

燕惊澜攥紧的指尖稍稍松开。

杨佩环却像见了鬼一样,惊恐地看着燕惊澜,又看向太后,十分失礼地先行开口提问:“太后娘娘,您说瑞王,也就是六皇子殿下向皇上请旨赐婚,是赐的谁跟谁?”

太后闻言眉头紧皱,一旁的蓉芝姑姑立刻出言训斥:“未经太后娘娘允许,不得随意出言。忠勇侯夫人,你连这点规矩都不懂吗?”

杨佩环面色一僵,连忙跪下认错。

燕惊澜依旧冷静沉着,答道:“回太后娘娘的话,惊澜是知情的。”

太后点了点头:“那你可愿意嫁给瑞王?”

因着皇上答应了燕惊澜婚事自理,不得已多了这一个环节,问问燕惊澜本人对赐婚的意愿如何。

燕惊澜没有犹豫,答道:“我与六殿下两情相悦,自然是愿意的。”

上回她入宫来,找借口说自己有喜欢的人了,只是没来得及说出口,没想到现在还可以续上。

太后道了声:“知道了。”

便叫她们退下了。

一出寿康宫,都不等出宫门,杨佩环便拉扯上燕惊澜,质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六殿下怎么会向皇上请旨求娶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