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罪上加罪,重罚
看审案的百姓和衙役,这会目光都转到周大人身上。
真没想到他会当众投诚。
而且,穆王只用医术就折服了周县令。
众人心头无不骄傲,穆王广纳英才,将来大业可成。
有贤君,就有太平盛世。
他们会是第一批新王朝的子民。
“周大人良禽择木而栖,本王也愿当伯乐,将来逐鹿天下,必定论功行赏。”
穆清宁给周放画了一张宏图大业,前途可期。
“谢穆王收留。”周放郑重恭敬拜谢。
这一拜是行君臣之礼。
之后,他的随从,师爷也一并下跪叩拜,“我等也愿效忠穆王,请穆王收留。”
穆清宁并不意外,周放能带这些人过来,肯定是他的心腹干将。
穆清宁道,“本王虽然不拘一格降人才,但也因才封职。”
“周放听令,本王暂且还是封你县令之职,看管东阳县,另派三百强兵助你守城,与益都、广成守望互助。”
“你带来的下属仍然听从你的号令,将来有立功表现的,奏报上来,本王论功行赏。”
“是!”
周放与随从高声应下。
穆清宁随即下令命谢呈去调兵三百兵马过来。
等周放回东阳县时,护送他回去,安插在东阳县驻军守城,颁布新政律法。
安排好这一切,穆清宁重新坐上高位,命两个郡王继续审案。
现在周放是穆清宁的臣,不再是贵客身份,自然不敢再坐椅子,旁观托大,毕竟穆王的文武官员都在两侧站立着。
他缓步走到两位郡王下首,行臣子礼。
“臣,周放在此听郡王差遣。”
两个郡王颔首,“周大人就在文官中听令吧。”
“是!”
周放走到文官那一列,自觉站到最末位。
不过,其他文官都知道穆王封了他七品官,职位比他低的全都默默自觉排位到他身后。
这种礼让风气也让周放很佩服,果然穆王治下有方。
若是在镛国,文官相轻,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一炷香后,郡王派去收集证据的两队衙役返回交差。
“启禀穆王,郡王,这些蜀锦面料的衣裳是从曹家搜出的。”
“呈上来。”
“是!”
几件女子衣裳被交给郡王查看。
穆家本就是世家,宫里还有个太妃,什么荣华富贵都见过,自然认识这上等的面料。
这些衣裳确实是蜀锦,货真价实。
穆凌云问张氏,“张氏,这些衣裳,你从哪里来的?”
张氏撒谎:“这些是我从成衣铺买的?”
“哪家成衣铺?”
“年岁大了了,记不清了?”
“花了多少银子?”
“不记得了。”
百姓便知道她才是撒谎成性的恶人,义愤填膺谴责骂她。
张氏是块滚刀肉,“我确实是老了,不记得了。”
穆凌云怒拍惊堂木,“张氏,你若是不从实招来,待本郡王审查出你欺君之罪,必定罪上加罪罚你倾家荡产,坐牢坐穿!”
张氏闻言心中一惊,正犹豫要不要招供,郡王却已经看起另外一份证据。
衙役从永兴典当铺搜来的账簿。
详细查完,穆凌志问曹氏族长。
“曹闫,你这账簿作假,同日收三十匹棉布,隔日出货三十匹蜀锦,是不是同一批货故意混淆品名?”
“这批货是不是余氏典当的布料?从实招来,否则杀无赦!”
“这……”
曹闫没想郡王要给他定更重的刑罚。
更没到他们会这么聪明查账对账。
这两份证据能互相佐证他做假账。
知道瞒不住了,只能跪下求饶。
“草民老糊涂,是受张氏唆使才撒谎的,还请郡王饶命啊!”
张氏见状,互掐,“郡王明鉴,我一个老妇人怎么能唆使一个掌柜做假账,他是曹氏族长,怕余氏分走曹家田地才教我配合撒谎的,我大字不识一个,是被他骗了。”
曹闫高声辩驳:“不是的,是曹氏想置媳妇余氏于死地,请我来串通撒谎的。”
“张氏,你教子无方,害人不浅,若不是你儿子经常无故殴打余氏,不会惹来今日祸端……”
“……”
狗咬狗,一来一往,两人把曹家的阴私全都暴了出来。
顺便还了余氏清白。
围观百姓听得热闹,纷纷谴责恶人。
郡王再次拍惊堂木。
“肃静,现今证人证据已足,案情明朗,判张氏,曹闫诬陷无辜,欺君罔上,重罚以儆效尤,各入狱六年,名下财产充公。”
“官府从罚没的财产中拿出资金遣散两家仆人,安葬曹载,另赔付余氏嫁妆一千两,不得有议!”
签令一下,两个罪犯当即被押送牢房,官差带人去抄家产。
余氏感恩戴德,叩谢不止。
此案一定,百姓喝彩称赞不绝,赞郡王英明神武。
穆清宁微微一笑,穆家二郎已成大器。
她可以安心去攻打匈奴,开疆扩土了。