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风暴如梦似幻233

第547章第五百七十二华夏篮球高水平运动员考试

第547章第五百七十二华夏篮球高水平运动员考试

“时间过得真快,看着这些新的面孔我,知道又过了一年了。在新的学期,球队的愿景……”陈正男发表着讲话。开学第一年,球队第一次集合。

以郭琪为代表的高三一届年离开了人大附中。

李筑梦也来到了高三年,陈正男看着李筑梦感觉他又长高了,肌肉也更加充实了,看来全国大赛后一个月里没少练,真的是让人省心的球员。

在看看旁边的丁山,感觉更加“壮实”了,陈正男捂脸,难道自己手上这名大将有奥尼尔之姿?

“丁山,这个月是你的减脂月,没到14%以内,你的宵夜权和球队聚餐权就没了。”

陈正男瞎编了两个权利让丁山的脸耷拉下来,跟哭没两样。

陈正男虽然这么说,但是内心对两人的期待非常高。

陈正男有些期待这一年的李筑梦,他希望能够李筑梦和丁山的组合能够赢下这一年的全国大赛冠军。

集合完,球队众人就回到了各自的教室。

……

体育课

李筑梦来到篮球场,他选了篮球。为了偷懒报一个自己强项的体育课,期末考试不得分分钟过。不过他并没有去球场上和同班同学打球,毕竟太无聊了,这种连虐菜局都算不上的局打起来李筑梦觉得没意思。

就在这是李筑梦看到同级队友马瑛走了过来,也朝自己招手。

“筑梦,你躲在这里偷懒啊!你们班跟我们班组一局?”

李筑梦摇了摇头。

“马哥,刚好问你,早上咋没看到你。”

马瑛听完一脸苦涩的表情不经意间露了出来。

“筑梦,我找你就是因为这事,跟你实话实说吧!我退出球队了,接下来除了训练会参加,基本不打比赛了。”

李筑梦震惊于马瑛的话,但是随后又恢复了平静,他突然觉得这件事又在意料之内。

这在高中联赛很常见,没有天赋的球员很多人都会选择在高三年退赛。自己老学长郭琪那一届也有一个人退出球队。

但是那也很少见,因为这学期的特招虽然马瑛够不到,但是下学期的第二次普通招生还是有机会的。

马瑛摇了摇头,“我还是算了,到了高中我才知道自己就不是打球的那块料。985和211的名校不会给我减分的,最后一年了,家里人想让我好好读书,别到头来一本都没有。”

李筑梦知道这是现实,但是他还是觉得太可惜了。不过他也知道新学期教练会让高二年级的顶替他的首发位置,这可能是马瑛想要退出的直接导火索。

“筑梦,你呢?打算去哪里?真羡慕你,你就没什么愁的了,人大、大原理工、华大、粤工清一色的篮球名校,去了那些学校等于半只脚迈入cba,将来就是千万年薪了。”

李筑梦没有接马瑛后面的话茬,而是坦诚:“可能会留下首都,首体和人大的特招我会过去考试,华大的邀请我也打算去。”

……

“儿子,听妈的,在首都读书图个方便。要我说,咱们去水木大学,那可是第一学府!将来打不了cba,咱出来去考个公务员。”

李妈妈一边把做好的饭菜挪到桌子上,一边碎碎念念着儿子的未来。她主张去学术第一的名校。

一旁的李爸爸不乐意了,“你懂啥?”李妈妈一个眼神,李爸爸有些发抖,但还是继续说道:

“咱儿子将来是去打职业的,水木大学能保证打进十六强吗?别忘了今年刚被粤工大比分干掉了,到时候职业球探想看咱儿子的表现都没机会。你想想每年三四万的cuba球员就不到55个岗位,你还得和鬼佬抢。当然得去那种实力越靠前的学校。”

李爸爸的话算是成功阻止了李妈妈的想法,李妈妈也是不服气。

“那你说,去哪?”

“当然是华大了!你想!这所学校出了多少全明星,你就不说那些全明星,光是cba和nba球员就出了多少!”

李爸爸喝了口水,继续说道:“你看,这就是人脉资源懂吗?咱筑梦一打cba还是去nba,全都是学长。你想今年选秀大会,华大三个球员被选中,刘备和另一个就算了,第三个球员我觉得没啥实力,但是人家就是去了,这说明啥,还不是人家关系硬。

要不喜欢去南方,鲁农和大原理工都是不错的选择。你那个学长不就是去鲁农的嘛!”

