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当年专情广流传
陆长延面上忙不迭道歉说喝多了,一时口误,心中却记恨起来。
你穆家看不起我,我却更想娶穆家的嫡女来显威风。
很快,他那句娶妻当娶穆家女便刻意叫旁人听了去,后来肆意传播,流传甚广,不想竟成了京都坊间佳话,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甚至还入了皇帝的耳中。
三年前,皇帝忽然给陆长延赐婚,说要圆他夙愿。
陆长延欣然接下赐婚圣旨,此时娶穆家唯一的女儿,意味着能染指穆家的兵权。
穆家只有一个嫡女穆清宁,出嫁不但会有丰厚的嫁妆,他还能借岳父大舅哥的名望抬高自己在军中的威望,在征战时还能向穆家借兵。
不过,大婚前三日,皇帝忽然命陆长延领兵前往西疆平复边境骚乱。
因此,陆长延尚未迎娶穆清宁,已经奉命带兵出征。
后来总总,都是配合皇帝操控棋局。
他不觉有愧,自古伴君如伴虎,谁敢忤逆皇命?
他不过是听从君王的皇命,富贵险中求了一次。
哪怕做下昧良心的诬告之事,也是身不由己。
陆长延尚未见过穆清宁,不知她容貌如何,也不了解她的品性。
他出征后,陆母忽然患重疾,要求穆清宁如期嫁过来冲喜侍疾。
便让陆长延的二弟陆长盛去接亲。
穆家素来仁义,又有圣旨赐婚在前,已过三媒六聘,便让穆清宁如期嫁入陆府。
当时十里红妆送嫁,艳羡多少京都男子。
“皇上下旨赐婚时你为何不澄清?”穆清宁的语气愈发冰冷。
眼眸闪过杀意。
“娶妻当娶穆家女,这话可是我兄长亲耳听到的,他亲口转告我的。”
当时大哥还很是不喜陆长延的攀附谄媚,坏妹妹的名声。
“我父亲是镛国开国功臣,将来配享太庙。”
“还有一个太妃姨母住在宫中。”
“我穆家可不是普通的世家。”
“三年前,我嫁给你这个根基薄弱的游击将军,京都所有人都知道是下嫁。”
“若不是圣旨赐婚,穆家绝不会让女儿受这样的委屈。”
若不是这则流言,穆清宁不会被皇帝赐婚嫁给陆长延。
更不至于奉养婆母三年后在夫君升官封侯时成下堂弃妇!
三年前,皇帝下诏赐婚,让穆家嫡女穆清宁嫁给陆长延,命他们及早完婚,不料大婚前三日,陆长延却匆忙领兵征伐北戎人。
时逢陆母病重,向穆家要求这位儿媳如期嫁进门冲喜侍疾。
因为皇命在前,因为陆长延素来风评优良。
穆清宁便按婚期嫁进陆家。
“这三年来,你陆府家产不丰,日子几乎过得捉襟见肘,我还不时拿嫁妆补贴府里开支。”
“孝敬婆母,给小叔小姑添四季新装请私塾先生,打点家族的亲长,将陆府修葺一新,维持将军府应有的体面。”
“哪一样不是京都贤妇典范?”
“就连婆母也是赞不绝口夸我是好儿媳。”
“如今你凯旋封侯,竟然说是娶我非本意,要另娶高门贵女,还骂我是泼妇,陆长延,你好会算计,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
若不是顾及娘家,她现在必定要亲手刀刃这个负心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