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7章 朱高烁:想让朱元璋好好卖力,总得给点甜头!


一时之间,酒楼包厢之内,到处充斥着对朱棣的谴责声。

惹得皇宫深处正在愁眉苦脸处理奏折的朱棣,时不时的打上几个喷嚏。

“阿嚏,阿嚏阿嚏!”

让御书房内诸多内阁辅臣和官吏频频侧目。

当然,也有太监快速传召御医前来。

只是御医给朱棣诊脉之后,却满脸的疑惑不解。

“启禀皇上,臣...臣觉得您龙体安康,无甚病患。”

一听这话,朱棣擦了擦鼻涕,满脸的不可思议。

“我没病?”

“是的,您没病!”

御医肯定的点了点头。

毕竟朱棣脉象稳健有力,且又脸色红润,一点也不像有病的模样。

只能说之所以打喷嚏,很有可能是其他外因造成的。

想了想,他也只能提出一个建议。

“皇上,臣以为您近一个月来不常在御书房,或许是因为不适应,才有了这些反应,不如请您移到别处处理政务。”

听到这个建议,朱棣思索片刻,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于是点了点头就说道:“你这个建议很好,但朕并不打算听!”

听到前半句,御医还松了口气,可听完这整句,他顿时就无语万分。

不想听就不想听呗,还非得整这么让人无语的话。

但他也不敢有意见,毕竟皇上不像太子爷那般好说话。

所以连忙拱手告退了!

既然皇上想待,那就待着吧,反正受罪的又不是他。

等他离开之后,朱棣叹了口气,又继续埋头苦干批阅政务。

其实他何尝不想去其他地方办公。

但御书房是整个皇宫内最安全的地方,而这天下政务事关机密。

所以他不得不继续忍着!

或许正如御医说的那样,他也只是一时的不适应。

可没想到,这喷嚏时断时续,一直到了傍晚,朱棣鼻子都红肿了起来,才终于停歇。

这让他松了口气,也让宫里的御医松了口气。

毕竟如果朱棣要是打喷嚏打死了!

不说史书上会留下什么评价,光是他们这些御医,估计也会臭名远扬。

还会被冠以治病无方的罪名!

而另一边,朱高烁和哥几个回到了太子府,换上各自的衣服后就各回各家了。

只是没想到,朱高烁才刚刚在家中坐稳,梁安就急里忙慌的跑了过来。

“太子爷,太子爷,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一听这话,朱高烁就心中一惊。

毕竟有很多事情对梁安来说是好消息,可对他来说并不怎么好。

于是连忙小心问道:“出什么事了?”

闻言,梁安满脸灿烂的笑容。

随后从怀里掏出了一封信,笑眯眯的递给了朱高烁。

“太子爷,瀛洲那边传来了好消息,发现了好几座超大型银矿。”

“光是探明的,就足有几千万两之多,估计地下还有更多。”

梁安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家太子爷只是随手一点。

就从瀛洲那鸟不拉屎的破地方,点出了数座超大型银矿。

他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怀疑自家太子爷真是财神转世。

毕竟赚钱那么厉害也就不说了,这是个人能力,自家太子爷打小就聪明。

可这瀛洲能找出银矿来,简直是不可思议,超乎人的想象。

与他不同,朱高烁听到是这个消息,心中却松了口气。

毕竟他一直担心梁安嘴里的好消息对他来说是件坏事。

如今看来,这好消息也确实是好消息。

所以想了想,便开口说道:“这样,扩大搬迁瀛洲百姓的规模。”

“把数量提高一倍,对了,还有你顺便也让偷偷把瀛洲有银矿的消息透露出去。”

此话一出,梁安顿时满脸的不解。

“王爷,扩大搬迁百姓的规模这可以理解,但如果咱们把瀛洲有银矿的消息传出去,户部的夏原吉能愿意吗?”

毕竟户部的夏原吉可是出了名的见钱眼开。

如今得知瀛洲有银矿,肯定是要在朝堂上要死要活的讨要回来。

面对他的担忧,朱高烁笑了笑。

“放心,不用管他,户部那边我有办法解决问题。”

毕竟他那四百万两银票还没找户部讨要呢。

如今他打算用这四百万两银子全部换成宝钞。

挖矿还需要不少年才能产出四百万。

可如今只需要一堆在户部看来是废纸一样的东西就能换四百万。

他相信夏原吉不会看不清楚眼前的好处!

而那些宝钞,也是他未来的目标。

毕竟宝钞这东西虽然重启难度不如新造轻松。

但毕竟是大明第一款纸质的货币,也算是有点意义。

虽然在别人看来意义不大,可谁让他脑海里有个朱元璋呢?

为了让对方好好出力,他肯定要给点甜头才是。

旁边的梁安并不知道他内心的计划,不过他最相信朱高烁。

所以如今说不用担心户部,他也就放下了担忧。

随即拱了拱手说道:“那我就先下去安排了。”

闻言,朱高烁点了点头。

等他离开之后,才开始跟脑海里的朱元璋交流了起来。

“太祖皇帝,你觉得重启宝钞合不合适?”

他这话明知故问,却也不免让朱元璋满脸笑容。

宝钞是他开启的,是为了给朝廷谋划财富。

虽然后来因为不懂金融,让宝钞飞速贬值如同废纸。

但也不得不说,这是他很得意的一件事。

如今朱高烁重启宝钞,自然也让他心中眉开眼笑。

只是想着重启宝钞的代价,他又瞬间冷静了下来。

忍不住开口劝道:“小四,想要重启宝钞花费太大,不如还是等你登基之后再重新发行一款吧!”

听到这话,朱高烁笑了。

因为他等的就是朱元璋这句话。

所以连忙认真的说道:“太祖皇帝,无论重启宝钞的代价有多大,但这毕竟是您,也是大明朝的第一款纸质货币。”

“我身为大明太子,也是未来大明的皇帝,对重启宝钞责无旁贷。”

一听这话,朱元璋忍不住在嘴角露出了笑容。

说实话,他现在都有些嫉妒自家老四了。

竟然有这么一个让人满意的儿子!

不过很快,他又想起了一件事,眉头也不由得缓缓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