华大确实在cuba的名气太过大了,甚至被中央政府挂了一个篮球教育示范学校的招牌,除了华大,还享有这个名头的也只有大原理工了。按照常理,李筑梦的第一选择确实是华大这类的学校才对。

李筑梦在一旁不说话,听着自己父母在那里给自己建议。李妈妈气不过自己儿子在那里当木头人,戳了戳李筑梦的脑袋。

李筑梦反应过来,很无奈的说道:“我也不知道。”事实上李筑梦也是选择困难症,除了对篮球痴迷,平时生活属于不太有自理能力。

“老爸,你说人大怎么样?”这个时候李筑梦夹了一个鸡腿后,说了自己的一个建议。

李爸爸听完直摇头,“傻小子,你是犯浑是吧!人大今年的表现你是忘了吧!那是丢人丢到家了。连淘汰赛都没进去。”

李妈妈也是说道:“就是,还不如选择水木呢!”

李爸爸说道:“是不是你们高中的老师叫你去人大的?”

李筑梦摇摇头,解释道:“我只是觉得选择这种顶级名校没啥意思,到了大一又得开始打替补。我一个人可以把华大带入辉煌。”

李爸爸继续说道:“那也是名校的替补,你看看哪几所学校曝光度多高啊!替补都有人记住名字。”

李爸爸的话李筑梦心里不太认同,倒也不反驳。后面父母也会陪同自己去参加特招。

吃完饭回到房间里,李筑梦就在开始纠结了。

虽然几所学校是错开的的,但是人的精力只能保证他去应对一所学校的考试。

——

到了2006年,cuba的招生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了。

而招生的考试是在高水平运动员考试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陈兴联的蝴蝶效应,让篮协在教育部那里争取到的机会。

不过这不代表对篮球运动员更加放宽条件。相反,更加严格,新的考试相比原时空的考试有力打击了关系户和混子,提高对人才的筛选能力。

总共两次考试,一次是上学期的优先特招和下学期的普通招考。

而招生数量根据奖学金的名额来确定。

根据篮协的规定,一个一级联盟的大学可以提供两个优秀运动员奖学金(二级联盟只有一个)和三个贫困助学金。

而特招的录取数量只有两人,也就是特招的学生就会获得优秀运动员奖学金。这个有效打击超级名校的诞生和天才报团。很多人认为华大的衰退也是和这个规定直接相关。

同时特招也是降分幅度最大的,这也是为了鼓励篮球天才能够专精于篮球的打磨。往往被选中的学生都是这个大学未来的主力核心。

但是能获得特招的学生数量非常少,根据规定一所大学只有五个提名。所以这也是难度最高的考试。

普通招考相对于特招则没有奖学金,最多有贫困助学金用来鼓励贫困地区的学生学习篮球。不过招考人数不受限制,但是一个学校最后也只会选择三到四名学生,和往届的学生刚好组成一个球队,避免冗余。

而这个时空相较于原时空最大的区别,就是对学生能力的选拔更多依赖的是球探体系。

说起球探,陈兴联想起原时空的篮球业内人士一句话:“中国根本没有球探这一说法。”

原时空球探的缺乏导致学校和俱乐部对球员的认知只能通过现场的体测和考试来认识或者通过综艺节目。

但是这个时空不一样,在陈兴联的引导下,早期学校会让体育老师兼任,而cba俱乐部也在尝到选秀甜头后自发组建球探体系。这些球探拿着篮协的指导意见来选拔人才。

到如今球探已经成为了华夏最重要的人才选拔依据。学校和俱乐部已经有了专职的球探团队,考察学生能力也越来越规范。

能够获得特招名额的学生都是在冬季杯和夏季杯被球探大量考察的学生。球探报告都可以堆出一本书来。特招的学生往往能力不成问题,到了学校也不需要通过什么折返跑测试之类的基础测试,对于学生的篮球意识更加看中。(如果按照原时空cuba那种考法,说不定一些nba球员都打不了cuba)

他们只要通过简单的测试和面试。最后就是学生和学校是否两厢情愿了。

普通招考的学生则需要通过一些测试,毕竟名气小,可能需要和几十人竞争,普通招考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一些直观的篮球技能(如三分球能力),其中3d球员是最受欢迎。

同时新的篮球高水平运动员考试对于打击关系户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球探报告作为依据,如果学生水平够不到,那么就会被举报。但是cuba的反腐和打击关系户靠的不是这些,而是——

钱!

如果你选择了一个庸才,导致球队实力衰退,那么没打进分区赛和淘汰赛,那可是可观的金钱损失。

不止如此,这所学校也会遭到天才们的抵制。之前就有大学爆出特招舞弊后,学校的实力一落千丈。

以上就是陈兴联时期新版本的高水平运动员考试。只能说如果你的实力强大,那么世界也会为你而改变。

相反如果你不思进取,那么大环境会处处阻碍你。比如cufa濒临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